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揚州作文

【實用】揚州作文彙編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揚州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揚州作文彙編10篇

揚州作文 篇1

星期天,我參觀了揚州市科技館。從外面看,科技館的北邊是一個圓錐形,南邊像一個方形的麪包。走進科技館,裏面一共有三層。其中一層和二層主要是介紹和演示一些科學現象,比如,,會彈琴的機器人,地震演示器,音房等。透過這些演示和介紹,我們很容易知道了一些現象發生的原因。不光可以觀看,我們還可以自己操作,自己體驗。我和別的小朋友一起上了地震演示器,那上面搖晃得非常厲害,把我手裏拿的筆和紙都晃掉了,現在我終於知道地震的威力啦。

科技館的三層展示了一些我們國家的“長征”系列火箭的模型,另外還有一些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製作的活動。

我們去的時候,在科技館的一樓大廳裏,正在展覽一些我們小學生自己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比如,安全摺疊鐮刀,換燈泡的工具,自制小更衣室等,這些可都是獲得了二等獎以上的小發明小製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換燈泡的工具。它是一個拖把杆,頂部和右邊各裝了一個夾子一樣的東西,換燈泡的時候,把它對準燈泡,然後擰一個圓的東西,就可以把燈泡擰下來了,這樣人就不用站凳子或是梯子了,真是方便。這些同學小小年紀就發明出了這些有用的東西,將來一定會是出色的發明家,我也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這次參觀科技館,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收穫非常大

揚州作文 篇2

揚州,一個美麗富饒的城市,一塊溫厚肥沃的土地,一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裏的風景、美味和文化聞名於世,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裏創出了不朽的詩篇。

這裏風景秀麗、物質豐富、科技先進、是最適宜人居住的地方。這個美麗的城市,讓我如癡如醉。

到揚州來玩,可千萬別錯過了這裏——瘦西湖。到瘦西湖來,坐着遊船,欣賞着兩岸醉人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走過二十四橋,望着遠處,有無比的期待感。還有書屋、遊樂場。遊玩了這些地點,你完全可以感受到揚州的主要“味道”。

除了瘦西湖,你可以去遊玩的地方還很多呢,比如:何園、個園、大明寺、茱萸灣、鳳凰島。讓你玩個夠,完全體會到揚州風景的絕。

“玩在揚州,吃在揚州。”揚州的美食也更是一大亮點。蛋炒飯、鴨血粉絲、老媽米線。這些美味可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聞到這香味就讓人直流口水。

玩了這麼多,品了這麼多,你們是否體會到了揚州的特別呢!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勤勞樸實的揚州人,若沒有揚州人的辛勤勞作,哪裏有今天的這些呢?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裏的人們,正是有了他們,纔有了詩畫揚州城;正是有了他們,纔有了揚州的歷史文化;正是有了他們,纔有了揚州的美麗風光;正是有了他們,纔有了這顆閃爍的明珠——揚州。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悲歡離合,多少次風吹日曬,才得來這個美麗繁華的城市,才得來這樣美麗的地方,才得來這樣悠久的歷史,才得來這樣好的美譽,才得來這種關注。勤勞樸實的揚州人,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對象。我真爲自己是揚州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我愛這美麗富饒的揚州城,同樣也愛這勤勞樸實的揚州人。

揚州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揚州從古至今出過許多家喻戶曉的名人。從古代東渡日本傳經授道的鑑真,到現代的傑出民警徐兆華,都是令人敬佩的名人。其中,我最瞭解的名人還是優秀民警徐兆華了。

徐兆華是揚州公安局維揚分局蜀岡風景區派出所副所長兼友誼社區民警。在他工作的24年裏,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爲羣衆辦了無數實事。

對於徐兆華來說,羣衆的小事就是他的大事。他結對幫扶社區困難居民12戶,給貧困居民捐款捐物5萬元。他把居民當作親人看待。在他工作的10年裏,社區沒有發生重大刑事案件。

“十年幫扶如一日,真情付出贏民心”,這是人們對徐兆華的評價,社區孤寡老人許銘榮,因爲生了一場重病而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徐兆華每次到社區工作,都給許銘榮老人買菜,做飯,換煤氣。20xx年的春節,老人生病了,徐兆華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將老人送到醫院,一直陪伴在老人身邊。老人在彌留之際,立下了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給徐兆華。但徐兆華沒有接受,而是捐給了社區。他的舉動博得了許多人的讚賞。

徐兆華還把父母雙亡,繼父因犯法而被逮捕的小夏認作“乾女兒”,小夏上學的全部費用由徐兆華一人承擔。直到現在,小夏已經可以自力更生,獨立生活了。

正因爲徐兆華擁有樂於助人的好品質,所以被評爲“揚州十大新聞人物”之一。我爲家鄉有這樣的好人而驕傲!

