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寫讀後感作文彙編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讀後感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寫讀後感作文彙編7篇

寫讀後感作文 篇1

《小抄寫員》這篇文章講的是12歲的敘利奧有一次看到父兼職當抄籤條員,每天晚上抄寫到12點,敘利奧想幫父親分擔家庭責任,可父親說不行,學習要緊,可敘利奧依然堅持,雖然父親不給,他天天等父親睡了以後幫父親抄寫,父親不知道。敘利奧由於睡眠不足,白天在上課的時候打盹兒,而且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常常被父親責罵,可他依舊堅持,4個月後,父親知道了,以前的冷淡和責罵沒有了,從此以後,父親更加疼愛敘利奧了。

“苦難也是一種快樂”,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敘利奧詮釋了這句話。

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敘利奧是個孝順的孩子,他爲了幫父親分擔責任,起早摸黑地幫父親抄寫,儘管面對父親的冷淡與責罵,他依舊堅持着。

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文中的父親很偉大,他爲了讓家裏的生活更好一些,夜以繼日地工作,還有,當他得知敘利奧幫他抄寫時,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理解他,原諒他,我覺得他是個偉大的父親。

愛,閃爍着光芒……

寫讀後感作文 篇2

知識要點:1、讀後感是讀了別人的文章或着作之後,把自己的感想、體會寫出來的一種文章形式。2、讀後感通常包括兩個部分:讀和感。"讀"是基礎,"感"是由"讀"引發的,只有讀懂原文,纔能有"感"可言。3、讀後感有敘有議,以議爲主,屬議論文範疇。

考試說明:我們平時讀書,讀文章,思想上有時會受到啓迪,懂得了某個道理;感情上有時會受到觸動,產生某種聯想……懂得的道理,產生的想法,統稱爲讀後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寫出來並加以闡述,便是讀後感。

1、如何寫好讀後感

寫讀後感應注意哪些問題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吃透原文有感而發

要寫好一篇讀後感,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對原文的基本內容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另一個是有一定的文字表達的能力。而就這兩個條件的關係來說,前者是基礎,是前提。因爲讀後感的寫作,要求從原文出發,聯繫實際,發表感想。如果對原文的內容缺乏理解或理解得不夠準確,那就無感可寫或者感而不當了。

要想準確而又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內容,就必須在動筆之前,沉下心來,從頭至尾、一字一句地閱讀原文,對原文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心思想,並搞清層次和層次、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看一看這些層次和段落是怎樣圍繞着中心論點展開的。

當然,考生臨場作文,時間緊迫,是很難對原文進行過細地分析的。不過,作爲讀後感寫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上述要點是必須注意的;而且,"磨刀不誤砍柴功",吃透了原文,纔能有感而發,也才能寫得比較順手。有的考生寫作水平本來不差,但不去仔細地閱讀原文,還沒有完全弄清原文的基本內容,就匆匆忙忙動筆寫作,結果成績很不理想。

(2)抓注重點精心立意

近幾年中考作文平分標準都提出了"立意新穎"的要求。就一篇議論文來說,"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論點的確立。而"新穎"主要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要有新鮮的見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內容要深刻,有獨到之處,不能淺嘗輒止。要達到這些要求,應該特別注意的是要抓注重點,生髮開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謀篇,固然算緊扣了原文;而從原文的內容出發,抓住某一個側面或某一點去寫,也未嘗不算緊扣了原文。事實上,我們常見的許多寫得好的讀後感,並不是篇篇都緊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側面或某一點去寫,也必須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寫好。如果對原文的中心思想茫然無知,那麼,對文章的各個側面的理解也就不會深刻,當然也就不可能寫出動人心絃的讀後感來。

(3)聯繫實際議而不空

凡是寫過一些讀後感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讀了一篇文章,在某一點上有深刻的感觸,便很自然地聯想到與之有關的許多事情,許多問題。這種聯想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聯繫實際的過程。

從近幾年來的中考作文來看,許多考生在聯繫實際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他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一些具體事例,來談自己的感想,讀來親切生動。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寫的讀後感盡是一些空洞的說教、政治口號、誓言之類,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於聯繫哪些實際,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範圍。大體說來,無非是這樣兩個方面:一是聯繫主觀的實際,即自己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具體事例;二是聯繫客觀的實際,即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種種實際情況。只要是從內容的需要出發,聯想哪方面的實際都是可以的。

