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植物觀察日記彙編10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植物觀察日記彙編10篇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在4月左右,我奶給我的花盆裏放了幾個辣子籽,幾天過後,它長出了嫩芽,嫩芽只有1釐米高,我給它澆水,它長的可真快,到了5月左右我發現它長出了嫩綠嫩綠的葉子,它的身體也長高了,到了6月左右,我想看看它怎麼樣了,我看到它開花了,花是白色的,只有媽媽的指甲蓋那麼大,我奶每天給它澆水,到了7月左右我觀察到花瓣掉了,結出了小辣子,我驚叫了一聲:“啊!辣子長出來了。”過了一段時間,小辣子長成了大辣椒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感覺很熱,馬上就想到了綠綠。

果然我一回家就聽見,“太熱了!太熱了!”綠綠大叫,我聽見了,飛快地向陽臺跑去,發現泥土已經有一點熱了,我馬上把綠綠移到陰涼的地方,又跑到衛生間,拿了一杯涼爽的水給綠綠喝,“綠綠,你好一點了嗎?”我焦急地問,“舒服極了!”綠綠爽快地回答。

我以後要更細心地照顧他,相信他一定能開出鮮豔的花朵,芬芳撲鼻。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3月14日星期三多雲

今天,老師佈置要做一個實驗。要觀察綠豆的生長過程,那是全班都要做的。放學後,我拿了八顆小小的綠豆,它們長得像橢圓形,它們中間有一個小小的白色長方形,就像一隻只小小的眼睛,它只有三毫米長。我把它們分別放在兩個杯子,然後我倒了5。5釐米的水進去。然後我再去觀察,可是沒有什麼變化,我掃興的離開了。

20xx年3月15日星期四陰

今天晚上,我去看一下它們的變化,它們每一顆都裂開了一條縫,還長出了一條小小的芽,好像一個小逗號,它們的小芽大約三毫米,我很高興。可是有一顆裂開的縫好大,但爲什麼沒發芽呢?哦!原來它的芽躲在綠色的衣服裏面,是我沒有仔細看。我懷着好奇的心,不知它長大後怎麼樣呢?

20xx年3遠16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又去看它們了,它們換了新衣服,原本是綠色的,現在是白色的了。現在小逗號又長長了一點。

20xx年3月17日星期六晴

“綠豆怎麼樣了呢?”我懷着這個疑問去看它們了。現在小逗號不成樣了,變得又細又長。長度大概一2釐米長了。綠色的衣服在水中泡得成白色的了。這次用水泡綠豆使我知道了許多道理。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說到植物,大家肯定都很熟悉,這一段時間,我就在觀察一種植物:學校裏種的紫葉李。

上星期,楊老師讓我們觀察植物,“我觀察什麼好呢?”我想道。我出去走了走,高鵬夏正在那裏採集一種植物。“高鵬夏,你採集什麼呢?”“我在採集紫葉李。”“能吃嗎?”“不能吃,他是做裝飾用的。”“啊,做裝飾用的?”我“一溜煙”就跑到了教室,“就觀察紫葉李吧!”

那棵紫葉李樹已經長了許多許多紫色的葉子,我產生了疑問:爲什麼紫葉李的葉子是紫色的呢?”我回家問了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紫葉李的樹葉是紫色的呢?”“這個……我也不知道啊。”我只好查網絡了,因爲連媽媽也不知道啊。網絡上是這樣說的:紫葉李屬於小喬木,樹冠的形狀是圓形或扁圓形,小枝是紅褐色的。單葉互生,葉卵形或倒卵形,邊緣具重鋸齒,葉字的顏色是紫紅色。花單生或2~3朵,花是粉紅色的。果實很像球形,黃綠色有紫色暈。生長階段是這樣的: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小喬木,小葉很光滑。葉卵形至披針形,也是紫紅色。花小,淡粉紅色或白色。像是果球形的。“啊,原來是這樣啊!”

