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養蠶觀察日記(合集15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蠶觀察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蠶觀察日記(合集15篇)

養蠶觀察日記1

放學回家後,我正在寫作業,忽然,媽媽來電話,欣喜地喊着:“振豪,你的蠶寶寶孵出來了。”“啊?什麼?我的‘蠶花娘娘’出來了?真的嗎?”我半信半疑。

等媽媽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拿出蠶盒,開啟一看,哇,我呆住了,啊!我的蠶……真……真的……鑽出來了!

一大堆黑黑的小幼蠶,一點一點地爬動,它們長約半釐米,寬約一毫米,只有一根細毛線那麼粗。我用顯微鏡觀察了一下,把放大倍數調到700x,我發現蠶身上有一個個黑色的小洞,那應該是蠶寶寶身上的呼吸氣洞吧,它們一點一點地蠕動,真可愛極了。

我問媽媽:“您是怎麼知道蠶孵出來了?”媽媽說:“我每天把蠶卵盒放在衣服內兜裏給它們取暖,因爲蠶卵孵化的適合溫度爲25—30度。每天我都看一看,希望它們能早點孵出來。今天發現蠶出來了,就告訴了你!”原來,蠶還是媽媽的體溫孵化的呢。

我忽然想到小蠶還沒吃東西呢。我趕緊找來《彩蠶飼養說明書》看了一下:先吃幼蠶飼料,再吃彩色飼料。那趕緊喂幼蠶飼料吧(飼料成泥土狀,外包裝香腸似的)。蠶寶寶吃東西的時候,身子一上一下,頭左右擺動。看着蠶寶寶吃得歡快,我笑着,快樂地長大吧,我的“蠶花娘娘”。

養蠶觀察日記2

“叮咚”,門鈴響了,我開啟門,看見鄰居阿姨拿着個神祕的紙盒。我還沒來得及問,阿姨就說:“諾,這是送你的禮物。”道過謝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啟了蓋子,乍眼一看,便被驚嚇到了,只見盒子裏佈滿了通體黑色的小蟲子,在綠色的葉片上慢慢蠕動。驚嚇過後我便心生疑惑,這是什麼呢?

爸爸告訴我:“這是蠶寶寶啊!”只見那綠色的桑葉上,蠶寶寶芝麻似的頭又小又黑,黑幽幽的小嘴就像把鋼鉗在努力地啃食着桑葉,一邊啃一邊擡起頭,好像在告訴我說:“我要快快長大。”

蠶寶寶漸漸長大了,那一節一節的身子就像車廂一樣,一對對小腿整齊地排列在下面,好似一列列小火車奔跑在綠色的田野上。偶爾它們也會擡頭仰望着遠方,這時候別的蠶寶寶會用頭碰它一下,彷彿在說:“兄弟,你怎麼不吃,不然要被我們吃完了呢。”

每次我走進書房,蠶寶寶彷彿聞到了我的氣味一般紛紛扭動身子,似是在歡迎我。有時我吃飯的時候有幾條貪吃的蠶寶寶也會探出頭來朝我看,好像在說:“你在吃什麼?也給我一點。”真是一羣有趣的傢伙。

啊!這一羣有意思的小傢伙,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與驚喜,我決定明年還要養蠶寶寶。

養蠶觀察日記3

有首古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蠶的一生是最偉大的,它在一生裏把所有蠶絲貢獻給人類,自己卻失去了生命,能不說它偉大嗎?在一節科學課上,我發到了幾顆蠶卵。

幾天後,我發現有幾顆像螞蟻一樣的小東西把蠶卵咬破以後,就從裏面爬了出來。咦,這是什麼小東西?我仔細琢磨了一會,他長得像螞蟻一樣,它應該就是老師所說的蟻蠶吧。我拿來幾片桑葉,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蟻蠶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長成三齡慘了,我又高興,又傷心,令我傷心的是,他們已經中年段了,就快離開我了。

