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觀察蝸牛的日記 1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蝸牛的日記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察蝸牛的日記 15篇

觀察蝸牛的日記 1

蝸牛是我們都見過的一種動物,它在雨天出現,但是你們觀察過蝸牛嗎?我可觀察過,不信,你們就瞧瞧。

蝸牛的身體結構有殼、眼、觸角、口、頭、腹,蝸牛用腹足爬行,波浪狀運動,爬過的路程會留下粘液,它用排泄孔來排泄。

你知道蝸牛身體上有哪些小細節嗎?如果不知道,那就看我知道哪些吧!每隻蝸牛的殼上都有一些又細又小的毛,而且每隻蝸牛的形狀都不一樣,它們的殼上有很多圖形不一樣的花紋。

我不僅觀察過蝸牛,還做過實驗呢!比如說:我給在蝸牛殼裏的蝸牛灑了灑水,在蝸牛殼裏的蝸牛就伸出頭來了。還比如說:我拿一片樹葉去捉弄蝸牛,它就趕快躲進自己的殼裏。再比如說:我用一個盤子,盤子的周圍放了麪包、蘋果、菜葉子……看蝸牛要選擇哪個,我做出的答案是:蝸牛選擇了麪包。

我喜歡觀察動物,更喜歡觀察蝸牛,因爲它不但給了我知識,還給了我快樂和奇蹟。

觀察蝸牛的日記 2

今天下午,我看到一隻蝸牛從牆角緩緩爬過。之後,我看見一絲亮晶晶的線留在了它經過的地方。我好奇地用手一摸,那條線滑溜溜的,有點粘。“蝸牛走過的地方爲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我決定解開這個迷。

我捉了一隻蝸牛,把它放在高處,等它的頭伸出殼時,我便去捉蝸牛的頭,可是我的手還沒碰到蝸牛,它的頭就縮回去了。這隻蝸牛真膽小啊。連續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的有點泄氣了。忽然,一個辦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興奮地找來一把鑷子,小心翼翼地掰碎蝸牛殼,抽出蝸牛的身子,用手摸了摸,覺得粘呼呼的。我想,這大概就是能讓它在走路時留下一條線的粘液吧。我又翻轉它的身子,仔細看了看,發現在蝸牛身下隱約還有一顆粒狀的東西,這是什麼呢?我跑去上網查資料,終於明白那顆粒狀的東西是蝸牛的腳,那粘呼呼的粘液就是它的分泌物,可以幫助蝸牛爬行。

透過這次試驗,我的收穫真不小。

觀察蝸牛的日記 3

我們剛學過《蝸牛》一課,樑宇軒就送給我了四隻蝸牛。它們不同於平常在雨後出現的小蝸牛,它們個頭很大,和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而且是食用蝸牛。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短的下面是嘴巴。你們猜一猜,蝸牛有多少顆牙齒?讓我告訴你們吧,它有25600顆牙齒,很驚人吧!最奇怪的是,它用肚子走路,號稱腹足,所以才走的那麼慢。我想也可能它是揹着重重的殼才走的那麼慢吧!

爲了看看它爬的到底有多慢,我拿來了鬧鐘和尺子。我把它放在了牆上,仔細觀察。一會兒,蝸牛探出了腦袋,向上爬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10分鐘到了,我看了一下它留下的痕跡,只有那麼短的距離,我用尺子一量,只有4釐米,真慢啊!我把手放在蝸牛的一隻觸角上方揮舞,它的這隻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媽媽又輕輕地碰了它的另一隻觸角,這一次,它立即把整個身子都縮了回去,看着它裹足不前的樣子,我不禁笑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家的蝸牛,你認識了嗎?

觀察蝸牛的日記 4

今天,我觀察的對象是蝸牛。我去捉了一隻蝸牛,把它放在我的書桌上觀察。

蝸牛它有一個硬硬的殼,殼的顏色是土黃的,而且上面是右旋的花紋。它的觸角就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像小水珠,長在頂端。蝸牛還有一個很小的嘴巴,從頭到身體都有白點點分佈。看着在爬的蝸牛,我就想測試一下蝸牛一分鐘可以爬多遠。我拿了一把尺子,在尺子上畫了兩條線,一條做起點,一條做終點。我把蝸牛放在起點線那裏,它開始爬了。我計算了一下時間,蝸牛一分鐘大概爬了五釐米左右。我還發現尺子上有一些黏糊糊的液體,我想蝸牛爬得這麼慢,應該和這些液體有關吧。

我把蝸牛放回花園,小蝸牛爬走了。

今天的觀察真有趣,不同的動物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我還知道了蝸牛爬得這麼慢的原因,真高興。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捉了小動物觀察,最後還是應該把它放回大自然纔對。

觀察蝸牛的日記 5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公園玩,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有一隻蝸牛正懶洋洋地趴在一片綠葉上。蝸牛的身體是白色中帶點黑色,身上還揹着一個大大的`殼,頭上還有兩條長長的觸角,看它多可愛呀!在溫暖的陽光下曬着太陽,而我卻又要回陰暗的房間裏做作業了。

