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美國作文

美國之行作文1000字

短短几天的美國之行,我不僅感受了與衆不同的美國文化,小編收集了美國之行作文,歡迎閱讀。
 

美國之行作文1000字

第一篇:美國之行

暑假爲期21天的美國遊學之旅精彩紛呈,日程緊張豐富,涉獵超乎想像的廣泛,學習強度高,思考時間長,老師同學交流充分,我們囫圇吞棗般審閱着美國,但大家普遍收穫很大。回南京已經十天了,我試着沉澱幾天,捕捉自己短暫的收穫,拉拉雜雜的幾點感悟不成系統,希望能夠和大家分享。一.景與人-----美滿真誠,有愛相隨

在美國這麼多天的旅行中我最想說說華盛頓,華盛頓很小,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州,而是被捐獻出來單獨設定聯邦政府的一小塊土地,因此我們的遊覽也很輕鬆,基本圍繞在以地標華盛頓紀念塔爲中心的四周遊覽華盛頓除了“首都”這個頭銜,和北京毫無相同。這裏沒有燙黑字的金屬招牌,這裏沒有疊三明治一樣的高速公路,這裏沒有永遠望不到頭的汽車長龍,這裏沒有修剪得一樣平的灌木叢。沒錯,這裏沒有擠滿的人羣與汽車,卻負載着每一秒的歷史。這裏有越南戰爭、朝鮮戰爭的紀念地,這裏有林肯、傑弗遜紀念堂,這裏有白宮和國會。在美國人眼中,自由永遠是王道。因此,纔有了“Freedomisnotfree。”

,纔有了對種族歧視的宣戰。也許只有在幾十年前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一個人纔會用盲目卻仇視的眼光隨着瞄準的槍口去看另一個人。他們都有着相同的目的爲國家而戰,他們卻也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爲什麼要扣動扳機,爲什麼要鮮血四濺,爲什麼要同歸於盡。除了一兩個人大笑,其他人都在無盡地流淚。但卻沒有一個人清醒,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慾望與貪婪。有的民族攻擊,便有的民族自衛。我們都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對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俄國……又何嘗不能說是屈辱,我們被人抽打、折磨,讓鮮血一寸一寸滲進黃土。而侵略者的醜態被人奉承,被人觀看,被人恥笑,被人咒罵。若說前者的恥辱會成爲一種精神,那麼後者的恥辱將永遠是恥辱。

在美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公共場合接觸的外國人。他們大多友好、文明,表現得文雅而有修養。

我們在自由女神像入口排隊時發現,雖然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到處都是一幅和諧的景象;在美國的十字路口,司機們會遠遠地停下等你穿越馬路;汽車道上雖然車子很多,但在二十多天的遊學旅途中,沒有看到一次司機間的爭道搶行;在商店、在機場,所有工作人員都很耐心地解答遊客的問題並始終面帶微笑,不會有任何的不耐煩;旅行中看到的高速公路是那麼的整潔、乾淨、寬闊,兩邊的綠化鬱鬱蔥蔥;在自助餐廳,咖啡館,顧客總是會自己收拾桌上的殘餘垃圾,無需提醒……

相信透過這些生活細節表現出來的,美國人對環境的愛護,文明謙讓的行爲,和尊重信任他人的精神素質也會慢慢地影響中國孩子們的生活習慣。

第二篇:美國之行

短短几天的美國之行,我不僅感受了與衆不同的美國文化,飽覽了以往只能在電視中看到的優美的美洲風景,而且得到了最大的收穫:走進美國校園,零距離參與美國學生的校園生活。一.美國學校課程設定首先大體說一下,我們所去的亞特蘭大國際學校的課時安排。他們一週也是上五天的課,但星期三隻上半天的課。這一方面和中國國內區別並不大。但他們一天只有五節課,而每節課持續約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

所以相比之下,每一天,雖然所收穫的知識種類,是較少的,但所收穫的每類知識的廣度,資訊量是很多的。比如,他們的一節歷史課就可以大致完成國內一週歷史課的教學量,即一個專題。另外,由於每節課持續時間一般都在一個小時之上,所以對學生的注意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其實,由於課程都是學生自我選擇的,並且課上主要是以討論爲主,所以各位學生都會很high地參與其中,很上見到會有走神的。其次,就課程的選擇而言,他們的課程選擇範圍很大,也更靈活和豐富。除了常規的語數英物化等基本課程外,還有一些以個人興趣偏好爲主的課程,比如我的buddyAaron就有選修一門叫theater的課程,在這節課上,同學們一起修改劇本,排練話劇,設計戲服。

這一類課程安排和我校的發展課很相像,但相比之下,他們的課時安排更多,學生也更爲重視。美國中學生的課程選擇完全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並在學期初去教學處領取自己的課程表。

所以,美國的學校並沒有固定的行政班,學生每節課都會去不同的教室,和不同的同學一起上課。所以,每節課一下課,我和Aaron就會在不同的教室,教學樓之間穿梭。雖然課程的選擇範圍很廣,選擇的自由度也很高,但有些課也是必修的,比如數學、科學、英語„„但在同一類必修課程中也會劃分不同的等級,比如數學就劃分爲easymaths,standardmaths以及highmaths三種。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將來大學專業的方向來選擇。老師也會根據各人的成績高低,提出不同的建議。Aaron數學出色,而且他將來打算攻讀工程系,所以他選修的就是highmaths。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各取所需”吧。第三,說一下美國的課程內容。相比國內講究深度,他們則更講究廣度。Aaron是一名十年級生(相當與中國的高一生),就在我們還在學函數,不等式時,他們已經在學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了。當然,因爲美國教育始終秉承着以學生了解爲主的教學理念,老師也不會刻意去講很深奧的東西,學生們平時更不會有一大堆的輔導書要做。所以,美國學生的基礎都是普遍較爲薄弱的。比如說,Aaron在他們學校已是挺優秀的了,可他在根號運算上仍需我的幫助,他們所謂的難題都主要停留在基礎題水平上。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知識面很廣,考慮難題也會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僅僅是拘泥於標準答案上。比如,有一節數學課上,老師講完一道題後,就有不少同學舉手,搶着說自己有更好的方法。然後是大家各抒己見,快樂的交流。第四,說一下他們的上課氛圍。就從上段末尾的事例可以看出,他們的上課氣氛是十分輕鬆隨意的,同學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老師亦是如此,那位歷史老師就是喜歡隨意的討論環境,他會開開玩笑,隨手泡一壺咖啡。在前面,我也提及過他們上課的形式是以討論爲主。老師拋出一個話題,學生們就開始激烈的辯

論,並不斷地拋出新的話題。他們彼此駁斥,卻也是彼此尊重,場面相當熱烈。由於,他們的班級人數普遍較少(在25人以下),所以每個學生都有發言陳述自己觀點的機會。我去上歷史課的時候,他們正在討論immigrants的問題,由於這是一個國際學校,有許多移民,所以大家都有許多話說。從他們的討論中,我可以看出,他們看待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思想也很深邃,處理問題時也很嚴肅,沒有平時的嘻嘻哈哈。在這種討論中,學生們鍛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他們很友好,課上也非常想聽到我的觀點。一開始,我還是比較靦腆,但很快被這種氣氛感染了,參與其中,非常融洽。二、美國學生的課餘生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