使我高興的是,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鏡來觀察蠶了,用肉眼看就足夠清楚了。蠶分頭、胸、腹三個部分,在它的腹部還有幾個黑色的小孔,它們可都是蠶的呼吸器官。在蠶靠頭的位置還有四對毛茸茸的足,它們可都是幫蠶吃食物的。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觀察蠶,你會發現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葉,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如果你靜下心來聽蠶吃桑葉,就會聽到“沙沙”的聲音,蠶吃桑葉是按照弧形來吃的。蠶的一生要退六次皮,也要經歷變態最後結繭成蛾。這就是我觀察蠶的一生。

養蠶觀察日記4

蠶寶寶每天都要吃足夠的桑葉,才能長大,所以我每天都要喂蠶寶寶許多桑葉。

一開始,我不知道應該喂蠶寶寶多少桑葉,上學前就餵了兩、三片,放學回家後一看,不行,蠶寶寶都在啃葉莖了。我想:“放少了不行,那我就放多一些吧。”第二天早上,我放了六、七片嫩桑葉,放學回家後,我又去看了一次,見還有很多桑葉,就想:“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只好放中等,讓它們夠吃就很好。”

今天我放學後,做完作業,我去觀察蠶寶寶,發現今天蠶寶寶一動不動,都昂着頭,仔細一看,發現它們都換下了一層黃黃的衣服。可我以前只知道蛇會蛻皮,現在我知道了蠶等昆蟲也會蛻皮的。蛻皮說明它們又長大了一些。之後我把盒子翻了一個面,蠶寶寶纔開始吃桑葉。

我每天都要把蠶寶寶吃剩的桑葉和黑色的糞便進行清理,換上新的桑葉,保持它們房屋的乾淨。

我會精心地餵養蠶寶寶,並且認真地觀察,做好記錄。

養蠶觀察日記5

第一天

今天,我從門口的小攤那裏買來五隻蠶,我便對它們觀察起來。

這些蠶的身上長着六條黑色條紋。身長大約有1釐米左右,長着十二隻小腳。全身是黃白相間,它們的走路技巧並不怎麼好,不仔細看還以爲它們是在蠕動呢!由於它們屬於幼蟲階段,因此它們吃桑葉的速度很慢,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它們都沒吃完。

第二天

今天,它們長大了不少。身體已經由黃白相間變成了純白色,身長也已由1釐米增長到3釐米。並且,我發現,有一隻蠶已經結繭,並且結的繭還是金黃色的,這讓我欣喜若狂。

第三天

今天,它們都破蛹而出,變成蠶蛾了。蠶蛾是白色的,長着一雙灰色的翅膀,但它們不會飛。而且,它們開始產卵了。它們生出的卵是黃色的,芝麻大小,中間有點凹下去了。

養蠶真是又有趣,又好玩!

養蠶觀察日記6

春天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她的來到也給一種美麗的蟲子賦予了生命。

那就是蠶,我也養了蠶。

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蠶籽裏出生了幾個小小的生命,它們個個黑黑的、醜醜的,十分不招人喜愛,奶奶告訴我,這種剛出生的蠶叫做蟻蠶。因爲它剛出生,身體十分細小,特別像螞蟻,所以叫它蟻蠶。剛出生的蟻蠶貪婪的吃着我放進盒子的桑葉。彷彿要在一夜之間長大!

接下來蠶在幾次蛻皮之後長大了一些,面板也變成了白色,身體也變的手指般大小。這時的蠶又白又胖,變的十分招人喜愛,奶奶又告訴我,這時的蠶叫做成蠶。

大概40天左右,蠶開始吐絲了!它先找好三角形的支架,然後吐絲固定,開始結繭,過了幾天,蠶就把自己裹進了自己的“小屋子”裏,繭的顏色是彩色的,白色、黃色的繭最多。

蠶的一生十分短暫,卻又十分有意義。這讓我想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從繭裏出來的飛蛾產籽死去,誰也不明白蠶爲何以這麼悲慘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蠶!我愛你的一生!從此我想到,我們的一生一定要有意義呀!那樣纔不會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纔會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養蠶觀察日記7