我回到了家裏,但心還在那草翠花開的公園裏翱翔,連最簡單的題目也做不出來。我一氣之下,對媽媽說了謊:“媽媽,我有一件東西掉在外面了。”媽媽說:“快去快回。”我開心地來到公園。那時我看見蝸牛正在往一片嫩綠的枝葉上爬,突然從上面飛下來一顆石頭把蝸牛砸在了地上,蝸牛冒着被人踩死,被鳥吃掉的危險,它翻了個身,又開始繼續往上爬。

我看到這兒想起自己怕吃苦,沒有毅力,但小小的蝸牛卻可以爲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可我怎麼就不行了呢?想到這我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了家,坐在書桌前……

陽光依然燦爛,我做完作業,再去看看蝸牛,它已經在自己的戰利品上品嚐美味了。

觀察蝸牛的日記 6

蝸牛是一種爬行速度比較慢的動物,但牙齒卻是世界上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卻有26000多顆牙齒。

蝸牛有殼,形狀像小螺,顏色較深且有花紋;頭上有四個觸角,眼睛長在上面兩個觸角的頂端。蝸牛是軟體動物,它是靠腹足行走的,在行走的時候會分泌一種黏液,黏液會讓蝸牛行走的更快,還能防止昆蟲的攻擊。

下面我來講講我養蝸牛的經驗吧:蝸牛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可以在養蝸牛的瓶子裏放點水。蝸牛喜歡吃青、白菜葉,樹葉,還喜歡吃些果皮,有些蝸牛愛吃胡蘿蔔。蝸牛的便便是青綠色的。記住,一定要給養蝸牛的瓶子弄上幾個孔,不然蝸牛會被悶死的。有的時候用手碰它的眼睛會縮進去,再立刻伸出來。在蝸牛睡覺的時候整個身子便縮到殼裏去,外面還會形成一層白膜。

雖然我和蝸牛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我覺得觀察蝸牛真的很有趣、很好玩。

觀察蝸牛的日記 7

星期天中午,媽媽洗菜時,忽然發現了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原來媽媽用水泡青菜的時候,小蝸牛從水裏爬到了洗手盆的左側,媽媽還把它當成了“肉”,要把它沖走。但是,媽媽看見“肉”在動,所以拿放大鏡來看,一看,咦!一隻小蝸牛!她馬上叫我去看,啊!是一隻肥嘟嘟的小蝸牛!我馬上小心翼翼地把它從洗手盆裏拿了出來。

我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嘟嘟”。我也給它做了個“房子”。我先用水把一個玻璃杯洗乾淨,用紙巾擦乾,然後用一張紙巾撕一條,圍在裏面,再把剩下的紙巾鋪在下面,再用一片嫩嫩的菜葉鋪在上面。我把它送進了它的新房子。不一會兒,它爬上“屋頂”,四處張望,有點害怕,不肯回去。我用手錶放了幾首“搖籃曲”給它聽,它馬上回到房子裏縮進殼裏安心地睡了。

我每天早上都會去看看嘟嘟。它有時很懶,還沒睡醒,有時醒了,躲在葉子底下跟我玩躲貓貓。多頑皮的嘟嘟啊!

觀察蝸牛的日記 8

大家都知道蝸牛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我觀察到的蝸牛。

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爬得很慢。你們知道嗎?蝸牛它不怕颳風下雨,也不怕烈日炎炎,因爲蝸牛天生就揹着一座大大的“房子”。剛出生的蝸牛雖然只有一兩毫米大,但背上也是有座“房子”。蝸牛的殼呈螺旋狀,旋的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但左旋的非常少見。

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上面一對長的是眼睛,下面一對短的是鼻子。

蝸牛有舌頭嗎?爲了尋找答案,我找來了我的老朋友----放大鏡。透過仔細觀察蝸牛吃東西的動作,我發現,蝸牛是有舌頭的,舌頭上佈滿了牙齒,據說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兩萬多顆呢!

你們知道蝸牛的“房子”裏面藏着什麼嗎?我上網查相關資料,原來蝸牛的“房子”裏面藏着蝸牛的內臟,有心臟、血管、肺、肝等等。

透過網絡,我還知道蝸牛是雌雄同體,既可以當爸爸,也可以當媽媽。

在自然真是太神奇了,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

觀察蝸牛的日記 9

今天,我在家門口無意中看到了一隻小蝸牛。於是,我蹲下來慢慢觀察。

蝸牛身上有一個殼,我想那一定是它的房子。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小蝸牛悄悄地伸出了它的腦袋,尖尖的腦袋上長了兩隻小眼睛,還頂着兩隻小觸角,像兩隻魔棒。我用小木棍一碰它,它就縮回自己的房子裏。這隻蝸牛真是一隻反應靈敏的小傢伙。又過了一會兒,它又把頭伸出來,好像在東張西望,覺得沒有什麼危險,便又伸出了自己的頭部,然後又小心翼翼地伸出了它的“尾巴”。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小蝸牛的“尾巴”。哦,原來是它胖乎乎的後半截!小蝸牛舒展開自己的身體後,就慢吞吞地爬呀爬。看它吃力的樣子,我真想幫它一吧!可我的手剛碰它,它又縮回自己的小房子裏。

透過這次觀察,我體會到了大自然中的無窮樂趣!

