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世界遺產作文合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遺產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遺產作文合集八篇

世界遺產作文 篇1

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有很多,有頤和園,故宮,天壇,萬里長城,兵馬俑,西湖……其中讓我震撼的是福建的土樓。它可是我一直重新想去的目標。

記得在我八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曾經帶我去過一次土樓。那時候我雖然還不懂事,但是我也被土樓的輝煌給震撼住了,聽爸爸媽媽說土樓那邊建成的材料沒有像我們用磚頭建,而是用生土一點一點建起來的。那土就那那麼一小點,建一棟那需要花多少的心思啊?我的腦袋不禁浮起了一幅畫面古代人民搬着土流着汗一點的一點的流,運輸的生土,每次只能運輸一點點。但他們還是建了這麼高大漂亮的土樓。這麼高大漂亮的土樓,這麼高大的一個土樓,即防那些野獸的偷襲,又防那些敵人的追擊。那十幾戶人家住在一起一點也不覺得擁擠,一個土樓就像一個大家庭。

當我正在奇思幻想的時候,媽媽突然叫了我一聲我連忙從浮想中醒來走進去參觀。裏面圍着一個大圈圈,好像有十個房子那麼寬敞我剛開始還想一棟土樓住着十幾戶人家會不會太擠呢?原來不止土樓的外表高大土樓裏面的樣子也很高大寬闊。中間的還有一個露天的小院子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我又不禁浮想起來:那十幾戶人家覺得無聊的時候。聚在一起聊聊天,說說話,喝喝水,下下棋……那情形真是有趣極了。

等我回過神來,爸爸媽媽已經準備要去雲水謠了,我也跟着他們走了,過去雲水謠好美啊!水是那麼綠,像一條綠袋子。我在那邊拍了張照記錄了下來這美好的雲水瑤。這清澈的雲水瑤。

這麼多的土樓,建起來一定要花費不少的心血啊!中國勞動人民的血汗換來了我們這美好的土樓。他們是中國勞動人民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它。

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到了西安,你會想到什麼呢?當然是鐘鼓樓,羊肉饅當然還有兵馬俑啦!

今天我就去了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都是泥巴,陶片做的嗎?當然不是!他們身上原本顏色豔麗,不過因爲出土時技術不行,不到一分鐘就氧化了實在可惜,但二號坑出現了奇蹟;在一隻跪將軍俑背後留着淡淡的紅色,儲存很不易!自從出土到今天,沒有一個兵馬俑神色一模一樣,可謂古人的腦洞大開!所有兵能俑的手都呈空心拳式,爲什麼會這樣呢?考古學家推斷,兵馬俑的手裏應該有兵器,而這些兵器是木做的,因爲年代久遠,已全部腐化了,如果兵器還存在,我們還能一覽秦王朝兵器呢!特別的還有兵馬俑三號坑,因爲這裏的兵馬俑手裏拿着禮儀制度的兵器,所以考古學家推測這應該是指揮部。

那特別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在指揮部的正前方還有指揮用的四馬一車,給我們呈現了秦王朝完整的指揮部形象。

秦王朝時,兵馬俑能做得這樣活靈活現,可想當時的科技,藝術的發達,中國作爲千年文明古國,當之無愧!我爲我是中華子孫而驕傲!

世界遺產作文 篇3

故宮令我難以忘懷,因爲它實在是太壯觀了!

在遠處看它,雄偉壯觀的古代宮殿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宛若一名雄壯的史詩令人心潮澎湃。好個氣派的建築!

剛進故宮氣勢憓弦的午門,美輪美奐的景色就映入眼簾:寬闊莊嚴的廣場氣勢磅礴;潔白的玉石欄杆堅固而精美;精緻的青石襯托着那光豔奪目的朱牆黃瓦。這些屋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在每間房樑上,雕樑畫棟,各式各樣的神獸擺着奇特的姿勢:有蹲着的兇猛無比的黃虎,有站着的威風凜凜的青獅,有正在跳躍的伶俐可愛的天馬,也有臥着的淑女般的鳳凰……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十多米高的紅牆和柱子上,刻着兩條迴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龍。我彷彿看見兩條龍左一爪,右一咬,還發出兇猛的吼叫聲。有一條龍被咬傷了,不服氣,反撲過去,把對手的頭按在爪下,緊緊咬住了它的脖子,頓時流出了殷紅的血……

宮殿外的花園陽光明媚。地上草如茵,天上霧如煙。一棵棵青樹像碧綠的翡翠,一朵朵白花像一塊塊白玉;千朵萬多的桃花,舞動着綺麗的朝霞,隨着風飄啊飄……

這樣的景色,讓我回憶起了一句詩: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我認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世界遺產作文 篇4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於北京城中心。開始42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20年,後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的非常的富麗堂皇,但仍保持着原來的佈局和規模,是世界上儲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羣。最先的設計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詳、陸詳等。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和人物建造,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把!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午門、北門是神武門、東爲東華門,四門個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牆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築羣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爲對稱佈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瞭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麼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山頂建築。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後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爲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築羣,佔地面積有達到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後三供則爲前三殿的25%,期於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後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己被聯合過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作文 篇5