由於我昨天給好幾個同班的小夥伴看了我養的蠶的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都跑來我家一瞧究竟。同學走後,我就準備了一個小盒子,決定也要獨立養蠶了。並且要和爸爸比一比,看誰養的好。看樣子我們家的養蠶活動要升級了。

另外,爸爸養的蠶今天又有了一些變化,最長的一隻蠶寶寶已近6mm,從桑葉上咬出的小洞可以看出它們的食量稍大些了。我一時興起,挑了一大一小兩隻要求自己養。

過了一會兒,我還想又養一隻,於是獨立的搬遷了蠶寶寶,首先用手把他弄到桑葉上,弄不下來,我就把蠶絲離遠了,另一隻我摁住絲,兩隻手提起來就成了。而我再看看老爸養的蠶,體形較大的蠶寶寶象又褪去一層灰色般顯得更白些了,所以從顏色上就很容易分辨出蠶寶寶的三個“年齡”段——顏色最淺、稍顯壯實的是年齡大些的蠶;頭部色灰、身體偏黑的蠶寶寶年齡就要小些;年齡最小的蠶混身黑色、看起來也較瘦弱。對較瘦弱的蠶爸爸給予了特殊照顧——挑了較嫩些的葉片,單獨放在旁邊。等他們強壯些時再和大些的.蠶合起來一起養。

養蠶觀察日記8

5月2日星期三多雲

今天,我向同學要了一些小小的蟻蠶。他們的身子黑黑的,連一釐米都沒有,一不小心就會把它們當做紙削扔掉。爲了安全,我把它們裝進了一個紙盒裏,在蓋子上戳幾個小洞,小蠶們的新家就做好了。我往裏面放了一些桑葉條,他們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5月9日星期三多雲

我剛起牀,走到蠶盒邊,發現有兩隻蠶要蛻皮了:它們頭擡了起來,身子不動了。過了一會兒它們開始蠕動,不一會兒,皮就褪了下來,看着白白的蠶,我開心極了!

5月28日星期一晴

今天,蠶吐絲了!它們一個接一個的爬上蠶山,開始吐絲:只見它們昂着頭,吐了起來。差不多過了三小時,蠶才把絲吐好,開始在裏面蛻皮,化蛹,準備變成飛蛾······

6月13日星期四小雨

今天,蠶破繭而出了,它們有着一對大翅膀和三對足,它們開始配,繁殖下一代。看到這裏,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之情。

養蠶觀察日記9

“呀嘎嘎,桑葉竟然這麼快吃完啦!”做完作業到走廊看望小蠶的我驚呼!此時,籠子裏則是一片狼藉——小蠶不滿地蠕動在光禿禿的小樹杈上,飼養盒裏到處是碎碎零零的桑葉,多的是那噁心的東西——小蠶的便便!

眼看着快要餓死的小蠶,我和爸爸只好嘆了口氣,無奈地跑到中心街下街頭派出所的水庫旁的廢棄車庫,那兒長着一棵大桑樹,我和爸爸摘了滿滿一袋桑葉,滿載而歸。

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給蠶清理飼養盒了,這可是我認爲在飼養蠶的過程中最髒、最臭、最累的活了!我捂着鼻子,開啟飼養盒,一陣惡臭撲面而來,我咳了兩聲,試圖把緊緊吸附在兩片桑葉上的兩條小蠶扯下來。“刷~~”小蠶被我捏痛了,挪開了身子,但它的許許多多隻腳還是使勁地吸附在桑葉上。我急了,只好連蠶帶葉把它倆拿了出來。

接着,我把剩下的碎桑葉與便便倒了出來。“嗚哇,好臭!” 我捏緊了鼻子,原來,爲小蠶幹活這麼累,這麼髒,這麼臭啊!我連忙拍拍身子,害怕臭味黏在我身上。

最後,我挑了許多片最大的桑葉,仔仔細細地鋪在了飼養盒裏,又把小蠶重新抱回飼養盒裏。啊,終於好了!