揚州作文 篇4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用一詩,把揚州展現的淋漓盡致。揚州是我的故鄉,這古雅素淨的地方,充滿了無盡的魅力。

玲瓏剔透的雨花石,製作精巧的草蓆,讓人直流口水的大儀牛肉,一口便回味無窮的十二圩香乾……

揚州的市花當屬瓊花,但廣陵的芍藥與洛陽牡丹齊名。素有“揚州芍藥甲天下”之稱。街頭巷尾,隨處可聽到旋律優美的揚州民歌——《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揚州,有物、有花,自然也少不了景。說景色,何園被譽爲“晚清第一園”,但瘦西湖,還是更勝一籌!“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在遊瘦西湖時,有感而發寫出的千古名句。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稱:長春湖,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瘦西湖可分爲六大景點。兩堤花柳靠在岸邊,湖水清澈見底,如同一面銅鏡。瘦西湖自古就是賞月聖地,走在二十四橋上,看着圓月的倩影映在湖面上,分外皎潔,正如詩中所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無論白日或黑夜,瘦西湖景色一點也不亞於杭州西湖。

揚州作文 篇5

下午,我們上個園去玩了,個園是揚州一個鹽商的家,這個鹽商叫“黃至筠”他是1778-1838年的兩準鹽商也是鹽總督。

一進大門就看見後花園,一片密密的竹林,在往前走有很多假山和亭子,假山旁邊有一個大的水池,假山就是圍繞着水池轉,假山有好多路口,就像迷宮一樣,我隨便找了一個路口我們就進去了,進去以後有很多路口,我慢慢的走着,跟表弟倆鬧着玩,媽媽從後面一把抓住我,我嚇了一跳,原來我再往前走一步就掉下去了,我嚇了一身冷汗,在裏面轉了很長時間,我們纔出來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黃至筠的臥室,從臥室出來就看見有一口深深地井,地井旁邊有一個小門,出了小門就是一條長長的巷子,巷子兩邊種的梧桐樹,高高的梧桐樹長的很茂密,因爲巷子不寬,兩邊的梧桐樹上的葉子都連在一起了,雖然天很熱,但是在那裏我感覺不到熱。

在主臥的旁邊有好多廂房,和客房,客廳,廚房,還有餐廳,這是房子都是連連相環的,每個看上去都是獨立的,但是你要是走進去,它們都是相通的。真佩服那是的工瓦匠。手藝真是一個高啊!

從個園出來,我真是感慨萬分啊!我有點依依不捨的,但是我還是結束了這次的旅途,要是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來參觀個園!

揚州作文 篇6

提到桂花,人們就會想起中秋。中秋和桂花似乎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吳剛伐桂”是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我國古典詩詞中常將桂花與秋月聯繫在一起。就連我出生前,姥姥也夢見了滿園的桂花,說一定會喜得千金。從此,秋天出生的我便喜歡上了桂花。

爲了“解饞”,每年秋天,生活在北京的我都會去頤和園觀賞桂花,什麼金桂、銀桂和丹桂,應有盡有,但總覺得缺少些什麼。不單因爲頤和園的桂花都生長在花盆裏,更因爲桂花本屬於美麗的江南。江南的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多雨少風,正應了桂花喜溫暖好溼潤的習性。

家鄉揚州的桂花是我最鍾情的'。大約陽曆九月初,淡淡的芬芳被第一縷陽光暖熱,翻過視窗,便驚擾了人們的嗅覺。“難道今年第一茬桂花綻放了嗎?”你看,幾朵淡淡的黃花零零星星鑲嵌在綠葉之中,淡雅美麗,大方而不張揚。在這百花漸枯的初秋,空氣中卻浸潤着甜甜的桂花香,好不愜意。

