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西安作文

古城西安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城西安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城西安作文合集5篇

古城西安作文 篇1

西安它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秦、漢、隋等幾個王朝曾在這建都。橫貫東西世界的古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爲起點的。

這個暑假終於我有幸見到了它的真容。

先說位於未央路的鐘樓。樓基座爲正方形,青磚砌成,樓爲磚木結構。三層綠色屋檐的四角上翹着,上面有8只精緻的小木雕小獸,十分逼真。樓層之間的紅柱、紅色的門窗與黃色的牆壁搭配在一起,很有視覺衝擊感。

再說說圍繞着鐘樓的西安城牆。城牆非常高大,堅固,牆面用青磚包砌,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城門古色古香,導遊介紹說,每個城門都有正樓、闕樓,異常壯觀。

最後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在一個碩大的坑裏,陳列着數以萬計的陶俑。他們英雄威猛,儀態凌然,隊伍整齊,保持着出征的姿態。導遊說,這些兵馬俑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可見當時中國古代勞動人員的智慧!

看着龐大的兵馬俑,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彷彿置身於秦朝的戰場上。我提了提嗓門,擺着秦始皇的威嚴,大聲的朝着他們說了聲:出征!一片整齊的咆哮聲忽然閃在我的腦後!

古城西安作文 篇2

今年的春節我覺得過的非常有意義,因爲爸爸媽媽帶我去歷史文化古城西安遊玩了,不僅玩的開心,而且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瞭解了很多歷史故事,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古代的長安就是現代的西安。到了西安,我們第一個景點去的是秦始皇兵馬俑,到了地方,我們跟着導遊來到了一號坑,一號坑很大,一號坑兵馬俑很多,但是都是一種顏色的;接着我們又來到了二號坑,二號坑也比較大,但是還沒發掘,就沒看到兵馬俑。這時爸爸突然問導遊一個問題:“爲什麼二號坑展廳裏沒有開燈呀?”導遊解釋說:“因爲兵馬俑原本是彩色的,如果有強光照射,顏料就會被氧化而褪去,所以,二號坑沒有開燈。”我們又來到了三號坑,聽導遊說三號坑是用來發號指令的,相當於指揮部,所以三號坑很小。

晚上,我們又去看了真人演出,演出的節目是唐劇。十三王朝,節目共分八個場景,分別演繹了古都西安歷史上著名的重要故事,場面非常震撼,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人從樹上蹦到蹦牀上,再從蹦牀上蹦到樹上,好像在摘果子。最讓人吃驚的是不僅舞臺上有,觀衆席上也有表演,當時我驚奇的都叫起來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古城牆,一共有三道城牆,我們上的是最裏面的那道。城牆有四個門,分別是南門永寧門,東門長樂門,西門安定門,北門安遠門。我們是從南門登上城牆的,因爲南門今年央視春晚的分會場,這裏最熱鬧也是最繁華的。我們坐上觀光車繞了城牆一圈,觀看整個西安內城的全貌,非常雄偉壯觀。每到一個門車子就停留十分鐘,這時我突然發現,每個城門裏面都有一個由城牆圍起來的正方形空地,同時還有四扇門,聽導遊說那個空地叫甕城,當敵人來攻城是故意開啟第一扇門把敵人放進來,然後把城門再關上,這時城牆上的士兵開始向下放箭把敵人打敗,這就叫甕中捉鱉。

古城西安作文 篇3

故城西安是我美麗的家,那有城牆、大雁塔、鐘鼓樓、兵馬俑……。我的家有我熟悉的笑臉、熟悉的家人,西安被評爲古城是我的榮譽也是我的驕傲。

春天的大雁塔的外面聚集了許多的人,因爲他們知道當年的玄奘法師在出發去取真經的,所以人們非常敬重他那樣堅定的品質和一絲不苟的精神,哪裏還會有精彩的噴泉表演和美妙的歌聲。

夏天的兵馬俑裏聚集着許多的中外遊客,他們冒着火辣辣的太陽來到這裏一定會很辛苦的,當然我們也不會虐但他們的。

秋天,鐘鼓樓的鐘聲和鼓聲是多麼的美妙。

冬天所有的建築物都蓋上了,白白的積雪真美麗阿!

古城西安作文 篇4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我從課本中、電視中、網絡中看到了許許多多關於西安的故事,那裏還有我夢寐以求的秦始皇兵馬俑。今年,我終於可以到西安看那嚮往以久的秦始皇兵馬俑了。

剛進入西安市,就看到那宏偉壯觀鐘樓、鼓樓在古城牆的襯托下更加引人注目。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還遊玩了大唐芙蓉園、大雁塔、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大明宮等8個景點,在大明宮,我見識到了大唐盛世的輝煌;在歷史博物館,我瞭解到我們泱泱中華的歷史變遷;在芙蓉園,我領略到了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讓人歎爲觀止的被世界譽爲“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了。

秦始皇兵馬俑那神祕的面紗在導遊阿姨的講解中一點點被揭開。原來,秦兵馬俑是當時西楊村農民在村南打井時發現的。後來考古學家們才發掘出了現在的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在這三個坑中屬一號坑最大,坑內的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這些陶武士俑,有面部神態、服式、髮型各不相同,形態逼真,個個栩栩如生。那些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生動再現了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威風凜凜,氣壯山河的景象。導遊阿姨還告訴我們,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豔和諧的顏色。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着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而且由於現有的科學技術不能很好的保護兵馬俑,現在已經有大部分的兵馬俑被回填了,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讓兵馬俑完美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啊,多美的西安,我可愛的家鄉!