站在近處看,他就是站得直直立立的一個戰士。從遠處看的話,那麼他就非常像一個美麗的少女。風一吹,少女跳起舞來,穿着紫色的裙子,裙子上有白白的花朵,真是太吸引人的注意力了,最後,所有 “美麗的少女”都隨風跳起舞來,我彷彿就是那棵紫葉李樹,伴隨着他們一起跳舞,風一停,我們就靜了,安靜的站在那裏。

第一天,上面還有白白嫩嫩的小花朵,過了幾天,花朵謝了,長出來了一個個的小果實,他們是那麼的可愛:紫紫的臉蛋一直在笑,在對我們說:“我是這棵樹的一部分,不要忘記我。”過了好幾天,果實大了,葉子也越變越嫩了,摸上去像一絲軟綿綿的糖。

透過這幾天的觀察,也搜了資料,我知道了紫葉李的許多知識。

所有植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樣子,就等着你去細細的觀察、品味。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我家陽臺有一棵叫不出名字的小樹。

前幾天,我發現在綠油油的枝葉間增添了許多淡黃色的花蕾,小小的,圓圓的,仔細看有花瓣一片疊着另一片,緊緊地包裹在一起。

又過了一兩天,緊疊在一起的花瓣慢慢鬆開了,有的已經偷偷開放了,像一個個黃色的小五角星,微風吹來,它忙着向我點頭打招呼呢!

現在小黃花已經開遍了每根枝條,就像漫天閃亮的星星,爲我家增添了不少春色。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二個月前,我的爺爺給我買了三棵番茄秧,我把它種在平臺上的一個大花盆裏。在爺爺的指導下,我每天給它澆水、施肥。

過了些日子,番茄秧長大了,長出了大片大片的綠葉子,又過了幾天綠葉間開出了許多黃色的小花,我仔細看了看,每朵花都有四、五片花瓣,這些黃花把綠綠的番茄秧裝扮得美麗極了,招引來了幾隻漂亮的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媽媽告訴我這是在給花兒傳花粉呢!

不久,花兒開始謝了,有一朵謝了的花心裏結出了一個“小綠豆”,又過了幾天,“小綠豆”多起來,原來的“小綠豆”變成了“乒乓球”,又慢慢變成了“壘球”,碧綠碧綠的很好看。

有一天,我忘了給番茄澆水,下午去看,發現番茄光滑的表皮生出許多皺皮來,我很着急,忙給它澆水,第二天皮又變光滑了,我開心極了。慢慢地、慢慢地,碧綠的番茄開始變紅了,變的像紅紅的小燈籠。

番茄終於成熟了,摘下來用糖拌着吃,真甜呀,這可是我親手栽的喲!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10月28日 星期三 多雲轉陰

早上,我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黃豆有沒有變化,一眼望去黃豆好像長胖了一些,也許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吧,期望着黃豆快快長大。媽媽催促着我快些去上學,“哪有你這樣着急的,等放學回來後再看吧。”

放學回到家,我仍舊先去探望黃豆,“咦,黃豆真得長大了很多呀!”原來大概五毫米左右大小的黃豆現在大約有一釐米長了,種子顯得特別飽滿,外皮的顏色變成了淡黃色,上面略帶一些黑點。隨後,我把三顆黃豆移到了紙盤子中,並輕輕地鋪上一勺左右的泥土,灑了三四勺水,並用紙巾輕輕地覆蓋在黃豆上面。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紙盤子搬到陽臺上,放在窗臺邊,希望黃豆能接受更多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10月29日 星期四 多雲轉小雨

早上起牀後,我又來到窗臺前觀察種子。可是黃豆仍然像昨天一樣,沒啥變化,我有些失望。

10月30日 星期五 小雨轉陰

今天的黃豆仍然老樣子,無精打采地趴在盤底,我心想:“它不會死掉了吧?”我有些心煩意亂了,外婆安慰我:“不要緊張,這幾天天氣不好,沒有太陽,黃豆可能會晚些發芽的。”我聽了外婆的話,心情舒暢了許多,希望明天是個好天氣。

10月31日 星期六 多雲轉陣雨

今天是週末,我早早地起了牀,一看外邊的天氣,誰知仍舊陰陰的,很悶熱,還下了雨。這下,黃豆肯定不會發芽了。我走到窗臺旁,往紙盤裏一瞥,盤子裏的泥土已經變成了泥漿,紙巾粘糊糊地覆蓋在黃豆表面,我隨手一掀,卻驚奇地發現有一顆黃豆種子的外皮竟然裂開一個小口子,從裏面鑽出了一個淡青黃色的小嫩芽,芽頭尖尖的,大概有2毫米長。我喜出望外地大叫道:“媽媽,外婆,外公,快來看呀,黃豆發芽啦!”

