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童音、童趣、隨想的高一作文

東邊牛來咧,西邊馬來咧,隔壁張家大姐來咧;

童音、童趣、隨想的高一作文

帶個嗲花,帶個草花;

牛郎踏殺老鴉,老鴉告狀,告着和尚;

和尚唸經,念着觀音;

觀音身射箭,射着河線;

河線唱歌,唱着阿哥;

阿哥吊水,吊着小豬;

小豬扒灰,扒着烏龜;

烏龜逃走,扎破河底,買塊牛皮,補補河底;

河裏做戲,岸上看戲,長子看戲,矮子着急,看不着戲,只好家去。

只見媽媽用遙遠而帶着無限回憶的眼神跟我用常州話哼着這一段有趣的童謠!媽媽說,這隻童謠是我們常州人家喻戶曉的兒時記憶。小的時候,特別是在夏天夜晚,各家各戶都會在水泥場上鋪一張大的臺子,吃晚飯、拉家長、串門,大人們天南海北地聊天,老人就教小孩唱兒歌。我媽媽的兒歌就是她爺爺教她的。那時候家長不用關心她們的作業,因爲那時的孩子都很自覺,一放學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所以童謠是媽媽那個年代彌足珍貴的童年家庭教育!因爲珍貴,所以難忘!歷經這麼多年,媽媽還能一字不差地用純真的常州方言唱給我聽。我深深地被震撼和感動了。媽媽說她們念小學的時候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英語是到初一才學的。小學的時候由於老師的普通話不標準,所以媽媽現在的普通話平舌和翹舌、前鼻音和後鼻音還是分得不太清楚。那時候考完試,試卷必須要家長寫評語,媽媽說,外公總是在卷首第一行寫上意見,每次寫意見,外公都分外慎重,做到字斟句酌!現在說到這個,媽媽都忍不住呵呵大笑!那時候由於沒有先進的'教育工具,所以上課就是靠老師講解,沒有網絡、電腦、投影儀,媽媽這方面沒有跟我聊太多!但她跟我分享了一些專門屬於80後學生時代的標誌性事物和事件:土黃色的斜挎書包、帶有乘法口訣的鐵文具盒、黃色的油紙傘、只有過年才能穿的新衣服、過年時濃濃的年味、辛勤的父母親、陽臺下曬太陽的老人和狗、課後的固定遊戲:跳皮筋、踢毽子……媽媽幸福地回憶着她的童年:簡單並快樂的童年!

爺爺聽了媽媽的小時候,跟我說:在他的記憶中有幾篇課文對他一生都非常有影響,現在也跟我分享:一篇是《寒號鳥》,這篇課文教育大家每件事情都要未雨綢繆,要學會居安思危;一篇是《狐狸和烏鴉》,這篇課文教育我們不要聽信別人的花言巧語,否則會得不償失;還有一篇是《東郭先生和蛇》,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不然就算做對了事情也會受到傷害!說到這裏,爺爺停了下來,他說:一定要做一個懂道理、有品德的人!我使勁地點了點頭!

作爲零零後,我們有優越的物質條件,也有着很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有着大愛無私的家長、有着可敬可親的老師、有着這麼多團結進取的同學和朋友!生活在21世紀,我們滿懷信心,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奮鬥回報愛我們的人和偉大的祖國!前輩的教育史讓我更清晰了自己的學習目標,我會全力以赴,爲了祖國的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