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學了課文“烏塔”,文中的她14歲獨自環遊歐洲,她去的路費是自己打工賺來的。看了這篇文章我也有很多的感觸……

我們應該也有這樣的意識,也要有這樣的行動,不一定要去走遠門,做一次香甜可口的飯、做一件對父母有用的事,而不換來報酬,我們才能茁壯的成長,不能當一個以後什麼都不會做的人,我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感受到獨自飛翔的快樂,以後在社會上非常好的生活,才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人生必須有一個獨立的生活,要不人生就會枯燥無味。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最近我學老五塔這篇文章。

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遍了歐洲。我被他大膽獨立細心的品質所折服。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想爲什麼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立自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對孩子全不得愛嗎

在中國,家養處優的孩子和只我一個我聽所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考了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只因自己不會洗衣服不會書包被迫輟學。由此可見,張國的孩子多麼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生活上太多的依賴,思想上太多的束博,行動上太多的無奈。

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完美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女孩。你能相信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嗎?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可以,也只能遊歷一個國家而已,怎麼可能遊歷整個歐洲呢?可她卻去了法國、羅馬、意大利、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瑞士、奧地利等國家。她,一個德國小姑娘,身上卻有着我們沒有的美好品質。她愛學習、開朗、活潑、熱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獨立自主,自食其力。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考入名校的學生,卻因爲自己不會疊被子,穿衣而被退學。這,就是對我們敲響的警鐘啊!、

父母常常約束我們,擔心我們的安全,從來不讓我們單獨出門,把我們呵護得像溫室裏的花朵。冷了,有棉衣,有火爐。餓了,有香噴噴的飯菜。我們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坐享其成,卻忘記了當下孩子最需要的一點:獨立,自強.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棟樑,但如果我們只知愚昧的學習,那,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更失去了寶貴的自主能力呀!我們何時才能不做溫室裏的花朵,而做一隻翱翔在藍天裏的雄鷹啊!我們就像一隻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沒有自由、沒有嚮往、沒有憧憬、沒有夢想。只求填飽肚子,睡眠充足。可是,你是否想過,當有一天,你的主人離你而去時,你的命運又將由誰來做主?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學會自己穿衣,自己疊被。讓我們向烏塔學習,學會自食其力。面對挫折跌倒了,再從那兒爬起來!讓我們告別雛鷹,告別溫室的花朵,一起成爲展翅高飛的雄鷹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爲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裏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爲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裏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爲。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纔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爲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作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學了《烏塔》這一課後,我的感受甚多。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才14歲的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所有的計劃、旅遊的資金都是她自己安排、自己利用三年的時間透過幫超級市場分發宣傳單、去別人家看孩子、陪孩子玩得來的。讀到這一段時,我不禁感到臉火辣辣的,在我們中國,孩子們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論到哪裏都有父母的陪伴或者專人的看護。可是如果當我們長大,卻連洗頭、扎頭髮都不會,連鞋帶都不知道怎麼綁,那怎麼樣在社會中立足呢?我們就猶如鳥籠裏的雄鷹、溫室中的小花苞,雖然生活得很好,卻沒有自立的能力。如果當我們從鳥籠裏面出來,當我們從小花苞長成花朵的時候,那豈不是會餓死在食物多多的森林裏、枯萎在美麗的大自然?這篇課文不是讓我們學烏塔那樣獨自一人遊歐洲,而是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學會自立,否則就會被社會給淘汰。

文中有一句烏塔的反問“我也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的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符合邏輯。”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從烏塔的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烏塔的獨立自主意識是多麼地高,也感受到了外國人的自主生活意識是非常的強。老師就對我們說過一個故事:一些人組織讓中國的十名學生和日本的十名學生去森林。誰知在半路上我們中國幾乎就有一半人撐不住了。因爲這件事,我們中國的自主意識差常常成爲外國人的笑納。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自立,那樣子才能在社會上定足。

當你十幾歲了卻發現自己連繫鞋帶、扎頭髮都不會,你會不會感到羞恥?請你好好看一下《烏塔》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讀《烏塔》

烏塔是一個獨立性相當強的女孩。她小小年紀,就已經獨自遊歷了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可是我呢,作爲新世紀的少年,我覺得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獨立,每天回家,媽媽就把飯做好了,我只需要動一下筷子,把它送進嘴巴里;衣服髒了,爸爸媽媽會讓我脫下來,我從來不用動手;每次出門,都有人陪着,一個人哪都不敢去。

