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開封作文

開封菊花展初中作文

開封人不但浪漫,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小編收集了開封菊花展作文,歡迎閱讀。
 

開封菊花展初中作文

第一篇:開封菊花展

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徒步來到南山公園,觀看菊展。

一進大門,在幾棵蒼翠挺拔的松樹下,“菊滿南山頌祖國”幾個字在花叢中顯得格外醒目,開封懸崖菊組成的黃色“龍”花架,包圍在“菊滿南山頌祖國”的兩旁。“龍”花架兩旁還有兩個由國慶黃菊組成的花瓶形盆景,花團錦簇,分外妖嬈。在它們前面,有紅菊、黃菊和紫菊組成的半圓形彩色花壇,爲節日增添了很多氣氛。

沿着鋪滿石頭的小路,品着淡淡的菊香向前走,路的兩旁,零零星星的種有幾片菊花,在菊花的旁邊有幾棵紅彤彤的楓樹,它們的葉子纖細,身姿挺拔,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綠樹中顯得格外美麗。

來到猴山旁邊的菊展中心,首先是兩頭“大黃牛”,似乎在用心耕耘,然後是四條彎彎曲曲的“長龍”,似乎在努力的向前移動,兩隻“鳳凰”在爭先恐後的喝着瓶子裏的水,還有“濟小紅”、“燈塔”和“滑梯”等,都在爭相怒放,串串紅爲這次花展,付出了很多心血,這裏真是紅、黃 、綠的世界,花的海洋。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叢中辛勤的工作。大自然真美啊!

我們沿着臺階向下走,來到了南山公園北門。好大一個花壇裏,白色的“金香萬勝”圍繞在“大象”周圍,由串串紅和不知名的綠葉組成的花柱,從低到高,不正像團結柱嗎?看花牆上潔白的和平鴿也在飛舞,爲國慶六十週年喝彩!

天氣漸漸冷了,其它花都敗了,只有菊花在瑟瑟秋風中怒放,這種不畏嚴寒的品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也應該有面對困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向自己人生理想努力奮鬥!

第二篇:開封菊花展

菊花自古以來被看作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它雖然沒有牡丹那樣花姿典雅,月季那樣色彩鮮豔,也沒有玫瑰那樣芳香濃郁。但是它那種不畏嚴寒的精神和美令我們所有人深深折服。星期六,我來到公園裏參觀菊花展,這次讓我更進一步地被它的美陶醉了。一走進公園,一陣秋風向我迎面吹來,讓我心曠神怡。我沿着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往公園裏走去,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公園內。我往前走了幾步,就看見了我期盼已久的菊花展。看菊花展的人川流不息,數不勝數。這菊花可真美麗,今天是我第一次與菊花這樣親密接觸。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萬衆一心”的菊花造型,這名兒起的可真不賴,遠遠望去,真像許多菊花姐姐把許多菊花妹妹捧在頭上菊花的顏色並不單調: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黃的像金……真是多姿多彩,迷人極了。這美麗的菊花也爲秋天增添了一絲生氣。還有更好看的呢。瞧,那裏的菊花正在爭妍鬥豔呢,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一個個毛絨絨的雪球,還有的像天上那五光十色的焰火。

一陣風吹來,菊花輕輕地搖擺,與蝴蝶爲友,與蜻蜓做伴,就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在跳着歡快的舞蹈。這就是頗爲出名的“生態音符”菊花造型。更有趣的是“秋韻”的菊花造型。這菊花姐妹們全部依偎在一起。它們正是盛開的時期,好像把它們的全部生命力都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菊花,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麼多的顏色,隨着陽光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朵菊花都有一個新的生命跟着秋天的韻律在顫動。在旁邊,兩位稻草人筆直地站在那兒守衛着菊花姐妹們,給菊花姐妹們帶來了安全感。這麼多美麗的菊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在秋風的吹拂下,綻放着自己的笑臉,爲秋婆婆演奏着一首動聽的歌曲——秋之歌!