觀察蝸牛的日記 10

我家有好幾只蝸牛,它們非常可愛。

它們有着漂亮的堅硬的殼、兩對你一碰就會縮回去的觸角和胖乎乎的身體。它們剛來到我家時,我把它們放到了魚缸裏,並把它們愛吃的蔬菜和一小瓶蓋水放進了魚缸,這樣它們就不會餓死了。說起它們,我和它們之間還發生過一件趣事呢!

記得有一天,我來到魚缸前看蝸牛,可是,我發現少了一隻蝸牛。於是,我就在魚缸周圍尋找,但找來找去也沒找到,我想:它一定是爬到了牀底死了吧。可是到了晚上,我正在魚缸旁看書時,突然覺得腳上涼涼的。我低頭一看,呀,那隻丟了的蝸牛此刻正優哉遊哉地在我的腳上爬呢!

我愛我家的蝸牛,我希望它們在我家生活得越來越快樂!

觀察蝸牛的日記 11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隻小蝸牛。

我的小蝸牛揹着一個棕黑色的殼,殼一圈一圈地繞在一起。蝸牛的殼像樹的年輪。我的蝸牛年近四歲。對於只能活六歲的它來說,已經是中年。它長着一對長長的觸鬚,觸鬚上還長着一對烏黑的小眼睛。它的身體又軟又黏,可以隨便彎曲,就像橡皮泥一樣。它喜歡陰暗潮溼的地方,所以我把它放在了廁所間裏。它喜歡吃新鮮的菜葉子。有時會邊吃邊拉!它喜歡在夜間活動。白天它都縮在它的小屋子裏酣然大睡。

我的小蝸牛特別喜歡倒立。它常常爬到上面,像蝙蝠一樣頭朝下倒立着。因爲怕它倒着睡時血液不通,我會用手把它擺平。有時因爲它扒得太緊,我怎麼拉也拉不下來。

我喜歡我的小蝸牛。它很醜,但醜得可愛,它給我帶來了快樂。我喜歡它,它是我的朋友。

觀察蝸牛的日記 12

最近,科學課要求我們觀察小動物,我買了兩隻蝸牛,一大一小。大蝸牛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着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裏,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隻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着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很薄,身體徐徐動着,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的殼裏。我目不轉睛的觀察着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準備的葉子,發現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生氣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隻蝸牛吃光了。

觀察蝸牛的日記 13

7月23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在少年宮的一片草地上寫生。突然,我看見了草地上有一隻蝸牛正在吃食物。我趁蝸牛不注意的時候伸出手捉住它的外殼,把它放進一個瓶子裏。

回到家,我把蝸牛倒出來讓它自由活動。這是,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有粘液?懷着好奇心,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找到答案了:原來蝸牛底部的粘液能讓蝸牛底部更溼潤,是自己不被擦傷,又能使蝸牛不掉下來。

原來蝸牛底部的粘液有這樣的作用,我又上了一節課學科。

觀察蝸牛的日記 14

我家來了一個新成員——蝸牛,我便仔細地觀察起來。

蝸牛的長相與衆不同。蝸牛背上揹着一個漂亮精緻的“小房子”,所以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蝸牛的頭上長着兩對觸角,長長的一對上長着兩隻小眼睛,正看着我呢!我碰了一下觸角,它的觸角便縮進去了。蝸牛很膽小,一點動靜就把頭縮進殼裏一動不動。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蝸牛喜歡吃什麼?我用饅頭餵它,它不吃;我用蘋果餵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葉放在它邊上,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菜葉。

透過這次觀察蝸牛,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觀察蝸牛的日記 15

9月27日 星期三 晴

雙休日,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叫我們寫一篇觀察蝸牛的日記。於是,我動員全家幫我找蝸牛,找啊找,終於,奶奶在破瓦礫下找到了三隻大蝸牛。

我仔細觀察,發現這三隻蝸牛殼是螺旋形的,是右螺旋,據老師說是很常見的一種螺旋形狀。它的腹部很柔軟,能隨着路面的變化改變形狀,身後還會留下一條條白色的痕跡,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它頭上長着兩對觸角,眼睛長在觸角上,真是太奇怪了。下午,我發現蝸牛排出一圈“黑帶子”,便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它的大便呀。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的環境中活動。它喜歡青菜葉,麪包,不喜歡吃蒜、辣椒、魚、肉,還挺“挑食”的嘛。

蝸牛真有趣,我喜歡蝸牛。

標籤: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