老師已經把這篇課文講完了,可我還沉浸在對烏塔的想象中。烏塔的父母也很愛她,但她從不依賴父母,她有自己的思想,她想到哪裏玩,並不是說去就去,而是要做充分的準備。其一,她要讀很多書,查閱相當多的資料,反當地情況做濫熟於心;其二,次費問題怎麼解決?她支分發廣告,陪人家小孩子玩等等,從不依賴家人;其三,保證安全,每到一地,先去公安局查清電話號碼,給家裏發信或者寄出一張報平安的卡片。這樣做到心中有數,家裏人肯定放心,她也很輕鬆。我要向她學習,以後無論做什麼時候事情 要做個計劃,步步爲營,一絲不苟地完成任務。

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在我們國家象烏塔這樣的少年有好多。甘羅十二歲就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打柴放牛的小區寄,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殺死了兩個比他高大很多的強盜;三國時的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十三歲就統領千軍萬馬;還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勇敢……這一樁樁,一件件,在我的眼前漸漸展開,讓我思緒萬千。

我決心在今後的學習中,向這些榜樣靠近,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學習,克服依賴思想,不再侷限於課本知識,要多讀課外書,不做分數的奴僕,用知識武裝自己。

……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我們有着像烏塔一樣的年齡,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家裏的長輩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獨自去旅行。更有一些長輩怕我們過馬路受到一些傷害。我們知道長輩們是愛我們的,但是可以讓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闖一闖。如果成功,就收穫了成功的喜悅;如果失敗了,就吸取教訓,收穫了經驗,以後可以做得更好。就如同烏塔一樣,她的爸爸媽媽也很愛她,也害怕她在旅途中遇到危險,但是她的爸爸媽媽還是支援她的旅行,相信她會成功,這種對孩子的信任支援,難道就不是一種愛嗎?在中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一個著名大學的大學生,因爲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那麼這樣的家長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

當然,要讓父母相信我們的想法,我們也要經過充分的準備,就好像烏塔一樣爲了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資訊。

我們需要認識生活真正的魅力,我想對長輩們說:“請您放開手,讓我獨自前進。”我想對自己說:“請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出發。”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己掙到路費後,獨自一人旅遊全歐洲的是,表現了烏塔機智勇敢、聰明能幹。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當時深受感動。拿自己跟烏塔比,我慚愧不已。一個人去旅遊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我都快十二歲了,可除了上學以外,我從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因此,我一個人不敢到爺爺家去,不敢到外婆家去。

“六一”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爲了慶祝,給了我10元去買零食。可我不敢自己去,非要姐姐陪我去,而姐姐不願意去,我就說:“我不知道買什麼零食,要是買得不好吃怎麼辦?”這樣一說,姐姐就只好陪我去。

烏塔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們自由地玩耍,而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對我們過分的寵愛、溺愛,他們把我們寵成了霸道、自私、嬌氣的“小皇帝”、“小公主”。是他們很少給我們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便享受慣了。

親愛的家長,我們知道你們的用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您不要把它折斷,我們會自己行走,請您不要總是扶着我,我們想像雄鷹一樣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請您不要把我們的理想破滅。

我們是明天祖國的棟樑,不光要學習好,還要學會獨立,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強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可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獨立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小孩呢?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的呵護,真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於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我呢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纔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

我還從“她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週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不僅細心,獨立性很強,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爲烏塔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於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爲她自已掙錢遊歐洲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爲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遊歐洲,並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裏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裏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約好了樓沁菲、金玲雲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着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寶貝!”。

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後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後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在我在學校裏寄宿,爸媽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在我爸爸還爲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啊!假如我也去遊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鍊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可現在我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卻表現爲讓孩子免受苦、過分溺愛,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

故事大致分爲四部分:

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

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盪。

4、中國孩子的表現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爲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0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家住漢堡,這次趁暑假,一個人獨立遊歐洲,而且旅遊的費用都是去別人家幹家務活、陪小孩玩,或者是去餐館、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掙來的。

在我們中國,這種事例就根本不會發生,大部分家長都是怕自己的孩子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每次,哪個同學約上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家長不是說要注意安全就是說要早點回來,讓人感到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溺愛。難道說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愛她嗎?當然不會。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如果哪個人天天憋在家裏,那麼他會像困在鐵籠裏的獅子一樣,非常孤獨,非常寂寞,沒有多少朋友。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經常在電視上看見雲南,但只有親自到那裏,她的美才深深感動了我。俗話說得好“見多識廣”,同樣是的,一個人光從別人嘴裏是瞭解不了世界的,是不到世界的美的,所以,只有自己親自外出,親自去體會,才能真正瞭解世界,瞭解我們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以及雄偉。

我要對中國的孩子們說:希望我們都能儘快走出溺愛的懷抱!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撐起一片自由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