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歐洲作文

初一歐洲遊記作文:迷人的歐洲

篇一:田園詩情荷蘭之旅

初一歐洲遊記作文:迷人的歐洲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着防潮的毛氈。牛羣吃草反芻,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什麼。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羣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羣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圓柱,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烏德列支或茲伏勒。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還有白色的綿羊,它們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羣,不停地呼嚕着,像是對什麼表示讚許。還有成千上萬的小雞,長毛山羊,但沒有一個人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只有到了傍晚,纔看見有人駕着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着又是一片寂靜。在這裏,誰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隻舒緩平穩地行駛,汽車火車,都裝載着一罐一罐的牛奶運往城市。車過之後,一切又歸於平靜。狗不叫,圈裏的牛不發出哞哞聲,馬蹄也不踢馬房的擋板,真是萬籟俱寂。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着微弱的光芒。

這就是那真正的荷蘭。

點評:文章開頭引人入勝,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爲我們引出“田園詩情荷蘭之旅”,語言清新活潑。將作者最愛的這片葉子生動形象的向我們展現出來。結尾處集中表達情感,既照應開頭又總結全文。

篇二:想去的地方

旅遊是每個人都喜歡地戶外活動,旅遊不但能增長見識,還可以開闊視野。我最想去芬蘭旅遊。

冬天的芬蘭,白雪皚皚。其中有幾點非常吸引我。

1、聖誕老人村

在芬蘭西部有一個聖誕老人村。那裏有位聖誕老人,孩子們可以和聖誕老人講故事,還能和聖誕老人留影紀念,但要花上17歐元。商店裏有許多聖誕節的物品。還可以寄信給聖誕老人問候平安。

2、納米族人們

芬蘭的納米族在芬蘭人口數是最多的。他們熱情好客,言形舉止有禮貌。只要你路過他們家的門前,他們都會請你到屋裏吃上鮮美的烤魚。

3、狗拉雪撬和滑雪

在冬天的芬蘭,狗拉雪撬和滑雪對那些愛好者來說是最刺激了。要想做雪撬,一定要工作人員量好體重。因爲體重重的人要一些大狗才能拉得動、跑得快。體重輕的人只要幾條小狗拉就可以了。以爲體重輕的人被幾條大狗拉,感覺就像飛馳的速度一般,會一不小心把你拋到幾十米以外。滑雪當然是要講技術的,如果不懂滑雪的人從高坡上滑下來,一定會變成一個大雪球滾下來。

4、森林旅館

森林旅館全是用芬蘭那裏生產的木材做成的。裏面的餐具、杯子等都是3個的,以供全家人一起享用。旅館裏的牀都是紅色。躺在牀上,看着窗外白雪遍地,光禿禿的樹木挺拔,感覺好像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裏睡覺,會一下子進入夢鄉。

5、冰洞

手巧的藝術雕塑家巧妙的用冰做各種生活用品。當你拿冰杯子喝水時,你會發現杯子越喝越小,直到消失得不見蹤影。睡覺也要睡在冰牀上。也許你會剛到很奇怪,冬天這麼冷,怎麼還睡在冰牀上呢?原來,睡覺時每個人都要穿一件鵝絨的衣服睡;穿上它,在冰洞裏,還是保持正常的體溫。到過冰洞後都會讓你流連忘返。但可惜的是,它們的壽命只有短短的兩個月。

聽了我的介紹後,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想去芬蘭呢?

其實,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好玩有趣新奇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學習,長大後一定會把夢想變成現實。

點評:文章有總有分,有詳有略,詳略得當。作者能透過平時的觀察,圍繞“我最想去的地方是芬蘭”展開合理的想象,富有哲理,情感真摯。突出了我對冬天的芬蘭的依戀,立意深刻耐人尋味。

篇三:想去的地方

想要去的地方,是印象中的歐洲。

一直都只有那裏。想要獨自背起書包,穿上寬鬆的鞋子,走在我印象中的街頭。

我並不知道有着“歐洲”這樣名字的大陸,有着怎樣確切的模樣,甚至我並不清楚它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又有多少土地。只是它在我的印象中,有着讓我着迷的形態。

在我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模糊的印象中。

應該是有着陽光照耀的安靜的街道,人們會坐在路邊的太陽傘下面懶懶地喝着咖啡,時間有點遲鈍的走在身邊,然後清風拂過耳畔。偶爾腳下踏上鋪着石板的地面,向前可以望見教堂,十字架高高的仿若在天上。有不知是哪個世紀的古堡,彩繪的玻璃會與滄桑的石頭相應成輝,輕輕踏上門口的臺階,便會有時光倒流般的感覺。

那些都是會經常在我的`夢中出現的景象,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便下意識地認爲那應該是歐洲可以帶來的感覺。我相信一片土地的美麗是可以讓人迷戀的,就像我這樣日夜的思念着,就好像那些城市早已經熟悉了一樣的思念着。