萬里長城

來到萬里長城腳下,擡頭望去像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站立在八達嶺上,一望無際。不到長城非好漢!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口頭禪,也代表我們國人白屈不饒的精神,所以有機會大家一定得親自爬上長城,身臨其境感受長城的魅力。

長城是我國的著名古建築,凝結了我國古人的智慧。長城隨着陡峭的山勢盤旋,曲曲折折,一路向前,像是活着的中國龍。在四季輪迴中,長城已經屹立千年,每個王朝都體現了它無窮無盡的作用。

萬里長城建於明代,西起嘉峪關,經寧夏、山西、河北、內蒙古、北京,東至河北山海關。長城穿越沙漠,經過草原,翻越羣山,全長一萬二千七百多裏。

烽火狼煙,萬里長城起於戰事,長城上有無數的小孔,密密麻麻的,透過小孔往外看去,下面是深不可測的山谷,這就是當年抵禦外族入侵的戰時箭孔,在古代發揮了無數的妙用。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和世界唯一的,長城使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我爲長城感到自豪。

兵馬俑

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獨有的、儲存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們國家的鎮國之寶,所西安一定不能錯過兵馬俑。

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共分爲三個坑,總面積達到驚人的兩萬平方米以上。兵馬俑儲存的特別完好,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看上去你根本沒辦法想象這是我們先祖用粗泥捏出來的,由此可以想象當時工藝的高超。

每一個兵馬俑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只是每個兵馬俑的髮型都有千差萬別,就別談五官面貌和表情了。如果你想在成千上萬的兵馬俑中找出兩個一樣的,根本不可能,除非世界上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兵馬俑也不只是一個俑這麼簡單,分工各有不同,有跪射俑、立射俑、將軍俑、騎兵俑、戰馬俑......它們一列列一排排的矗立在哪裏,像是一支英勇無比的軍隊。據說這纔是當初秦始皇動用了七十二萬工匠,修建了三十七年的秦始皇陵的一角,修建的工匠全部被活埋。

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錢幣,是一個了不起的皇帝,但歷史上很多的評價都說他是暴君,有時想想也覺得他很殘忍。

不過秦始皇始終是一個創造偉大歷史的人,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隗寶,讓無數的國人見證了世界第八大奇蹟。

世界遺產作文 篇6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這次旅遊的導遊郭駿,大家可以叫我郭導或小郭都可以。現在您是乘坐着1980號汽車前往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長城。

請大家低頭,看看腳下的方磚,它是不是十分平整的,五六匹馬可以平行?左右兩旁是兩米多高的垛子,每兩個垛子之間是瞭望口,供瞭望。每個垛子下面是射口,供射擊用。打仗時,屯兵們既可以自我保護,還可以保衛國家,真是一舉兩得。在頂上的是方形的城臺,又叫烽火臺。它還是戰士們的堡壘。士兵們可以在裏面居住。如果要告訴另一個堡壘有要緊的事,要保衛國家時,這個城臺上就會點燃火焰,鄰近的巡邏士兵見了,也會通報上級點火,就這樣一個個的傳下去。長城上便都點起了火,大家一起準備着作戰。

遊客們一定知道,其中有一個最著名故事叫孟姜女哭長城,就是體現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

現在,長城已被列爲世界遺產,我們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爲紀念。

世界遺產作文 篇7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是我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羣,藏傳佛教名寺。

布達拉宮屬於文化遺產,海拔3000多米。爲紀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贊干布的婚事而興建,已有1300多年曆史。

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建築非常壯麗,宮殿高13層,達117米,全由花岡石砌成,飛檐金頂,雕樑畫棟,氣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貴的宗教、藝術和文化寶庫。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11月與20xx年12月,大昭寺和羅布林卡作爲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羣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作文 篇8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李明欣,今天我來介紹我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在介紹之前請大家隨時保持清潔。

龍門石窟在我國河南省洛陽市。首先我介紹的是石窟中最大的一個,那就是奉先寺,奉先寺長寬各30多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的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神情安詳,溫存,親切,極爲動人。

介紹完了奉先寺,現在大家請看那邊,這個洞,叫古陽洞,又稱“石窟寺”,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後,貴族顯宦興造佛像較爲集中的一個石窟。該洞庭湖利用天然溶洞擴鑿而成,爲龍門開鑿最早,雕刻內容豐富。洞內主佛屬北魏風行的清秀型,略帶微笑;二菩薩戴寶冠、着長裙、飾瓔珞寶珠,莊嚴文靜。值得一提,魏體書法最有代表性的“龍門二十品”中,十九品在該洞。這些造像題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它們不僅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的史料。好啦,快到中午了,我們該吃飯了,等吃飯了我再慢慢講述吧,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別忘告訴你們的家人,到龍門石窟來!”

標籤:八篇 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