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內經

《黃帝內經》哲學範疇

內經1.28W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作爲中國最早的中醫經典著作,涵蓋了中國傳統哲學主要的思想,如氣、陰陽、五行等。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這是一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黃籍,但其內容不僅僅限於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於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

1.成書時間

《黃帝內經》這部經書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該書以黃帝與岐伯等人的對話寫成,作者似乎就是黃帝與岐伯等人。然而正如劉安在《淮南子·修務訓》中所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爲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所以黃帝顯系託名。關於《內經》,除部分醫學家如張景嶽等篤信爲黃帝外,多數學者認爲非一時一人所作。其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至西漢之間。因爲司馬遷在公元前99年完成《史記》時,其中關於醫學的著作提到了《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等,但並未提及該書;而班固在寫《漢書·藝文志》時,《內經》一書引自劉向、劉歆父子編著的《七略》,這是一部圖書目錄著作,此時是西漢成帝河平3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可見《內經》的問世時間應該是在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26年之間。另外,在《靈樞》篇中,廣泛地用陰陽、五行說明問題,幾乎每一篇都有。這兩個哲學思想都有古老的源頭,剛開始是獨立發展的,兩者的結合始於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而西漢流行陰陽五行學說。所以本書最早應是在戰國末期,最晚成書於西漢。

2.《內經》的哲學範疇

《內經》成書時期,中醫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任何一個學科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件構成的,即所謂的概念和範疇。內經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氣、陰陽、五行的基礎之上的。

2.1氣

氣範疇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範疇之一,自其形成後就決定了中國哲學的基本發展方向,並且對天文、地理、農學和醫學等古代科學技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氣的觀念起源很早,據考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現了“氣”字。經過春秋以前漫長時期對自然界雲、霧、風這些自然現象及氣溫的觀察,人們逐步形成了萬物皆有氣的思想。《內經》認爲氣是生成萬物的材料,認爲萬物及人由氣生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陽化氣,陰成形。”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生命活力取決於氣的盛衰,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體是否發病取決於正氣的強弱。

《內經》以爲世界的本原是氣,從一些章節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這一觀點,如:

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素問·至真要大論》

在天爲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天元紀大論》

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

《內經》中的氣有象數之氣,其中包括陰陽氣、五行五臟氣(木、火、土、金、水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色之氣(青、蒼、赤、黃、白、黑)、五數之氣(八、七、五、九、六);有天地之氣、四時之氣、人形之氣等。其中氣共出現233次。

2.2陰陽

陰陽與氣一樣,也是《內經》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它既是醫學概念,又是哲學概念。

陰陽思想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漫長髮展過程,氣與陰陽的結合是陰陽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內經》認爲天地萬物分陰陽,而且陰陽分類具有層次性與無窮性。《素問·陰陽離合論》認爲:“天爲陽,地爲陰;日爲陽,月爲陰。”該篇繼而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內經》把人體與天地萬物看成是由陰陽構成的巨大網絡系統,看似雜亂無章的世界就由陰陽這個總綱編織成了條理分明的一個大網。陰陽二氣共處一個統一體中,性質相反卻又彼此相互依賴,作用各異而協調配合,共同實現統一體的整體功能。陰陽二氣彼此消長,增長與消減同時進行,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素問·脈要精微論》曰:“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二氣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四季的循環,晝夜的更替便是這一轉化最好的例證。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定始,神明之府也,治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從這裏可以瞭解到中醫之本無非陰陽變易而已。

2.3五行

中國古人對五這個數字非常重視,在社會生活中以五建制歷史悠久,五具有特殊的意義。②中醫五行學說提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證明一切事物內部都包含木、火、土、金、水五種功能屬性的成分或因素,這五個方面按照一定的規律相互聯繫,形成這一事物的整體功能結構,而這一結構可以透過五行的相生相剋保持動態的平衡。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爲風,在地爲木,在體爲筋,在藏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變動爲握,在竅爲目,在味爲酸,在志爲怒……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這裏的配屬關係當是古代醫家在解剖與醫療實踐基礎上將人體的內臟肝心脾肺腎依次對應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系統的。而這五個系統也存在相生相剋及制化關係。

