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植物觀察日記錦集7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植物觀察日記錦集7篇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我們家種了許多蘆薈,這些蘆薈是媽媽的朋友從英國帶回來的品種。

蘆薈長的長長的,它的葉子尖尖的、細細的。它莖很短,葉簇生在莖頂。葉長30-70釐米,寬4-17釐米,厚2-5釐米,頂端漸尖,葉根寬闊;葉子呈粉綠色,布有白色斑點,隨着葉片的生長斑點逐漸消失,葉子四周長着象菜刺一樣的小齒。媽媽告訴我蘆薈可以作食品、藥品、美容等用途。我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它生長速度快,生命力強,很快就長滿了一盆。

媽媽經常把蘆薈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既可以當觀賞植物,又是很好的美容品。蘆薈渾身是寶。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生薑和大蒜

——生薑

是姜科、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鮮根莖。品種有:尉豐生薑,山東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山農一號生薑,青州小黃姜。

——大蒜

爲百合科蔥屬植物的地下鱗莖。蒜頭、蒜葉和花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僅可作調味料,而且可入藥,是著名的食藥兩用植物。

這個月我家來了兩位新的“植物小夥伴”,它們一位是來自是百合科蔥屬家族的,一位是來自姜科姜屬家族的。沒錯,他們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生薑和大蒜,因爲他們易種又是平時媽媽燒菜的必備幫手,更加難得的是生命力極強,最適合我這樣的種菜“小白”,所以我優先選擇了它們。

聽說只要把生薑和大蒜埋進土裏就能種出來,既然這麼簡單,我說幹就幹。於是我找媽媽要了這兩樣植物來,在花盆裏分別挖了兩個坑,把它們埋了進去。沒過幾天,我就看見土裏面冒出來一點嫩嫩的綠芽來,也不知道哪個是生薑哪個是大蒜,我真想把土刨開看看到底哪個是什麼,又怕把他們碰壞了,想了想,最終還是忍下了這份好奇心,我想還是讓他們自己長大吧,總有一天我會知道的。

每天放學一到家,我總是第一時間衝到陽臺看我的“植物小夥伴”,看着他們的時候我就在想,雖然吃過大蒜和生薑,但我一直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是像辣椒一樣長出來枝葉結果子呢?還是像花生一樣長在地下呢?怎麼才能吃到它們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每天期待着與他它們見面。

又過了一個禮拜,有天早上起牀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生薑和大蒜竟然變成了迷你的“竹林”。原來生薑和大蒜都長大了,莖變高了,葉子變多了,鬱鬱蔥蔥,遠遠望去真有點像“竹林”。

終於等到了生薑和大蒜成熟的時候了,我吃着自己種出來的生薑和大蒜覺得特別好吃,也總算解開了之前的謎題,原來生薑和大蒜都是果實長在土裏的,需要挖出來才能吃,真有意思,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前天,我和爸爸去牡丹江來玩,順便去了一趟火車站花鳥魚市場。我還看見了許多寵物花卉呢。

火車站花鳥魚市場裏除了一些魚呀、兩棲動物呀,最近還買起了蟈蟈,好大的蟈蟈每隻都被鎖在蟈蟈籠裏,還拼命的叫喚,十分有趣。

對了,我還看見了著名的都進了語文書裏的食肉植物——豬籠草,哎,什麼,你不相信有食肉植物,真的,我很早就從書上看見過,說豬籠草有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昆蟲進入捕蟲囊後,消化腺體泌出稍帶呈酸性的消化液,消化昆蟲。並且我還在新聞上知道豬籠草已經成爲進階觀賞植物,今天遇到好時機,怎能錯過?於是我死纏爛打我的爸爸要他給我買一株,我爸爸沒招,只好出錢買了一株,我挑了一個看起來很精神的'買回家,心裏十分高興。