(4)夾敘夾議以議爲主

讀後感既然屬於議論文的範疇,那麼它的主要表達方式當然是議論和說明。不過,它要求從原文出發,聯繫一些具體事例,所以又常常用敘述這一表達方式。一般來說,讀後感的寫法是這樣的:從讀了某一篇文章談起,擺出中心論點。然後再舉出一些具體事例(包括引用原文的某些內容),進而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這是就文章的整體來說的。就文章的某一部分來說,也往往是敘議相間,兩相結合。這樣就構成了一種夾敘夾議的形式。在這裏,議是敘的綱領和統帥,而敘是議的根據和佐證。前者是論點,後者是論據,二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這裏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堅持以議爲主的原則。我們在聯繫實際、引用事實的時候,要始終不忘其目的是爲了說明和論證中心論點。這就需要對事實進行歸納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意義。其次,引述原文也需要注意。一般說來,引述不宜過多過細,能說明問題就可以了。還有,也不一定去整段整段地照抄原文,有時根據表達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關鍵性詞語或句子就行了。

2、充分用好"四字訣"

讀後感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考試時,如果充分用好"四字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1)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髮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

(2)議--分析材料,提煉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刻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

(3)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着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

(4)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總結既可以迴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取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當然要寫好讀後感,關鍵還要讀透材料,抓準感點。怎樣讀透材料?一般說,如果是記敘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種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如果是議論文,就要把握中心論點;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當然,讀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實感的感受來寫,一篇讀後感只能容納一個感點,其他感點無論多麼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並圍繞一個感點,聯繫實際,談深談透。

以上說的是讀後感,如果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思想上受到觸動,也要寫篇感想,那就是觀後感了。觀後感的寫法和讀後感一樣,這裏就不再重複了。

寫讀後感作文 篇3

《小抄寫員》這篇作文主要記敘了敘利奧爲了讓家裏生活過得好一些,每天晚上12點過起牀給爸爸寫籤條,但最後被爸爸發現了,爸爸十分感動的事。讚頌了敘利奧關心別人,愛父親、母親的感情。

“敘利奧聽了心裏像刀割一樣。父親竟不管他了!就是這個過去連他咳嗽一聲都要擔心得不得了的父親。確實不愛他了!眼裏已經沒有他者個人了。‘啊,爸爸!沒有您的愛,我是活不下去的!——無論如何,請您仍舊愛我,無論怎樣,我一定像從前一樣用功。啊,這一次我真下了決心了!’”當我讀到這一自然段,我的新繃得緊緊地,怕敘利奧真的就不幫家裏了。但當我讀到下一個自然段時,鬆了一口氣。“敘利奧又習慣性的爲爸爸籤條,可這一次居然被父親發現了,”我還以爲父親會十分生氣,說敘利奧“不誤正業”,我不禁爲敘利奧擔心。可結局卻大出所料,父親竟“忍住眼淚,吻着兒子的臉說:‘倒是要你原諒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對不起你。快!’說着,他抱起兒子,走到母親牀前,把兒子放到母親的懷裏。”我可真爲敘利奧高興,父親又像以前一樣愛他了。

看着敘利奧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事情。那是一個暑假,我去補習回家。一到家,我便像“小皇帝”似的,空調一開,電腦一開,就開始打有遊戲了。打了半個多小時,爸爸媽媽回來了。於是我掃視一眼,爸爸直喘氣,媽媽也大汗淋漓。爸爸媽媽十分辛苦,可我一點也不關心,問也一句。爸爸在炒菜,叫我來幫忙,可我只是大聲說了幾個“不”字,就又看電視了。媽媽叫我去買幾個土豆,可我只是搖搖頭。可讀了《小抄寫員》後,我認爲我應該多關心、多問候父親、母親,像《小抄寫員》中的敘利奧一樣。我雖然不能在晚上爲爸爸籤條,可我能爲爸爸媽媽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家務事,爲爸爸媽媽減少負擔。 讀了《小抄寫員》後,我認爲我要多幫父母,做父母的小幫手,不在家中當小皇帝,做家中的小主人。

