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螞蟻觀察日記集合10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螞蟻觀察日記集合10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雖然這只是一隻小螞蟻,但擁有的卻是在困難面前迎頭而上、決不退縮,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在學習上,我不是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嗎?接下來是小編爲您整理的螞蟻運食觀察日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螞蟻運食觀察日記1

今天,我在院子裏玩,突然間發現了支黑黑的長龍般的“隊伍”,我伏下身子一看,原來是螞蟻們在搬運食物,它們來來往往,相遇時互相用觸角碰一碰,像在打招呼呢!

忽然,我的目光轉移到一支瘦小的螞蟻身上。這支螞蟻正揹着一個比它大很多的米粒往家走,時而又休息一會。等它再次休息時,我忍不住“幫”了它,把米粒放它的面前,可這一舉動,卻把它“嚇跑”了。

過了一會,我發現那支小螞蟻身後跟着幾支身強力壯的螞蟻,可那隻小螞蟻卻找不着米粒了,它着急地團團轉,我非常想幫助他們,可一想起剛纔的事例,就只好把米粒放在離它們較近的樹旁。而其它幾隻螞蟻也不停地搖自己的觸角,好像在說:“千萬別灰心,我們大家分頭去找!”

果然不出我所料,幾隻螞蟻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找呀找,最後還是那隻小螞蟻找到了,它高興地搖搖觸角,似乎在說:“同伴們,我找到了,大家快來呀,咱們快把這食物搬進洞裏啊!”可它的夥伴都走遠了,聽不到它的呼喊了。

就在這時,雷聲大作,一場大雨即將來臨。小螞蟻似乎也感覺到了,他趕忙把米粒背到背上,往家裏走,我也在一旁爲它加油:“加油呀!努力呀!馬上就可以到家了!”小螞蟻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還有五步,四步,三步,二步,一步,到家了!”我高興地吶喊。啊,下雨了!我也不得不急忙回家了。

雖然這只是一隻小螞蟻,但擁有的卻是在困難面前迎頭而上、決不退縮,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在學習上,我不是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嗎?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我家門前有三四個螞蟻洞,那棕黃的螞蟻洞洞口,就像金字塔一樣,生活在“金字塔”裏的螞蟻,你是不是很想了解一些關於它的知識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螞蟻是怎麼生活的?帶着這個疑問,我來到了螞蟻洞前,而且故意離洞口很遠的地方放在了一些麪包渣,想看看螞蟻怎麼搬食物的。

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從洞口出來了,慢慢,警惕地看着四周,發現沒有什麼危險,就頭朝着洞口,解須輕微擺動,又過了一會兒,一大羣螞蟻從洞口出來了。它們慢慢的向食物進發,三四隻螞蟻揹着一粒麪包渣,又慢慢地,慢地向洞口進發。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上網查關於螞蟻的資料,原來螞蟻也有蟻后,公主,王子,雄螞蟻不能工作,所有雄螞蟻都是王子,雌性螞蟻可以幹活,選一些出來,它們就是公主,破繭而出後,公主和王子有翅膀,去參加婚禮,王子成親後,會立刻死去,由公主產繭,另建家族,只有一個公主回去繼承王位。

我喜歡螞蟻,喜歡忠實的性格。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螞蟻是怕樟腦丸的。

爺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相傳秦末兩支起義軍劉邦與項羽爭霸,結果項羽兵敗烏江;一天黃昏,項羽在軍帳外看到了無數螞蟻寫成了大大的“死”字,他想這是老天要我死我不得不死,於是就拔劍自殺了。“螞蟻會寫字?”我不信,爺爺硬說他信。怎樣才能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呢?我絞盡腦汁思考起來。

我先拿出一瓶空瓶子、一些蜂蜜、一隻毛筆和一些水,再把爺爺叫了出去,來到一片空地上的牆邊,我把蜂蜜和水到進瓶子裏,把毛筆放在水裏轉,均勻後我在牆角寫了一個“超”字,我對爺爺說:“爺爺,我已經準備就緒了,一會兒就有一堆螞蟻會在這裏組合成一個‘超’字。”“我不信。”爺爺肯定地答道。過了一會兒,有一隻螞蟻爬了過來,又爬了回去;又過了一會兒,有一大堆螞蟻爬了過來在我畫的地方,“寫”出了一個“超”字。

爺爺說:“哈,還是我說的對,螞蟻會寫字吧,哈哈!”“不,”我回答道,“那是軍師張良用的計,他也是象我這樣做的。”

我又補充道:“因爲螞蟻喜歡甜的東西,所以它們纔會密集在一起,才能把甜的東西運回去。螞蟻接受資訊的功能;主要依靠頭上一對觸角用來嗅覺周圍環境的變化和反映。”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7月11日睛

螞蟻的力量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着一隻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爲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隻蜻蜓呢。於是,我滿懷希望,着準了,雙手併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擡一隻死蜻蜓,彷彿還在“吭喃,吭哨”地喊着一號子呢!由於剛纔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擡着走了。

“咦!”我徵徵地站在那裏,心裏想:“這可奇怪了,這隻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爲什麼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擡起來呢?”