下雨了,天凍了,第二茬桂花悄悄地鑽進門縫,沁人人們的心脾。每至中秋月明,天清露冷,揚州城裏,庭前屋後,何園個園,瘦西湖畔……株株桂花競相綻放,花香四溢,香飄千里,常有路人駐足凝望。細碎的小花綴滿枝頭,橙紅色丹桂的濃郁,金黃色金桂的幽香,黃白色銀桂的芬芳,秋水般傾注在徐徐清風裏。讓習習秋風吹着,讓迷亂的眼睛呆着,讓放大的鼻孔張着。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說,讓生命真真切切地體驗一次張揚的芬芳。

然而秋風無情,這種美終究要凋零。“桂花樹下桂花雨”,大約十天後,清晨起來,桂花飄落鋪滿地,讓人看了心中有些不忍。倘若就此別過如此濃烈的綻放,難免不捨。別急,第三茬桂花還沒來收尾呢!大約陽曆十月中旬,藏匿在翠綠中的微小花軀,再次悄悄盛開。淡香鑽人人們的心脾,餘香縈繞,久久不散。

倘若你還沒觀賞夠,不妨體驗一次“舌尖上的桂花”。揚州的桂花食品種類繁多、五花八門,有桂花蜜汁香藕、桂花牛皮糖、桂花鴨、桂花糕、桂花湯圓、桂花酒……桂花的味道定會讓你滿口餘香,經久不去。桂花茶當屬我的最愛:碧綠的茶水裏,能看到漂動着星星點點的金黃色桂花瓣。抿一口,醇爽的茶葉味中,甜絲絲的幽香直透心脾。如此想來,等待來年桂花盛開的煎熬便不再漫長了。

其實桂花從未離開過我,書中那幾瓣桂花依然散發着清香哩!

揚州作文 篇7

今年暑假,我和爸媽一起去揚州旅行。對於揚州,我慕名已久,最早的印象是來自李白的著名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此次揚州之行,雖然不是三月,但我想,夏日的揚州應該也別有一番景色吧!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東關街。這是一條已逾千年的古街,街道兩旁的房屋青磚黑瓦,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街上的遊人絡繹不絕,店鋪生意興隆。這裏絕對是吃貨的天堂,我們在“聚香齋”品嚐了最有特色的豆腐腦和黃橋燒餅,又去“粗茶淡飯”點了著名的藕粉圓和藕餅......雖然酷暑難當,我們的遊興依然不減。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揚州最著名的景區——瘦西湖。烈日下的瘦西湖同樣美麗,它宛如一條又窄又長的絲帶,蜿蜒着伸向遠方。我們漫步在湖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荷葉輕輕拍着水面,泛起一輪輪波浪。遠處的白塔層層疊疊,那酷似葫蘆的塔尖在藍天綠樹的映襯下格外顯眼。隨後,我們又坐上游船,感受了一下泛舟湖面的逍遙。水裏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着,水面上倒映着藍天、白雲、綠樹、紅花......瘦西湖的景色果然令人賞心悅目,美不勝收呀!

短短兩日,匆匆一瞥,揚州的美食讓我垂涎欲滴,揚州的美景更讓我流連忘返,我已徹底喜歡上了這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再次想起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古詩,相信春天的揚州一定更加的美豔動人。再見,揚州,我們一定還會再見!

揚州作文 篇8

一提揚州,人們大概會想起朱自清的著作《揚州茶館》。兩座彎彎的石拱橋靜靜地架在波瀾不驚的河面上,細緻的如積木一般;而斑斕的橋身與沿河的木閣樓——富春花園茶社則讓人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於是,揚州在人們的心目中隨着《揚州茶館》的印象而成爲人們休息交談的好去處。

大年初三早上,我懷揣這朱自清的《揚州茶館》隨着父母來到了揚州茶館中心楚翹——富春茶館。

走進茶館,一片復古風:門檻、屏風、圓形拱門、布窗……一個個圓桌、方桌整齊的排列着,乾淨。咦?怎麼就覺得缺了點什麼。哦,對,小販哪?賣瓜子花生炒鹽豆的小販沒有,跟別說那有趣的炒白果,賣五香牛肉的人了!沒有了他們,茶館安靜了不少,但乏味加倍增長。

上乾絲了。果然,細如絲入口即化。朱自清說:“燙乾絲就是好,不妨礙你吃別的。”一點不假,再帶您去廚房看看,大廚們切、澆、潷、撥、倒、擱六個步驟,紋絲不亂。這揚州乾絲與朱自清描寫的一模一樣。好幾代的傳承,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口味,最純正,最美的口味!