寫讀後感作文 篇4

今天,我讀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小抄寫員》,文章講的是敘利奧和他的一家。他們家非常窮,爸爸夜以繼日的工作,也只能勉強養活一家。幼小的敘利奧看見爸爸工作很辛苦,很是心疼,決心想爸爸減輕負擔,就主動幫爸爸抄寫文章。他怕爸爸發現,總是等到他爸爸睡着後,自己輕輕地起牀認真抄寫。弄的第二天上學總是打瞌睡,以至於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敘利奧默默忍受着。

這篇文章非常感動我,我和他年齡差不多,敘利奧都能爲家裏撐起負擔,爲大人着想,可我呢?卻不知爲他們倒一杯茶,甚至連一句溫暖的話也不會說,只知道纏着他們買這買那,這真讓我羞愧的擡不起頭。

以後,我要向敘利奧學習,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讓爸爸媽媽得到心靈上的安慰;回到家,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尊敬師長,從小事做起吧。

寫讀後感作文 篇5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小抄寫員。讀完課文,我被小主人公(敘利奧)那勇於承擔家庭重任,懂得關心體貼父母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課文講的是一個出生在清苦的小職員家庭裏的敘黎鰲,爲了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瞞着父親在深夜堅持抄寫籤條。由於父親不知實情,敘利奧屢次遭責罵,但他仍舊堅持着,直到4個月後的一個夜晚,父親才發現了,父親瞭解實情後,心中充滿了懊悔和慈愛。

啊!敘利奧是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呀,他的父親其實也是個很愛孩子的人。開始,我還以爲敘利奧天天幫父親抄寫籤條還遭父親責罵感到打抱不平,認爲敘利奧雖然爲了幫父親養活一家人而不忍說出真相,但他父親也不該這樣對待他。後來又想,父親之所以責怪敘黎鰲,那是出於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他在敘黎鰲“不用功”而着急,真是“可憐天下父母親”。

回頭想想自己。平時,爸爸責罵我時,我不僅不接受,還會頂嘴。有時甚至不聽從父親教導。唉!現在想起,跟敘利奧比真是大巫比小巫,真是感到自愧不如啊!

是啊,山縱然高,但不及父子情高;海固然深,也不如父子愛深,這篇課文並沒有用什麼華麗的語言去修飾,但文章的字字句句都飽含着深刻的情意,讓人感愛至深,有時甚至熱淚盈眶。

學了這篇課文,我已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與父母頂嘴,要尊敬父母,多幫父母做點家務事,痛改前非了。

寫讀後感作文 篇6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爲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麼悲慘啊: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與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他。

阿廖沙的生活多麼黑暗啊,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的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品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這些,我們似乎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似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使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幸福的生活!

寫讀後感作文 篇7

敘利奧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十二歲,他的父親是鐵路上的職員,家裏過得十分困苦。父親爲了掙外快維持家中生活,爲雜誌社執筆抄寫籤條,每五百張才六毛錢。敘利奧在爸爸睡覺之後偷偷摸摸地起來抄寫,他了解父親的性格,絕對不會讓他來抄,父親認爲敘利奧的職責就是把功課學好。於是每天深夜都是等父親睡了以後,敘利奧就會起來幫父親抄寫。爸爸爲這個月的工資多了六元四角感到高興,但敘利奧卻因爲缺少睡眠而打不起精神。爸爸爲這個事傷透了心,並且發誓不管他了。但最後當父親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裏感到十分懊悔,並向敘利奧道歉。

本文就是透過這樣一個極其令人感動的故事,寫出了敘利奧默默忍受父親的指責與誤會,讚揚了敘利奧體貼父母、勇於承擔責任的美好品質。從這篇短文,我們也不難看出父親對這個家所付出的努力,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間真摯的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這樣的一些事例。有的人不但不給父母一些關愛與體貼,反倒他們還盤剝父母的那一點養老費,還經常打罵父母;有的人即使自己的父母病倒在牀上動不了,他們也要盡心盡力地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關心體貼家人,給予他們無私的愛。這形成鮮明對比的兩類人,我們要向後者學習,不要像前者那樣成爲一個家庭的“毒瘤”。

讓我們像敘利奧那樣對父母付出真摯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