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記敘文滿分作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的特點:透過生動形象的事件來反映生活、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蘊含在具體材料中、透過對人、事、物的生動描寫來表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滿分作文寫作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記敘文滿分作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滿分作文寫作技巧】

在語言描寫中,有三種引用的形式,不可總是“某某說”、“某某說”地一說到底。下邊舉個例子,一併注意標點的變化。

1、小戰士批評似地說:“這可不行,這樣毒的太陽,你光着膀子一會就曬爆皮了。”

2、“這可不行。”小戰士批評似地說:“這樣毒的太陽,你光着膀子一會就曬爆皮了。”

3、“這可不行,這樣毒的太陽,你光着膀子一會兒就曬爆皮了。”小戰士批評似地說。

請你學會讓自己筆下的人物靈活說話。

舉手投足見性情

一部《水滸傳》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節和鮮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譽爲從先秦到明清中國文學史上的“六大才子書”之一,與《史記》、《離騷》等並列。倘若沒有類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樣極富魅力的支傷描寫,整部小說就會頓時暗然失色,一個個梁山好漢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見,行爲描寫與肖象、語言、心理描寫相比,在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更表現在怎樣做。”足見舉手投足直接關係人物性格、形象。

下邊舉例談談行爲描寫的一些技法。

1、具體描寫人物的連貫動作

《水滸傳》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武松打虎”:“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掄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晴看時,一棒劈不着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一半在手裏。……”這裏寫虎亦即寫人,虎越厲害,越顯武松勇猛。打折哨棒直叫人驚出汗來,直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叫人鬆下一口所來,看見武松的勇猛無比。

2、人物行動對比着描寫

魯迅先生的《藥》用對比描寫的方法把劊子手和華老栓的動作摹寫得生動、親切,讓人一見難忘:“‘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着;一隻手卻撮着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地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着;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兩相對比,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華老栓膽怯、麻木、和善的神態,康大叔兇頑橫暴、貪婪的嘴臉。

3、運用特寫鏡頭

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寫老孫頭被選中的馬摔了又恨又愛的複雜心情,就是透過影視劇中類似特色鏡頭的方法完成的。“老孫頭起來,跑到柴垛子邊,擔根棒子,攆上兒馬,一手牽着它的嚼子,一手狠狠地掄起木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卻就扔在地上,他捨不得打。”再看岡察洛夫在《奧勃洛摩夫》中對懶惰成性的奧的特寫:“他足足躺了半個鐘頭,爲這個打算而苦惱,後來覺得喝了茶再幹也還不遲,可以照樣在牀上喝茶,況且躺着思索也並不礙事。他就這麼辦了。喝了茶,他坐起身子,差一點就要下牀,他向拖鞋望了幾眼,甚至從牀上伸下一隻腳去,中是立刻又把腳縮了回來……”令人發笑的懶漢形象就這樣定格似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4、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可謂寫得有聲有色,卻只寫了三拳。第一拳從味覺方面設喻:“似開了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第二拳從視覺方面設喻:“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第三拳從聽覺方面設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罄兒、鈸兒、鐃兒,一齊響。”三個比喻貼切、生動,魯達的力大勇猛和嫉惡如仇淋漓寫出。又如《駱駝祥子》中寫暴雨下的樣子:“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可是他低着頭、咬着牙,向前鑽,象一條浮着逆水的大魚……彷彿在水裏紮了一個猛子。”逆風拉車中的樣子健壯勇猛,卻又悲苦艱辛,透過幾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貼切道出。

5、矛盾衝突中寫行爲

老舍先生說:“說一個人勇敢,須在放炸彈時試試他。”寫武松勇猛無比,就得讓他過景陽崗,遇上猛虎。否則,寫他如何遇上一隻惡狼,也難寫武松神威。何九叔處於西門慶和武松兩大力量的夾縫間,誰也不敢得罪,所以他給武大驗屍時:“大叫一聲,望後便倒,口裏噴出血來。”他膽小、事故、機智、善變,關鍵時刻他不惜忍痛咬舌來裝病避禍,其性格在這場尖銳的鬥爭中展露無遺。