上包子了。包子的花樣最多:三丁包、豆腐衣包、乾菜包……朱自清先生說乾菜包子最好吃,我並不贊同朱自清的看法,乾菜包子的確好吃,但沒三丁包好吃,肉丁、雞丁、筍丁三鮮食品組成了它,品嚐起來格外的鮮。這正說明配料不斷地在改進,味道不斷地好!揚州包子與時俱進啊!

跟著名著遊揚州,有的看,有的吃,不錯吧!

揚州作文 篇9

揚州是個古老的城市,這一次,我們南湖晚報小記者去了楊州玩,這一路上我們顛顛簸簸,把我們難受壞了,終於楊州到了,這一路上我還在琢磨這楊州是怎麼樣的呢?可到了楊州比我想象還要好,我們到楊州已經11。30分了,所以就直接吃飯去了,飯館裏人山人海,菜餚都很豐富。吃完飯,我們去參觀了何園,何園真是美麗,到處都有花有草,有水……

在那裏我們參觀大家閏秀的房子,都是歐式風格的,用了幾十年,也還是一點損壞也沒,隨後我們到了拍電視劇《還珠格格》的地方,那邊有一個被日本人打了兩槍也沒損壞的玻璃,非常大,很硬,最讓我們稀奇的是水中看月亮,不可思議吧!其實那邊有兩個小洞,很暗,所以就能看到月亮了。之後我們又去了楊州博物館,這博物館初建於1951年下半年,裏面有許多文物,有漢及五代朱官木廳,安素軒石刻……揚州是雕刻之鄉,當然裏面也有雕刻,這些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參觀完了我們又去了朱自清故居,哎!說到朱自清拼音是zhu zi qin 可是板上卻寫着zhu zhi qin這是個小錯誤,裏面都是朱自清用過的東西。哇!到了晚飯時間,開飯了,香噴噴的菜餚又回到了我們嘴裏,嗯,好好吃哦,吃完了,該去賓館了,賓館不錯的,好了趕緊洗洗睡吧,準備明天的行程。

第二天到了,空氣格外新鮮,讓人讚歎不已,去瘦西湖了囉,到了美麗的瘦西湖,知了叫個不停,我們一路走一路玩,去了靈霄殿真好玩,走了獨木舟。很快2日行程結束了,我們非常開心,只是有點依依不捨跟楊州說了再見!說這樣楊州兩日遊匆匆過了,以後我一定還要多多旅遊,去了解歷史上、生活中更多的知識與風景!

揚州作文 篇10

東關街是我們揚州的名街,每次去東關街遊覽,我都看不夠那千姿百態的人們,品不完那各種各樣的美食。

冬天的東關街別有一番趣味。

清晨,隨着一聲聲推開木質門的聲響,許多早餐鋪開始了營業。“四喜湯圓”的店鋪里人頭攢動,濃濃的湯圓香隨着水蒸氣瀰漫開來,使人心裏暖洋洋的。

店門口,不時傳來陣陣吆喝聲。做燒餅的師傅雙手十分熟練地揉着麪糰,不一會兒,一塊塊光鮮的,整齊的燒餅就進了爐子。北風呼嘯着,割得人臉生疼,但賣燒餅的師傅還是微笑着,用凍得通紅的雙手,將滾燙的燒餅遞給每一位顧客。

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的,街道上的人多了起來,叫賣聲,車聲,響成一片,奏成了獨特的交響曲。

夏天,東關街裏似乎格外涼爽。

飯後,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的聊天,有的散步。夜幕下的東關古建築,好似增添了一絲瑩潤的色彩。路邊,匯聚着一些小吃,有燒烤,臭豆腐等等,爲東關街又抹上一些樂趣。

每次在東關街上行走,我就會想到爺爺小時候也曾在這裏玩耍過。他是揚州的驕傲,是中國的驕傲,我長大以後,也要做一位讓揚州自豪的人。

我十分喜歡東關街,他給我帶來了溫暖和樂趣,也爲我樹立了一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