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廈門作文

廈門鼓浪嶼之旅作文

廈門是個半島,而鼓浪嶼,則是廈門的一部分,靠海邊,海水衝上來像鼓敲一樣,就是鼓,浪,就是海浪,而嶼,就是島嶼的意思。這就是鼓浪嶼的來歷,小編收集了遊鼓浪嶼的作文,歡迎閱讀。
 

廈門鼓浪嶼之旅作文

第一篇:廈門鼓浪嶼之旅

我們去廈門的第二天是去鼓浪嶼,在漫長的路上,導遊對我們說這鼓浪嶼名字的由來:廈門是個半島,而鼓浪嶼,則是廈門的一部分,靠海邊,海水衝上來像鼓敲一樣,就是鼓,浪,就是海浪,而嶼,就是島嶼的意思。

“到了,到了!”不知是誰叫了起來,我們都陸陸續續的下車了。“啊,好熱!”我驚呼。的確,外面驕陽似火,而車裏開着空調,相差太大了!好難受啊……導遊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又一個景點,因爲熱昏了頭,印象都很模糊。只有鋼琴博物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兩個原因,1.因爲那裏的鋼琴實在是太稀有了,而且我也挺喜歡鋼琴。2.鋼琴博物館是在室內,而且打着空調。下面我就講講鋼琴博物館,讓你們開開眼界!

走進鋼琴博物館,看到最多的是那種插着燈的鋼琴,或有蠟燭臺的鋼琴。有的看起來很新,容光煥發。有的則很舊,上面的油漆都快掉光了。我看到這種鋼琴,想:製造這些鋼琴的人一定很聰明,在鋼琴的兩側做個燈或蠟燭,真方便啊……鋼琴博物館的大廳中間,有一臺超大型的鋼琴,琴鍵多的不得了。天哪,如果是很快的曲子,那麼多的琴鍵,怎麼來得及彈啊……還有最稀有的鋼琴,彎着的,成一個直角。我用手做了一下,也不知道,以前製造這鋼琴的人是怎麼彈的……還有和我們課桌差不多大小的鋼琴等等,真是稀奇古怪啊……

今天我的收穫還不小……

第二篇:廈門鼓浪嶼之旅

暑假,我和媽媽想出去旅遊一下,我們就到網上找一下有什麼地方比較漂亮。最後決定去廈門的鼓浪嶼玩一下。媽媽報了一個旅遊團。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乘了差不多7個小時的車終於到達了鼓浪嶼。

鼓浪嶼就是廈門一處著名的景點。它有着“鋼琴小島”的美譽,島上約有鋼琴600多臺,走在綠樹濃陰的小道上,不時會聽見幽雅的琴聲,時而柔和緩慢,就像涓涓小溪;時而明快激昂,猶如浩瀚的大海拍擊着岸邊的礁石,真是讓人留戀忘返。如果你到了鼓浪嶼還一定要到日光巖看看,因爲在那裏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到臺灣的大擔和小擔,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鼓浪嶼還有一處景點就是百鳥園,百鳥園裏的鳥兒看起來很笨,其實它們很聰明,也很可笑。有一次,金剛鸚鵡帶它的“小寶寶”逛街,結果走到一半,突然想到吃東西,自己一個飛回去,竟然把嬰兒車也扔了,要知道那嬰兒車裏還躺着它的“小寶寶”呢!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媽媽買了門票,我們就到了海洋館。一進門,眼前就有一個圓柱體的透明玻璃,裏面游來游去的是食人魚。食人魚的形狀是扁形的,兩隻眼睛分別長在兩邊,它的最大的特點是有幾顆尖利的牙齒,看它那樣子,似乎一不留神就要把你吃了。往後走,有很多種海洋生物:巨瑤、海蜇、珊瑚、海龜、海馬……最好看的要數燈籠魚了,它身上好像裝着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燈,兩個圓溜溜的眼睛分別長在兩側,它身上的顏色變化多端:一會兒變成紫色,一會兒變成藍色,一會兒變成綠色。爸爸又帶我去了“地下海族館”。厚厚的玻璃做成的拱形通道。玻璃裏面有許多魚:鯊魚、海龜、烏賊、海星……成羣結對從你身邊遊過,我彷彿置身於海洋之中。