爲小蠶“幹活”真不容易!

養蠶觀察日記10

4月25日星期四晴

科學老師送了我幾條蠶,我高興極了!馬上去買了一些桑葉給蠶寶寶,看它們吃得津津有味,讓人覺得可愛!

5月2日星期五晴

我開啟蓋子看蠶時,發現蠶寶寶一動不動,並開始全身變黃,我還以爲蠶寶寶快要死了。正當我傷心的時候,這個小傢伙竟然“分身”了,它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桑葉來,好像在說:“餓死了,餓死了。”原來蠶蛻皮需要一段時間,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的,我還以爲它要死了。蠶寶寶一會兒竄到桑葉底下,一會兒爬到同伴的身上,真活躍!

5月25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去看蠶,發現好幾只蠶不見了,只剩下幾白白的紡錘形的球。這個就是蠶的繭,蠶就在這裏慢慢變成蛹,蛹是土黃的,想麪包,蠶會在這裏足足睡十多天。

6月3日星期二多雲

今天,蠶寶寶把頭探出來東張西望,變成了飛蛾,它們交了配,產下了400多粒卵,卵扁扁的,黑黑的,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樣。沒過多久又一個個新生命探出頭來,它們被稱爲“蟻蠶”,像螞蟻一樣,真可愛!

養蠶真有趣!我想再養蠶。

養蠶觀察日記11

今年,我們學校流行一種新玩意兒——蠶。看着同學們高高興興地捧着蠶回家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去年養蠶的經歷。

去年三月,我偶然得知學校門口的商店裏有蠶賣,我便興沖沖地買了3只大的,老爺爺又送了我3只小的,我就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回家後,我便仔細地端詳它們:蠶身上全身都是白色的,像身披一件“白大褂”的“大夫”。它還長有8——9對毛茸茸的小腳,看上去真惹人喜愛,蠶爬行時,先擡起第一對腳,然後依次一對一對跟上來,像鋼琴家靈活的手指在彈奏一首流暢的鋼琴曲一樣非常協調和優美。

蠶最有趣的時候就要數吃食了。蠶的頭上長有一對小刀般的顎,你可別小看這個東西,它在蠶吃食時卻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吃食時,它們先將顎撕下一小片桑葉,然後再送到嘴裏。就這樣,不一會兒一片桑葉便被蠶乾乾淨淨地“消滅”了。

蠶沒過幾天,就悲慘地死去了。因爲,桑葉吃光了。我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樹葉代替桑葉,但都無濟於事,沒有了食物,蠶再堅強,也會倒在飢餓之中。看着它們躺在盒子裏一動不動的樣子,我傷心了好幾天。

眼前的同學們的結局,會和我一樣嗎?

養蠶觀察日記12

我們家每年春天媽媽喜歡養蠶寶寶,不過桑葉很難找,媽媽只養20條左右,給我觀察,寫日記。

今年春天我特別想蠶寶寶,天天盼呀!盼呀!清明節後我們家的白蠶寶寶,黑蠶寶寶,花蠶寶寶都爬出來和我相見。我非常高興每天放學回來就在樓下找桑葉,回來喂蠶寶寶們。他們可嬌氣了,桑葉不能夠有水如果有水,蠶寶寶吃了就生病死掉。家裏還不能夠打藥水,點蚊香。可愛的蠶寶寶們吃了就睡,睡醒了再吃。一天比一天大,蛻皮,再吃再長大。蠶寶寶從好像黑芝麻一樣卵裏爬出的時候就好像又黑又小螞蟻一樣。等蠶寶寶長大,我就喜歡把蠶寶寶放到手背上,讓蠶寶寶爬。蠶寶寶身體軟軟,摸上去舒服極了。

一個月以後,蠶寶寶的身體透明透明的。媽媽告訴我:“寶寶們要上山了。”我們就把蠶寶寶放到另一個鞋盒裏,蠶寶寶們就會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結出橢圓繭。蠶繭有白,黃的,鞋盒裏會掛的滿滿的,美麗極了。一個星期左右,裏面的蛹就變成白色的美麗的蛾姑娘,從繭裏爬出來,開始繁殖下一代。明年春天蠶寶寶我們再相見。