古城西安作文 篇5

從銅川到省城西安,能給我大腦中打下烙印的不是筆直的街道,也不是街道兩邊商鋪裏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車流,而是古城東城門外環城公園裏唱戲的人了。十幾年過去了,每當我看到有人在唱戲的時候,不免就會想起在西安的那些日子。

爲了生計,那年我在西安留住了幾日。正是盛夏季節,西安的氣溫高達三十八度。奔忙了大半天后,我實在受不了夏日的酷暑和炎熱,於是就急匆匆的找了家條件較好的旅店住下。服務員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大姑娘。她見我渾身被汗水溼透,忙上前爲我把電扇開啟,隨即又打來一盆熱水請我洗臉。我原打算用涼水的,見她已把水端來,也就只好罷了。姑娘似乎看出我對熱水不感興趣,忙笑着解釋道:“涼水洗臉只是一時舒服,過會會更熱,還傷身;熱水不礙事,洗後就涼快了......”

姑娘說完,衝我笑了笑,出去了。

洗把臉後,我靜心地坐在電扇前,任憑風兒吹過我的全身。她說的對,夏天用熱水還是好。當我徹底感到周身涼爽的時候,姑娘走進了我的房間。此刻正是下午五點半。

“這會不熱了吧?”她隨口說道。

“不熱了。”我回她。

“聽口音你不是我們西安人。”

“我是河南人。”

“你喜歡看戲嗎?”

“喜歡啊?”

“你這陣要是沒事的話,朝東走不遠,出了東門就有人唱戲,不要錢的。”

“這麼熱的天,不要錢誰給你唱戲?”我不解。

“是這樣的,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班子,別小瞧了他們,個個都是戲迷,唱的蠻好的。不信的話你去看看......”

姑娘走後,我就尋思,也許她說的是真話,大千世界無所不有。況且這是個幾百萬的大城市哩。反正沒事可做,出去看看吧。

西安的街道很直,沒有彎。我不敢坐車,現在正是上下班的高峯期;人多,車內溫度會更高。那女服務員也說不遠。雖然我沒有去過東門,但是,跟過路的一打聽,不多時就來到了城牆下;城門洞朝東的方向正上方有三個大字“長樂門”。我不知道這三個字是哪個朝代哪位書法家所書,但筆體剛勁有力。走進高大深厚的門洞,我便聽到了秦腔曲牌中那高亢歡快激烈的板胡聲了。

我朝北面看去,有兩攤唱的是秦腔;朝南面望去,有一攤是在唱豫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行成的這種規律,的確很合理。一條寬寬的街道把這兩種戲曲隔開,你唱你的秦腔,我演我的豫劇;誰愛看那個劇種自由選擇,互不影響。我聽到過許多人說起河南人的事,據初步統計,河南人的數量在陝西有百萬;在中國,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河南人。多麼使人驚訝啊。可見河南人的衆多和他們的適應能力···這麼大的西安城有多少河南人,我不知道。如果在這裏只有秦腔這一個劇種的話,那麼就很難滿足河南人的的要求了。山東、安徽、也有絕大一部分的人喜歡河南戲。少小離家,鄉音難改。必定還是家鄉的戲聽起來順耳、親切些。

這些唱戲的人,大都是離退休職工;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其目的就是讓自己的晚年活的有意義、開心點罷了。使用的樂器都是自己從自家帶的,就是搭伴唱戲的人少。不過這也無所謂,圍觀的羣體裏有很多是喜歡唱戲的。樂器一響,有的人嗓子眼就癢癢的,於是就主動要求爲大夥唱上一段。一個接一個,這很像是觀衆演唱賽。雖說這些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可是,唱的時候也是字正腔圓的,掌聲不時地從圍觀的人羣裏響起.......

在西安環城公園,除了唱戲納涼外,再沒了別的行事。納涼的、散步的。總會被這嗆人的鑼鼓聲傾倒。散步的止住了步。乘涼的提起在青石上放了許久的屁股,匆忙走向鑼鼓驟響的地方。圍觀看戲的人大都站立着,這裏沒有可坐的地方。看戲的人喜歡兩臂交叉的抱在胸前,頭隨着戲曲的節拍悠然地晃着。晃進秀樓、晃進宮殿、晃進幾千年的歷史長河。

中國人有一種通病,那就是,當有幾個人圍在一起的時候,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好多人相互圍攏過來,湊在一起,似乎是想看啥熱鬧,其實什麼也沒有。這種古怪的場面,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都可以見到。這是一種源於骨髓裏的病變,很難醫治。

在地攤上看戲,有時候也可以聽到或看到名角的戲。也許是哪個名家路過此處,被看戲的認出了,盛情難卻,就唱上一兩段。不過這機會很難得。

是夜了,沒有人挪動自己的雙腳;鑼在敲,鼓在響。戲還在唱......我的肚子也在唱。

真可謂一曲《竇娥冤》動地感天;

一曲《鍘美案》醜惡善美在眼前;

一曲《花木蘭》婦女的腰板挺的端;

這種獨特的戲會,別的地方有沒有,我不知道。她源於民間,用於民間,是百姓的精神食糧。最大的作用就是她具有一種民族的凝聚力。百姓最知道什麼是美和醜,什麼是善和惡。

轉眼好多年過去了,古城西安現在還有這樣的戲會嗎?好想再去感受一下那樣的場景。真美啊。

標籤:古城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