我帶着這個疑問同到家裏,問爸爸:“爲什麼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並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裏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螞蟻竟有這麼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尋找螞蟻的家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裏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裏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着“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擡進了另一個洞裏。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着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裏。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麼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爲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裏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裏面都像一隻幼螞蟻。“哦!”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羣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裏,拿回家放在花盆裏,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裏吵鬧一番,便相繼鑽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7月13日晴

蟻卵的祕密被揭開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爲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着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着,蟻殼裏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爲蜷縮成一團,餚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並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隻螞蟻發現了,並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祕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裏?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說起我的課餘生活,那真是豐富多彩,真像萬花筒一樣五彩繽紛。其中有一項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觀察螞蟻。

今年暑假的一個下午,天氣格外炎熱。我站在家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媽媽買的又大又甜的西瓜。我無意發現,有幾隻嬌小的螞蟻在門口轉來轉去,它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蹲下來看看它們究竟要幹什麼,似乎在尋找食物。我連忙咬了一口西瓜,爲了不驚動它們,我把西瓜輕輕地放在它們面前,看看它們會有什麼舉動。

我悄悄地蹲在一旁,只見好幾只淡棕色聰明的螞蟻,先用頭上的觸角去碰西瓜。它們是在確定這個食物是否能吃嗎,還是在檢驗這個食物有沒有毒呢?幾分鐘後,一隻跑得最快的螞蟻去叫其它的夥伴。不一會兒,急匆匆地來了一羣螞蟻,有又大又黑的,也有極小的。這些極小的螞蟻,你如果不仔細看,可能還發現不了它們呢。螞蟻們來到西瓜旁邊,並沒有爭先恐後地搶食物吃,而是同心協力把西瓜慢慢地擡起來,穩穩當當地運回家。

我被這羣不起眼的螞蟻,感到吃驚。它們小小的身體竟然能擡起這麼大的食物。我想這就是它們團結的力量。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一天下午我和好朋友張鹿來到公園裏玩,一會兒我們就玩得滿頭大汗,於是,我們來到旁邊小樹的凳子上,邊吃着帶出去的零食,邊休息。

當我正準備走時,忽然發現地上的零食旁邊有幾隻螞蟻圍起來,於是我倆蹲下來仔細地觀察。幾隻可憐的小傢伙又是推、又是拉,可那些餅屑一動也不動,螞蟻們可急壞了,一直圍着餅乾打轉。我不禁笑了起來說:“小傢伙不自量力。”張鹿卻神祕地對我說:“別急,看着吧!”只過了一會,一羣螞蟻就浩浩蕩蕩地來了。瞧它們神勇無比、勇往直前的樣子,好像要進行一場戰鬥。它們來到餅屑前蜂擁而上,有的咬,有的啃,一會兒餅乾屑變得很小很小了。隨着它們的移動,餅乾屑漸漸沒了。我被眼前這一幕深深地感動了,同時我也更深的理解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含義。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十月五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早上抓到螞蟻后,我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觀察。

我發現,螞蟻的身體分爲:頭、胸、腹三個部分,有三對足,兩根觸角,頭上有一對口器,腳長在胸上。

爲了方便觀察,我將螞蟻放在透明的玻璃杯裏。但是它居然沿着平滑的杯壁爬了上去。

螞蟻在爬的時候,一會兒轉圈,一會兒又上又下,一會兒大螞蟻把小螞蟻踩在腳下,盡顯“山大王”的威風。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星期天的早上,我來到了樓下的公園裏,我拿着一個法式品牌的小麪包,放在自己的嘴巴里,一口一口的慢慢地吃着,我一不小心掉了一點點的麪包屑,在我們的眼睛裏這是不起眼的東西,掉下就掉下吧,不過在小小的螞蟻中,這也是一樣非常寶貴的食物。

我忽然看見一隻小小的螞蟻在左看右瞧,似乎在挑地面上的麪包屑,可是他可能不知道到底拿哪一塊麪包屑,終於他看到了有一塊很大的麪包屑。它使用自己全部力氣,可是它的力氣實在太小了,只好回到洞裏搬大隊的其他螞蟻出來,一起去那地方,它們一塊到了那裏。那一隻小螞蟻叫了一聲“拿起”,大隊螞蟻齊心協力搬走了,高高興興的回到了自己的洞裏。

第二天,我再來到了昨天的地方,看見那一羣小螞蟻還在搬麪包屑。我好奇的想:這些小螞蟻爲什麼一絲不苟地拿着麪包屑,原來它們爲了儲存自己的糧食。有兩隻螞蟻在打架。看到了,原來這兩隻是工蟻,這纔是我想了三下年級的科學書。

原來觀察可以增加自己的發現,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一後一定要觀察事物,發現更多的有趣事情。我們一後一定要觀察事物,發現更多的有趣事情。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有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觀察螞蟻。我抓啦一隻非常大得螞蟻。我把它關在啦一個玻璃瓶裏,然後邊養邊觀察。因爲它得個頭特別大,我給它取啦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螞蟻得身體分三節,第1節是它得頭部,第2節是它得腹部,第3節是它得尾部。它長啦8條腿,有趣得是它長兩根觸鬚。

我非常喜歡這隻小螞蟻。

螞蟻觀察日記 篇10

5 月 10 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到院子裏玩,看見樹下有幾隻螞蟻。它們黑黑的身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頭上有一對觸角,肚子大大的,腰細細的。在地上爬來爬去,好象在找食物。

我連忙把手上的一小塊麪包放在地上。我想:現在螞蟻可以安安心心地吃食物了。沒想到,它只是小心翼翼地用鼻子聞了聞後,在麪包旁爬動了一圈。接着,有兩隻螞蟻掉頭就往回爬。“難道螞蟻不喜歡吃麪包?”我帶着自己的疑問,跟着螞蟻來到它們的洞旁。只見兩隻螞蟻鑽進了洞中,過了一會兒,一大羣螞蟻排着整齊整齊的隊伍從洞中出來,浩浩蕩蕩地向大樹進發。來到麪包旁,螞蟻們分散在這一小塊麪包周圍,齊心協力把麪包扛了起來,往來路爬了回去。一會兒工夫,螞蟻就順利地把麪包扛回了家。

我驚歎不已,螞蟻居然和我們人類一樣能團結合作,一起克服困難。我們人類不更應該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