6、側面烘托寫人物

《三國演義》寫關羽斬華雄時,避開刀光劍影,先寫華雄敗孫堅、斬祖茂、便涉、潘鳳,及關羽出戰時,寫關內諸侯的聽聞、驚恐等,而關羽提着華雄歸來時“其酒尚溫”的細節,使關羽頂天立地起來。又如《陌上桑》寫較敷之美,不寫其容貌儀態,卻寫從使君達官到下里巴人,從老者到少者,人見人驚,人見人愛。他們的行爲使羅敷在人們的想象中有多美便有多美。學着這些方法,你也試試吧。

洞幽燭微繪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會中,人、物於己,悲喜各異: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慾”。這種種心理反應,支配着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顯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於是,開發人類的精神大陸,探索人物的心靈奧祕,成爲寫作的基本要求。

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有着許多獨特的作用。它可以表現人物的面貌,如:“‘夜裏寫文章’。奧勃洛摩夫想,‘那他什麼時候睡覺?……盡寫盡寫,要把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變一個人的信念,要出賣一個人的智慧和想象,要戕害一個人的天性……要象一個車輪子,象一架機器一樣,盡寫,盡寫,明天寫,後天寫;假期快到了,夏天臨近了——他還非寫不可!什麼時候他纔可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岡察洛夫用鋪陳心緒的手法,給我們刻畫了一個天天無所事事、苦思冥想和懶惰成性的寄生蟲形象。他認爲夜裏寫文章真是不可思議,真是“不幸”。心理描寫還可以透露人物的心靈變幻,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際關係情節發展趨向,和反映生活本質,突出作品主題等作用。比如魯迅先生用心理描寫刻畫阿q的“精神勝利法”這一典型的性格特徵:他分明窮困潦倒,卻幻想着“先前闊”過,“我的兒子會鬧得多啦”(其實連丈母孃出生與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丟人的癩瘡疤,卻偏偏心裏說人家“還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頓,卻偏偏自嘲解痛,“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兒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紹幾種常用的心理描寫技法,希望對學寫作的人有所裨益。

1、人物獨白展示心理

人仲懷在《茶花女》中寫任人蹂躪的妓女瑪格麗特對資本主義黑暗現實強烈控訴時,有一段如泣如訴、催人淚下的內心獨白,很好地展示了她任人擺佈的卑賤地位和痛苦悲憤的心情:“我們一點一點出賣我們的心靈、肉體和姿色。我們象野獸似的讓人提防,象賤民般地被蔑視。包圍着我們的人都是一些貪得無厭的好佔便宜的人,總有一天我們會在毀滅了別人又毀滅了自己以後,象狗似地死去。”在戲劇中(如《屈原》、《雷雨》等)就有許多不好展示,表達的心理,通常就是用人物獨白的形式來體現的。

2、摹寫“意識流”流露心理

我們先看一段王蒙《春之聲》中主人公考察回國坐頭罐車回家時隨車身的顫動而展開的聯想:“目前不正是流行着一支輕柔的歌曲嗎?叫什麼來着?——《泉水叮咚響》。如果火車也叮咚叮咚地響起來呢?廣州人可真會生活……涼棚下面,垂掛着許許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們伴隨着清風,發出叮咚叮咚的清音,愉悅着心靈。美國的抽象派音樂卻叫人發狂。真不知道基辛格聽我們的揚子茶詠歎調時有什麼樣的感受。京劇鑼鼓裏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令人不快嗎?……都是回家過年的”。主人公從過去現在,從中國到外國,從城市到鄉村,馳聘遐思,“火車開動後的鐵輪聲給人以鼓舞和希望”,從悶罐車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旋律,從各個角落的轉機中感悟到春天來臨了。