第三篇:開封菊花展

明代著名詩人李夢陽的“萬里遊燕客,十年歸此臺,只今秋色裏,忍爲菊花來。”詩中的一個“忍”字,也真正說出了我對菊花的愛。今年,我們遊了七朝古都開封的龍亭,正逢開封第二十三屆菊花節在這裏舉行,我怎忍心不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菊花展;怎忍心不看菊花的萬姿千容;怎忍心不聽一聽菊花伴樂秋之聲;怎忍心不聞一聞能醉倒人的花香。這是我人生最難得的一次好的機會,不能錯過。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菊花竟放,十里長街,十里菊花,百里飄香,龍亭上下,錦旗招展,綵球升空,人頭攢動。公園湖畔,到處都是盛開的菊花;到處都是賞菊的人流;到處都是對菊花的嘖嘖讚美聲;到處都充斥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我們從中門進去,過玉帶橋,經嵩呼、朝門、大殿以至北門廣場,在全長近千米的展覽線上,分別擺設有大立菊、塔菊、九龍菊等千餘種,

莊嚴古樸的龍亭建築羣,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在龍亭大殿前擺設着精品菊花,浪漫的開封人給他們取了很好聽的名字,我們不忍心遺忘,有的人用照相機一一拍攝,有的人用筆在紙上仔細記錄,爲以後備查,你聽:紫羅銀星,高原之雲,聖光秋月、千手觀音、麻姑獻瑞,貴妃出浴、天女散花、漁女蓑衣、西湖秋月、黃山雲霧、金碧輝煌、國華遊景以及黑麒麟、卷西風、黃鶯舞、粉十八、碧樂春等多個好聽的名字,珍貴的菊花加上這文雅的名稱能不叫你一見而終生不忘嗎?

開封人不但浪漫,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不信你看,構思巧妙的“雙獅迎賓”、“金雞報曉、”“節日禮花”、“菊海騰龍”、“秋菊遇仙”、“陶令採菊”、“菊城相會”、“和諧社會”、“祖國萬歲”等藝術造型,能不叫你流連忘返嗎?站在高高的龍亭大殿上,看着開封四周的城池,隱隱約約的都是菊影,空氣中時不時的飄來淡淡的菊香,真可謂“金秋花朝人影亂,香飄十里動菊城”。

回到承德,我思念菊花的情懷始終放不下,查了大量有關菊花的書,使我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其實,作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開封,對菊花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素享盛名,唐代已相當馳名,到宋代,養菊之風十分興盛,每年都栽培了大量的菊花。每逢重陽節,不僅民間有花市,菊花賽,就是宮廷之內,也有插花、養菊、掛菊燈、開菊會、飲菊酒的活動。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 ?重陽》中,記載:“九月重陽,都下(開封)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讚賞菊縛成洞戶。宋太守之婿李遵勖曾讚賞菊花爲“此花開後更無花”,道出了菊花的名貴和地位,也充分表達出開封人愛菊和惜菊之情。《東坡雜記》中有“近日都下(開封)菊花甚多,皆以地草接成,不復與時節相應,始八月至十月,菊花不絕於市”的記載,說明當時已有了菊花的嫁接技術。宋代的藝菊專著,也相繼出現,至今仍存有劉蒙、范成大等著的數部“菊譜”。宋人陳景沂所編輯的《全芳備祖》,分三綱二十多目,用長達30頁的篇幅,對菊花進行描寫和讚頌。清朝時,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仍很盛行,清乾隆皇帝觀賞開封菊花時,吟有“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詩句

寫着寫着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開封,眼前幻化出很多的菊花。可不,現如今開封的菊花更非往昔的唐、宋、明、清時所能比,據導遊介紹,開封有很多菊花栽培基地,不但有很多單位栽培,而且城市的市民和城郊的花農也栽培。品中很多,有23大類,700多個菊花品種,既有傳統的名菊,也有新引進的國內外優良品種,諸如綠菊、墨菊等深受羣衆歡迎的名貴品種,也栽培了很多。栽培的方法和形式,也多種多樣,如有的地栽菊、盆栽菊、套盆菊和盤枝壓條等,菊花栽培的形式,最能表現出不同品種的不同特色,如有一株只開一朵的獨木菊,有一株能開出六千朵的大立菊;有一株能開出數朵花的多頭菊;此外還有繁花密集形成懸垂山崖狀的懸崖菊,以及獅子菊、孔雀菊、猴子菊等多種動物造型的菊花。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和最小的菊花都能欣賞到,那能不是人生的快樂之事?

每年的每年都會秋高氣爽,菊花瓢香的;每年的每年開封人都會以菊花爲媒,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每年的每年菊花都會被開封人紅紅火火的演唱下去的。我相信菊花帶給開封人視覺美、環境美的同時,更會給開封人民創出更大經濟效益的。花海如潮,如潮的花海,歡樂與友情,交流與合作,期盼與夢想,一起在花海中奔騰澎湃。年年歲歲花如此,歲歲年年人不同。十月花潮照人影,百里飄香動菊城。今朝並肩登高處,明日同舞七彩虹。讓我們真誠相約吧!待到秋天時,還來看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