11月1日 星期日 小雨轉多雲

今天,我照常來看望這些小生命。那嫩嫩的芽頭正在努力地鑽出黃豆媽媽的懷抱,好奇地看着這個美妙的世界,我一邊給黃豆種子灑了些水,一邊情不自禁地說:“黃豆芽呀,黃豆芽,你們快快長大吧!”

11月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天氣很好,外公把紙盤子移到了太陽光下,給黃豆種子淋了一小勺水,繼續用紙巾覆蓋着。兩天沒見,黃豆種子的芽頭又長長了2-3毫米,種子外皮的淡黃色中逐漸帶有一些青色了。

11月6日 星期五 晴轉多雲

又過了兩天,我再次來到窗臺旁,慢慢地掀開紙巾,仔細地觀察黃豆的變化。這時的芽頭處長出了一根青綠色的小根,細細的,軟軟的,耷拉着靠在紙盤邊上。黃豆外皮的顏色已經變成黃中帶青,青中帶黃。芽頭冒出來的.裂孔更加寬了些。可惜,只有一顆黃豆發了芽,另外兩顆卻停止了生長。我很惋惜,同時也很驚訝:原來植物的生命力這麼頑強,就這麼幾天喝一點兒水,曬曬太陽,吹吹風,也不需要每天去照看它,它就能悄然無聲地活下來。如果換了我,恐怕一天不喝水也就不能活了。突然間,我想起了去雲南出差的媽媽,不知道她是否能適應那裏的高原氣候。

11月8日 星期天 多雲轉陰

媽媽從雲南回來了,我高興極了,還沒等媽媽坐穩,我就捧着種黃豆的紙盤子給媽媽看:“媽媽,你瞧,黃豆發芽了,長出來的根有2釐米長了,不過死掉了兩顆黃豆。”媽媽摸着我的腦袋,笑着說:“沒關係,你有了這次種黃豆的經驗,下次一定能種得更好,會有更多的黃豆都冒芽的。”

11月12日 星期四 雨

這幾天忙着期中考試,都忘記去看黃豆了。今天終於考好了,回家路上,外公告訴我,黃豆的根已經有四五釐米長了,現在已經不需要再蓋紙巾了,但是,這幾天很冷而且又下雨,所以需要注意保暖。我一到家就直奔陽臺,果真如外公所說,那顆唯一活着的黃豆的裂縫使得它變成了兩片指甲大小的豆瓣,外皮基本換上了青綠色的衣服,不過泥漿裹在外面使衣服變得髒髒的。不過,這不影響黃豆根的生長,那根已經不像前幾天看到的那樣軟綿綿的了。雖然黃豆仍舊放在窗臺上種植,但是外公關上了窗戶,免得冷風凍着新的小生命。

11月15日 星期日 雨

今天,就請欣賞一下我的傑作吧!經過我家齊心協力的半個多月合作,終於有那麼一顆黃豆芽長到了6-7釐米長,雖然只有一根,不過沒關係,有了這次寶貴的種植經驗,下次肯定能存活更多的黃豆芽的。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星期天上午我們班去植物園賞花。植物園中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冰清玉潔的茉莉,可是我的注意力並沒有在此停留,而是被一種獨特而又說不上名字的“奇異草”所吸引。

它有着鼓鼓的“底”,像“杯子”一樣,它的上方被一片小葉子所罩。我好奇極了,連忙請來志願講解員叔叔,一問才得知原來這奇異草學名叫豬籠草,因爲其模樣與豬籠相仿,故得此名。他還告訴我豬籠草是熱帶植物,喜歡溫暖乾燥的生活環境,不易陽光直射,也不易生長在寒冷潮溼的生活環境下。並且豬籠草與其它植物不同,它不是直接吸收水分的,而是肉食性植物,假設有一隻不知死活的飛蛾不慎入內,那麼位於豬籠草上方的小葉子便會無情地關閉豬籠,從而吸取飛蟲體內的營養。

聽了講解,我大致明白了豬籠草的特徵,可是豬籠草既然如此奇特,那麼它也一定有着多姿多彩生長過程吧!我懷着好奇心,細心觀察,一陣等待後豬籠草的葉子開始綻放開了,它的葉子漸漸從內向外地開放,過了一會葉子終於離開了,可是豬籠仍然沒有開完。幾天之後,當我再來拜訪它時,葉子終於到達上方。

我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讚,是啊!雖然豬籠草沒有牡丹那麼國色天香,也沒有綠竹那麼頑強的生命力,不過它的與衆不同,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不正如我們人一樣各有各的特點,何必只贊人之優呢!