豬籠草真漂亮呀!長橢圓形的葉片下面零零星星的分佈着許多小黑點,每個葉柄都從葉子尖頭分出了一條向下彎曲的卷鬚,卷鬚上吊掛着捕蟲囊,捕蟲囊也非常美麗,下半部綠色,上半部紅褐色,頂尖,捕蟲囊頂上還有個像葉子一樣的橢圓狀卵形的囊蓋。多麼有趣的豬籠草呀。

回到家裏,我用蒼蠅拍圍剿了許多我家裏會飛的東東,戰果還不少,兩隻蒼蠅,四隻小蛾子,我通通扔進了豬籠草的所有像瓶子一樣捕蟲囊裏,想明天看看不幸的昆蟲是否被傳說中的消化液吃掉。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的寶貝花兒終於跋山涉水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將櫻櫻和菊菊的種子浸泡在溫水中。過了五個小時,我在瓷盆裏墊上一張紙,再放上陶粒,接着放上土壤,這土壤可真漂亮,金光閃閃的,應該是加了肥料吧。最後,我把浸泡好的種子和我滿心的期待播撒在土壤裏,又用細水在表面上澆了一次,讓小種子們喝足了水分,好好生長。

9月26日

從那以後,我每天起牀、放學從來沒忘記給它們澆水。有一次,我不小心將原本該澆兩個小傢伙的水都澆給菊菊了,結果發生了“洪水”,盆裏種子漂浮着,水漫金山,我害怕極了,連忙給菊菊疏水,好不容易搶險成功,種子都保留下來了,可惜土壤偏偏流失得厲害。三天過去了,我發現菊菊的種子已經發了青綠色的小芽兒,大約有8個,它們清新脫俗,惹人喜愛。而櫻櫻彷彿正在溼軟的土地上睡懶覺呢,不知它什麼時候才能睡醒呢?

9月28日

菊菊的綠芽已經密密麻麻開了一大片,有的小葉子一瞬間拔高了許多,差不多有6毫米的樣子,已經“鶴立雞羣”了,白白瘦瘦的莖就像少女那細細的腰,有的呢,還是小矮子,比地面只高一點兒,2毫米的樣子,依偎在高個子旁邊,小鳥依人。菊菊讓人非常欣慰,而光禿禿的櫻櫻則讓人十分泄氣。

10月6日

在武漢旅遊期間,我經常擔憂我的寶貝花們怎麼樣了,菊菊是否已經長出了很多片小葉子?櫻櫻有沒有發芽?回來一看,菊菊果真“長進”不少,原本高挑的芽兒更加高挑了,已經有8~10毫米左右了,兩片小葉兒就像喜愛太陽的向日葵,朝氣蓬勃,原本空曠的“無芽區”,已經多了幾個“住戶”。嫩嫩的小青綠彷彿是不小心灑進去的一點綠顏料,綠得耀眼,綠得使人愛憐。那小葉子彷彿十分嬌弱,滴點水就會香消玉殞似的,可是它們越長大,我就越發現一個規律,一般長勢較好,長得茂盛、高挑點的,都會在東面,也就是太陽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分佈得都很密集。而西面一般長勢稀疏,只有一點矮矮的、弱弱的小苗兒。我在想:這會不會和太陽有關係?令人悲哀的是櫻櫻仍然那麼懶散,怎麼樣也喚不醒,可是我對它們的照顧分明都是同樣多的,怎麼它偏偏沉睡那麼長時間?是照顧不夠,還是泡種子的時間太長了?於是,爲了驗證我的猜測,我又將備用種子浸泡在水中,想再種一次,看看結果如何。