養蠶觀察日記13

星期五,學校舉行養蠶活動。老師發給我一些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我折的盒子中,帶回了家。

一回到家,我便觀察起蠶來,它們都是一齡蠶,很小,小的只有10毫米,大的也不過15毫米。我把蠶最愛吃的桑葉剪碎放到盒子裏,有一隻蠶把頭擡向空中,好像聞到了桑葉的味道,果真,它慢慢爬到了桑葉的上面,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蠶吃桑葉時很有趣,先是找到葉子的邊緣,再按一條弧線吃,難怪葉子上會留下半圓形的小洞呢!

我突發奇想,想仔細觀察一下蠶,於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隻放在手心上,蠶寶寶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很好奇,爬來爬去的,弄得我手心癢癢的,我的手癢得顫抖起來,可蠶寶寶卻穩如泰山,我感到很奇怪,想:是不是因爲它腳上能分泌很粘的液體?我拿起蠶寶寶,可手上卻沒有任何的痕跡。難道因爲它腳上有吸盤?我認真觀察了蠶寶寶的腳,發現它的腳上果然有吸盤!這樣,即使樹抖得再厲害,蠶寶寶也依然能夠吸在上面!大自然真神奇!

“處處留心皆學問”,看來真對呀!我們一定要留心觀察事物,這樣纔能有新的發現。

養蠶觀察日記14

春天的時候,表妹送給我三隻蠶卵,好像三粒黑黑的芝麻,我興致勃勃地把它們帶回家,裝在一個沒有蓋子的紙盒裏。

過了幾天,蠶寶寶出生了,它又小又黑,好像三隻小螞蟻。身上長着又細又短的絨毛,我們稱它爲“蟻蠶”。我拿一片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裏面,它們爬到桑葉上,大口大口地啃着。過了兩三天,蠶寶寶不動啦!我以爲它死了,就飛快地跑到了房間,“蠶是不是死了啊!”我緊張地問。媽媽不僅不慢地說:“蠶蛻皮的時候是不吃東西的。”第二天,蠶寶寶是身體變成了灰白色了,比原來大了許多,食量也增加了。經過四次的蛻皮,蠶變得又白又胖,棕色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身體兩側有氣孔,還有短小的七對足呢!可愛極了!

又經過了幾天,蠶的身體漸漸變成淺黃色,它又不吃桑葉了,開始吐絲把它自己包在繭裏,蠶變成了蛹,過了半個月左右,蛹變成飛蛾,飛蛾產下卵就死去。

漂亮的絲織品都是蠶吐的絲織品的,蠶把一生都是奉獻給人類。

養蠶觀察日記15

星期天下午的時候,奶奶捧着個盒子神神祕祕的來到我旁邊說:“奶奶快要回家了,這是我買給你的紀念品。”我連忙開啟一看,哇!是一個個小小的黑點,但是我仔細一看,竟然是小蠶寶寶!我高興壞了。

過了兩個星期,小蠶寶寶已經開始脫皮了,它們扭動着身體,似乎很辛苦,我也暗自爲它們擦了一把汗。終於蠶寶寶把皮脫完了,我發現它們比前大了很多,而且也變白了,我經常爲它們打掃“房間”。

又過了一個星期,它們已經長大了,食量也大了不少,每次我拿了好幾片桑葉給它們吃,它們竟然吃不飽。

一個月後,我驚訝地發現它們蠶寶寶已開始吐絲了,只見它們全身透明,身體不停地擺動,吐出一根根液態的絲,遇到空氣後就變成固態了。

又過了五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發現它們已成了蠶繭了,身體白白地,摸上去感到很舒適。

又過了兩星期,蠶繭裏的蛾已經飛出來了,我感到有很大的成就感,第二天,我走過去一看,蛾已死了,剩下的全是它們的卵。

這就是蠶的一生,簡短而又簡單。

標籤: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