不停的嚮往。

所有歐洲的國家中,清楚地記憶着一個,儘管英國法國那樣的聲名遠播。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吧?卻掌握着多少的財富,卻存留着多少藝術珍品。而那裏的方尖碑,那裏的大教堂,那裏的壁畫,那裏的雕像,一直是我的嚮往。

梵蒂岡。

只有那麼一丁點的土地,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也用不上半天,而從我的學校到家這樣的距離,已經跨入了別的國界。四面都是意大利,羅馬就在那裏。

聖地。

而到達了要做什麼呢?請讓我在聖彼得廣場上靜靜的走一走,請讓我在許願池前悄悄的駐足,請讓我從方尖碑腳邊的位置,將目光延伸到盡頭。

如果有一天可以去那裏,早決定會固執的將相機留在羅馬。我不想要留下什麼,不想要聲嘶力竭的告訴天空我來過這裏,也不想將它從我的印象中強硬的拖出來封鎖進那樣冰冷的紙片裏。請讓我靜靜地行走與停留,我腳下的每一塊石磚都會知道我來過這裏,而方尖碑上古老的文字,會聽到我訴說的心底的虔誠。

我對我所有印象中的地方,那樣深切的思念,並且堅定着許諾着,我要去那裏靜靜的行走。去歐洲,去梵蒂岡。

我不知道那一天會在什麼時候到來,也許久遠到讓我早已沒有耐心等待,也許最後的行程與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我的心可以輕靈的飛過去,飛到我印象中心心念唸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行走。

一步,兩步……像是踩塌着記憶讓它變得踏實……三步,四步……好像離家的孩子終於回到了故鄉……五步,六步……好像描繪着夢想……

很多步,很多步。

點評:文章佈局合理,開篇點題,然後按照順序把印象中的歐洲條理地介紹了一下,敘述條理清楚,語言流暢自然,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歐洲描寫得形象生動具體,表達了自己對歐洲的喜歡之情。

篇四:歐洲之行

在歐洲旅遊的十天裏,我遊覽過許多地方,有歷史文化悠久的意大利,有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有風光秀美的瑞士,還有繁華的巴黎……..。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梵蒂岡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只有1400人,我們人口將近是它的100萬倍。這個國家沒有所謂的國家邊境標誌,在羅馬市內,一腳穿過一條白線,我們就進入了梵蒂岡。我們先來到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廣場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廣場的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臺上,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雲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這座方尖石碑據說原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爲裝飾皇宮旁邊的圓形廣場,從遠隔重洋的埃及搶來的,距今將近1900多年的歷史。後來方尖碑被教皇西斯廷五世移至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大教堂外觀呈長方形,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的。走進教堂,我就看見右邊的人特別的多。走近一看,原來是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的作品《聖殤》,這幅作品把聖母失去孩子的痛苦表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可以看到聖母的腿上的血絲。米開朗基羅還在聖母瑪利亞的腰帶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因此這幅作品成爲米開朗基羅很多著名雕塑中唯一有其署名的作品。另外教堂裏還有別的雕塑我就不一一敘述了。

童話般的瑞士。離開威尼斯,經過米蘭,穿過意大利與瑞士的邊境,就進入了瑞士。大巴載着我們駛向瑞士的途中,我就發現車窗外的景色好美,車子穿越在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在山上還有小鹿會蹦出來。瑞士三面環山,綠色蔥蘢,峯巒起伏;一面臨湖,波光粼粼、碧波無垠。湖水來源於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吉峯和皮拉特斯峯上融化的冰雪,所以特別清澈。我們到達了瑞士漂亮的小鎮因特拉肯。這個小鎮非常小,可是漂亮的像童話裏的小鎮。天多麼藍,湖水多麼清澈,山多麼高,真是山清水秀。我在童話班的仙境裏住了難忘的一晚。我們在瑞士還爬了著名的雪朗峯,因爲去的時候是早上,山上霧挺大,不能看清山峯。雖然沒有看到雪朗峯周圍山峯的美,但是整個瑞士的自然美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

繁華的巴黎。在巴黎,我看到了著名的埃菲爾鐵塔。這座鐵塔建於1887年1月27日。建造這座塔的就是埃菲爾先生。埃菲爾鐵塔佔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塞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我們來到塔前,時間還很早,可是買票處已經排了長長地隊伍,還好我們導遊提前預定了票。這座塔非常高,我從埃菲爾鐵塔第二層望下去,就能領略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全景。我看到了正在進行的鐵人三項賽,看到了三座古老的凱旋門,看到了盧浮宮,看到了美麗的塞納河,還看到了塔下游人如織的場景。下了埃菲爾鐵塔,我擡頭向上看,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和宏偉。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現代巴黎的象徵,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

當我乘飛機離開歐洲時,我的腦子裏還回想着歐洲的那一處處美麗的景色,回憶着那一座座精緻的雕像,回憶着歐洲那些宏偉的教堂。

點評:在這篇遊記中,小作者根據自己的遊覽順序,描寫了歐洲之行的優美景色,向我們展示了公園的美麗風光,例如“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臺上,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表達了作者對歐洲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