11月2日

轉眼又過了很長時間,已經接近立冬了。苗兒們也很爭氣,一個勁地拔高,以前沒有太大動靜的櫻櫻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材越發高挑了。而一直長勢不錯的菊菊也彷彿一個班集體,打個比方吧,這個盆子彷彿是一個大圓,最高的苗苗站在圓心處,就像老師正在授課,而旁邊的同學們高矮沒有太大差別,圍着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聽課呢!不過,看着這些生機盎然的苗苗,我也有點黯然神傷。有些苗苗彷彿還是毛毛蟲,頭上頂着一個大殼,還沒來得及蛻變成蝶呢,轉眼冬天就要到了,它們還能發出嫩綠的小芽兒嗎?有些苗苗已經高高在上,葉子閃着碧綠的光澤了,它們也要慢慢地倒下去,“化作春泥更護花”了嗎?那麼,就讓我再一次深情地對你們說:“也許你們無法抵抗生物界的規律,但是你們已經挺到了這個時候,不妨就再堅強一點吧,好嗎?”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今天外面的任務是觀察植物,我們小隊觀察了許多植物,每個人都觀察的可認真了!

我觀察的第一種植物像根大蔥,它們半邊是紅色的,下半邊是綠色的,我奇怪的是它相連的兩片葉子中間有一個黃色東西,上面居然有一個黑點,這是什麼東西呢?我想可能是另一些葉子生長出來的地方吧!

第二種植物是一種綠色的仙人掌,它是在一個仙人掌上再長一個小仙人掌,這種仙人掌可不一般,一碰它就會縮,再慢慢恢復原狀,真像一個膽小鬼。

第三種植物是一種草,草長得很像樹一樣壯大,葉子的邊上是白色的,有刺,葉子的中央是綠油油的,這一根小草刺得我好痛。窗外的秋風微微吹來,那種草在風中擺動,像是跟我招手。

今天的我非常的開心,因爲我瞭解了許多關於植物的祕密。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第一天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剝蒜瓣。啊!要種蒜苗了,我非常高興。媽媽選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種,我在旁邊幫着媽媽選種。選好種,媽媽拿來一個空盤子,把選好的蒜種一個緊挨一個擺在盤子裏,然後澆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頭光禿禿的,不用土,只澆水,它們能長出蒜苗來嗎?”

第三天剛過了兩天,蒜瓣的頂端就裂開了,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像小雞從蛋殼裏剛伸出來的小嘴,用手一摸,軟乎乎的。再看它們的根部,已長出了一些短短的鬚根,立在盤子裏。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往下按。媽媽看見了,說:“小傻瓜,別按了,會把它們弄死的。”我忙問:“那怎麼辦?它們容易倒啊。”媽媽笑着說:“過幾天,根長長了,就不會倒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問題,就問媽媽。她說:“蒜瓣本身就有養料,只要溫度適當,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沒有土照樣生長。”噢,原來是這樣,我心中的謎解開了。

第五天轉眼間,蒜苗長到一釐米高了,鬚根像細線似地纏繞在盤子裏。在這些蒜苗中,有一棵長得又高又壯,像“穆鐵柱”,我就給它點了個紅點,算是鼓勵;有一棵長得最矮的,我給它點了一個藍點,希望它努力趕上。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的家裏多了一位新成員------風信子。它們像待哺的嬰兒,看起來是那麼的可親和惹人喜愛。我盼着它們快快長大,來與我作伴。

每天早上都會給它們澆水,認真作好記錄,關心着它們的成長。風信子成長的速度可真快呀!按照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沒天都辛勤培育着。記得我第一次給它們做記錄的時候,須的長度是3釐米,時隔不久做第二次時須的長度竟然又長了2釐米。如今它們的須的長度已近18釐米啦!它們的芽葉也毫不遜色其它植物,生長的也很快如今也有7釐米了。風信子的生命力也很頑強。有一次,我澆水很多產生風信子發黴,大家都認爲它快要死了。結果經過兩天觀察,它們又恢復如初。現在的風信子生機勃勃,你看那張開的舞裙,向我展示它們的優美,你看那待開的花苞,像羞澀的小姑娘楚楚可人。

美麗的風信子即將開放,我拭目以待!

標籤:植物 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