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鼓浪嶼參觀,如果你還沒有到過廈門,不妨聽聽《鼓浪嶼之波》這首歌,相信聽完歌曲之後好你會迫不及待地想來遊覽一番。

第三篇:廈門鼓浪嶼之旅

我們在廈門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們早早地醒了過來。早晨的海面很平靜,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把整個大海照得波光粼粼。白雲在藍藍的天空中飄移,海鷗在海面上飛舞,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漁民們駕着漁船,出海打魚。海水嘩嘩地衝上海灘,飛濺起潔白的浪花……這一切,都顯得那麼美麗,那麼迷人。

我們來到了碼頭,上了船,只見海對岸的鼓浪嶼是那麼得美麗。在鼓浪嶼一側,鄭成功的雕像面朝大海屹立在山上,是那麼得威武。船繼續行駛,開到了臺灣的金門島附近,山上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可望不可即,一隔就是50多年,我也多想登上美麗的臺灣島啊!隨後船又開回到了鼓浪嶼。我們上了岸,導遊一一爲我們介紹:“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爲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彙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就在導遊爲我們講述鼓浪嶼的歷史時,我擡頭望見一塊巨大的高高在上的岩石,我問導遊那叫什麼石頭,他說那塊石頭叫“日光巖”,是島上的最高點。日光巖原名“晃巖”,1647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來到晃巖,他看到這裏的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這裏爲“日光巖”。

過了一會,我們帶着好奇心登上了日光巖。這裏是鼓浪嶼最高的山頂,我們舉目眺望,廈門的都市和其它的島嶼盡收眼底。這裏的海風比較大,正好能給我們解解熱,這也算是對我們登上日光巖的一種回報吧。

第四篇:廈門鼓浪嶼之旅

外鄉人來廈門一定要去哪裏?答案就是鼓浪嶼,它有美名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沒有汽車嘈雜喧鬧的聲音,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它猶如廈門的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散發着耀眼的光芒,把每個人都被吸引過去。它和廈門只隔着一條長600米的鷺江,坐船即可到達。

我們坐船來到了鼓浪嶼,沿着海邊,走過一條長長的石板路,來到了皓月園——鄭成功紀念園。爲了弘揚鄭成功崇高的民族氣節與愛國精神,政府在鼓浪嶼覆鼎巖上建立了一個威武的鄭成功雕像,“鄭成功”嚴肅地站在那裏,目光遙望着祖國的寶島臺灣,盼望臺灣早日迴歸祖國。“鄭成功”腳下險峻的覆鼎巖向海中伸展了三十米,和劍石,印鬥石鼎足而立。300多年前,鄭成功的水師曾在這裏演練,民間流傳着許多佳話。1661年,鄭成功向東進軍,爲了表示自己的鬥志力,破釜沉舟的意志,把鍋鼎掀進海中,還把手中寶劍擲於海里,將玉印沉進海底。後人將鍋鼎變成的圓石稱爲覆鼎巖;把寶劍變成的長石說爲劍石;把玉印變成的方石叫作印鬥石;而鄭成功站立誓師的岩石,則被尊貴地稱爲“皇帝殿”。

我們繼續往前走,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美麗優雅的菽莊花園,它的名字是由園主林爾嘉用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的,菽莊即“稻菽花園”之意。分爲藏海園,補山園,總共建了十處漂亮的景觀,其中主要的一處很有名的景點便是在主人四十四歲時建的四十四橋。橋下有一個閘門,可以把海水引到橋下,構成三個水區:海、外池、內池。蔚藍的海水時不時衝到岸上,好像海水在撫摸着沙子的頭。橋上有觀魚臺,可以看到魚兒活潑、四處亂跳的景象,還有渡月亭,它是菽莊觀海賞景的最好的地方,每逢中秋時節,夜深人靜,海浪輕搖,月色海景令人陶醉其中,還有千波亭等,在月亮出來的時候觀賞美景這裏最好。

我們還去了鼓浪嶼最高點---日光巖,往天空望去,似乎藍藍的天空近在眼前。我們還遊覽了美麗的鋼琴博物館,裏面時時能聽到悅耳的鋼琴聲,讓人沉醉與其中……

啊,美麗的廈門至尊鼓浪嶼,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