3、借夢境幻覺反映心理

寫人物的幻覺,是揭示人物內心活動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我們看一看安徒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幻覺的描寫:“她又擦亮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光來了……桌上鋪着雪白的檯布,上面鋪着精緻的盤碗,還有填滿了梅子和蘋果的、冒着香氣的烤鵝。”沒有幸福和溫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閃爍着自己對溫飽、幸福的嚮往和渴望。一個人做了壞事,黑夜中總是疑神疑鬼,更怕半夜鬼敲門。有的人心有所儀,看見花影,也會產生“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幻覺。緊扣人物的處境和心裏,才易揭示人物心靈深處的活動和狀態。

夢境描寫,也是表現人物心理活動和精神狀態的一種特殊手法。因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紅樓夢》便有許多夢境描寫,出神入化地刻畫了人物內心。林黛玉夢見寶玉掏心給她看而致死的惡夢,既透露了她對愛情婚姻的絕望,又曲折地反映了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

4、讓環境襯托心理

平時同學們作文,受了表揚常用山歡水笑的環境烘托,遭了失敗則用鳥雲蓋天來暗示。如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聽着歌聲,什麼都不再想了。他望見的已不是黑夜,而是一片青天。他覺得自己的心栩栩然振翅欲飛了。”冉阿讓僥倖逃脫追捕的輕鬆心情隨境巧妙點出。

此外,還可以透過刻畫人物的神情、語言、動作等綜合手法來暗示和表現人物心理,可多讀作品來體會。

小小細節傳神韻

優秀的文學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獨特而極具個性的細節描寫,而令我們過目不忘。什麼是細節描寫呢?簡潔地說,就是情節中那些極富個性特點的細枝末節方面的描寫。細節細小,卻往往透過文學作品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讀過《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對嚴監生臨死時伸出兩個手指頭不肯閉目歸天的細節記憶猶新吧。他看見屋裏的燈盞裏燃着兩根燈草,心疼費油,放不下心,閉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過去挑掉了一根燈草時,慳吝鬼才“點一點頭,把頭垂下,頓時就沒了氣。”這個藝術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說得力於這樣入木三分的細節描寫。

魯迅先生《阿q正傳》中阿q臨刑前畫圓圈的細節,更不人見不忘。一個死刑犯人要畫押,被逼無奈畫上一筆也就算了。可阿q是獨一無二,一方面是“使盡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而另一方面卻是“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他開始爲自己畫得不圓而感到羞愧,而後來卻又一想:“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這一傳神的細節,把阿q的麻木無知和精神勝利法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並得以鮮明到極至。可見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其次,細節描寫對於烘托人物心情也具有重要作用。錢種書先生《圍城》中寫方鴻漸收到唐小姐的信時欣喜若狂:“臨睡時把信看一遍,擱在枕邊,中夜一醒,就開電燈看信,看完關燈躺好,想想信裏的話,忍不住又開燈再看一遍。”這樣的細節描寫,把方鴻漸當時的心情細膩,帶真地再現出來了。

此外,細節描寫還有助於推動作品情節發展,深化作品主題等。細節描寫的一般方法是:

1、攝取細小動作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不是剋制或是做作出來的話,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習慣和修養的。如《我的老師》中蔡老師“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敲在石板上”的細小動作,極富情趣地表現了蔡老師假怒實熱的品性。《分馬》中老孫頭要打兒馬的情節異曲同工:“他狠狠地掄起木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卻扔在地上。”形象畫出老孫頭惱怒而又十分心疼的心理。巴爾扎克筆下葛朗臺把金路易“摔”給太太,又“拈”着玩,旋即“裝到口袋裏”一系列動作,活畫出一個一毛難拔的守財奴形象。魯迅小說中如楊二嫂順水拿走灰中的盤子及手套之類東西的動作,阿q畫圓圈的動作,孔乙己用手罩盤子讓人過目難忘的細節,更是比比皆是。

2、抓住細微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