植物觀察日記 篇9

葉聖陶爺爺曾經描寫過,那可愛的爬山虎的腳。

今天爸爸帶我和妹妹們去華僑新村看看生活中的爬山虎,一下車我便被眼前的一道“綠色瀑布”所震撼。原來這就是爬山虎的真正面目,那綠色的葉子,就像烏雲過後的一縷陽光,那樣的明亮動人,那樣的讓人心曠神怡……

爬山虎的藤沿着圍牆向上爬,它的藤和葡萄的藤十分相似,只不過爬山虎的藤上有像鬍鬚一樣的東西,可它是怎麼爬的呢?原來,它是有特殊的“本領”的。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頭上都有一個鉤狀到刺,巴住牆永不放棄向上爬。

爬山虎的葉子,密密麻麻的鋪滿整個牆,不留一點空隙。更有趣的是,它的葉尖一順兒朝下,每片葉子邊邊都有鋸形的條紋。而且每片葉子都是無瓣的,就好像我們的手掌。聽說爬山虎的葉子有的是紅色的,可是這裏只有一整片的綠,放眼望去,就像穿了一條綠紗羣,一陣風拂過,漾起了層層波紋,就像少女在舞動着紗羣。

我喜歡這綠綠的爬山虎,更喜歡爬山虎對待生命的那股熱愛向上,那種不屈不饒的精神。從觀察爬山虎使我感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也要像爬山虎一樣不能得過且過,一定要靠自己頑強的毅力去接受並勇於面對挑戰,這樣生命纔會絢麗多彩。

植物觀察日記 篇10

3月10日晴

今天,我看見賀老師放在講臺上的大蒜像一頂小帽子,外面有一層薄薄的皮,中間還有一根根鬚一樣的蒜頭。卓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來種一個大蒜。”於是,卓老師把大蒜的皮一片片地剝下來,只見大蒜之間的一根“小柱子”,兄弟十幾個圍成一團。然後,卓老師把大蒜放進一個剪好的塑料杯裏,接上一點水,再放在窗臺上,讓它們慢慢的生長。放學回家,我也照着卓老師的做法,用一個盤子種了一個大蒜。

3月11日晴

今天,放在窗臺上的大蒜遠遠望去和昨天沒什麼兩樣,可是一走近就能看見它的皮快泡脹了,像肉上長了一個包似的,我湊近大蒜聞了聞,大蒜似乎被一團香味包住一樣,香極了。我還發現家裏的一個蒜瓣頂上長出了一點淡黃的小芽,摸一摸,感覺軟軟的。把小盤裏的幾兄弟拎起來,我才知道它們把水都給染黃了。

3月12日雨

今天,學校的大蒜底部和水都是淡黃色的,還長出了嫩綠的、像青蟲一樣大小的小芽,我都不敢碰了呢!我回到家,發現家裏的其它蒜瓣也開始發芽了,隔一天就長了一、二毫米。這時,我看見其中有一個蒜瓣兒長了一些白點,仔細一看,那是蒜瓣開如爛掉了,但它還不停地、頑強地生長,真勇敢。

3月16日晴

過了一個星期了,我家裏的大蒜變化可大哩!幾個兄弟開始“告別”了,它們把衣服脫下來,一個個地分開,盤裏的水很黃,一股濃濃的蒜味,真是香呀!每個蒜瓣上都發了芽,最長的有90毫米,最短的也有50毫米,它們像一根根綠色的小蟲不停的往上衝。經過了幾天,盤裏的水快要乾了,我趕緊把水給換了一下,這下水不沒這麼大的蒜味了。

3月17日晴

今天,我又發現了新的變化。放學一回到家裏,我趕緊往大蒜走去。大蒜已經長成又高又壯的蒜苗了,像一座綠色的城堡。我正想着蒜苗長大以後是什麼樣的呢,恰好媽媽買了一些蒜苗回家,這些蒜苗長得足足有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這麼長,我種的蒜苗和買的蒜苗比起來還差得遠呢!

標籤:彙編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