3.《內經》醫學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

3.1人體生命

《內經》認爲生命的出現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具體說來,即是天地合氣。《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可見人是天地陰陽二氣交感生化而成。人一定要做到保持自身陰陽平衡方能得健康。  《內經》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要素歸納爲精、氣、神三個方面。所謂精是指生成人的形體並供養全身以維持其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質,包括先天之精氣、後天之精、血、腦、髓、津液等,有“夫精者,身之本也”的說法。所謂氣,是一種無形的精微物質,但氣通行於全身,以經絡爲軌道執行。鍼灸的穴位便是氣執行的經絡所在,氣並不是身體的某個部分,但是氣周行於全身,至關重要。所謂神,廣義來說,即是人的生命及外在表現。《靈樞·本神》曰:“兩精相搏,謂之神。”狹義來講,即是最進階的`生命活動,諸如意識、思維、情感及人對自身的自我調控等。《靈樞·本神》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各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簡而言之,三者協調互用,缺一不可,共保人體生命健康與生命活動。

3.2精、氣、神

《內經》認爲,人的生命來源於精,生命活動依賴於氣,主宰生命活動和表現有賴於神。後世把三者稱爲人身“三寶”。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決氣》

可見,精爲生命之源,是人體先天的東西。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氣是生成宇宙萬物的基礎,更是人體生成的第一物質。

而作爲神,不僅指生命功能,更指一種精神狀態。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靈樞·本神》

《內經》強調人的心理的重要性,強調恬淡虛無的心理養生境界,即本神。

3.3疾病及治療

《內經》認爲人是天地陰陽二氣交感生化而成,所以一切病症源自人體陰陽失和,這種失和或者說這種不平衡使得人體的五臟及精氣神受到損傷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素問·調經論》曰:“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素問·五執行大論》曰:“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可見氣血陰陽的失和,就是生命異常即疾病的狀態。當然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外在因素也是古代醫家考察疾病原因時所注重的因素。

追根溯源,從病因找尋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案當是調和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強調“治病必求於本”。查病因首先要查明是陰邪還是陽邪,從而求出陰陽之本,陰陽之本已定,還要循本而治,但總不外協調陰陽的偏盛衰,使之重新恢復和諧。

此外《內經》所強調的養生觀也是在保持身體狀態氣血平和這一理論基礎上進行的。諸如法於陰陽,合於四時,知寒暑,恬淡虛無保持內心的寧靜等。

4.《內經》的傳承及意義

《內經》自問世以來,不同時代的不同有緣人士對其進行了整理,詮釋,並著出新作。東漢醫聖張仲景透過對《內經》的研究,著《傷寒雜病論》一書。這部書可謂中醫學者必研習作品之一,該書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比如人之傷於寒則爲熱病;晉人皇甫謐撰的《鍼灸甲乙經》幾乎錄入了《內經》的全部文字;葛洪則由《內經》的研究寫出《抱朴子》及《肘後備急方》;唐代王冰對《內經》作了整理,著《次注》;藥王孫思邈以《內經》爲基礎透過深入研習寫出了《千金方》;明清時給《內經》作注的人更是層出不窮,馬蒔作註釋本《黃帝內經靈樞發微》,張景嶽將《素問》及《靈樞》合編注成《類經》……所有這些有志之士均用自己的才智將《內經》詮釋出來,使其在不同的時代閃爍出燦爛的光輝。

在中華民族醫者治病救人,普濟衆生的實踐活動中,《內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之學者均深知醫學知識,而研習《內經》則是獲得這一知識的必備途徑。醫者在治病救人的實踐活動中,讓《內經》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際層面的寶貴東西。葛洪對狂犬病的免疫治療比法國巴斯德早了近1000年;孫思邈的治療中已含有美容、導尿術;傅山開創了傅士女科的先河……幾乎所有的醫者均是《內經》的傳承者,而《內經》也爲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