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四年級觀察日記十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四年級觀察日記十篇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又有一個新的生命在蛋裏蠕動……慢慢地,一個個蛋殼破裂了。破碎的蛋殼中探出一顆溼漉漉的小腦袋,它扭着小小的脖頸,帶着旺盛的活力,帶着強烈的好奇心探視這初來乍到的新奇世界。這就是小雞雛。

多討人喜歡的小雞雛。它渾身披着黃黃的絨毛。這絨毛滑而細膩,讓你一看就想伸手觸摸。可愛的小腦袋上嵌着一雙玲瓏剔透的眼睛,橙色的小嘴和小爪,似乎是它那件鵝黃毛衣的點綴品。

小雞雛可是個運動健將。在陽光普照的時候,小雞雛喜歡成羣到戶外活動,在草地上曬曬太陽,在草叢中探探險。小雞雛更像個探險家,草叢中穿行的飛蛾要去撲,地上爬行的蟲子要去叼,泥土中露出的草根要去扒,連地上的廢鐵絲也要去啄幾下。瞧這個躍躍欲試的小傢伙,正在草叢邊發牢騷,大概是爲捉不住那隻大螞蚱而賭氣吧!

與小雞雛相處久了,它會像朋友似的親近你。它會用毛茸茸的身子蹭你的手背;有時它會圍着你,用小小的腳爪在院子裏印下片片“竹葉”;當你把它捧在掌心的時候,它會低頭啄你的手心,讓你癢癢的;如果你躺在草坪上,它會用嘴親暱地叼你的頭髮,絲絲縷縷地爲你梳理。這時候,你會覺得你和這個小生命是相通的,你會陶醉在與它的友愛中。

“咯咯咯……” 一定是它們的媽媽在叫喚了,一眨眼,小雞雛便一轟而散,跟着媽媽一起進窩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提起綠豆,也許大家會覺得再熟悉不過了,可大家都不知道綠豆發芽的過程吧。我今天就要用水泡綠豆,觀察它發芽的過程。

首先,我將杯子灌滿水,然後拿了一把綠豆,它渾身都是綠色的,好象身披着一件綠色披風一樣,只有一個橢圓形的地方是白色的,我又把它拿在手裏撮了撮,感到有些粗糙,好象握着的是一小把凹凸不平的石頭一樣。

最後,我把它放進了水裏,它們有的在水裏翩翩起舞,旋轉着沉下去;有的好象不願意呆在水裏,便在它白色的部分上升起了一個小小的“降落傘”。可是它的“降落傘”不久就“壞了”,便只好沉入了水底。我好象都聽見它們在“咕咚,咕咚”的喝水呢!過了一會兒,綠豆們的身上便結滿了小水珠,像一顆顆珍珠一樣。

他們是多麼可愛啊!就像一個個綠色小精靈一樣!

11月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晨,我起牀時發現綠豆身上的小珍珠沒了,只有幾顆綠豆身上還留着兩三顆珍珠。而且還有幾顆綠豆白色的地方下面長出了一顆棵嫩綠的小芽,還裂了一道口子,使它那層綠色的皮開了一道小小的口子。

它們長的真快啊!

11月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下午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又有幾顆綠豆發芽了,原來的綠豆芽也長到5毫米了,並且脫去了它一半的“披風”,就像穿了一件有帽子的衣服一樣,中間也裂了一道大口子。聽媽媽說,發芽了的豆子不能泡太多的水,否則就會淹死。我趕緊倒掉了杯子裏的一些水,把它們放在向陽處,希望他們在陽光的照射下快成長。

11月8日 星期二 晴

下午我看到所有的綠豆都已經脫完殼了,而且都長出了芽,最長的7毫米,最短的2毫米,它們脫的殼漂浮在水面上,看上去就像綠綠的浮萍一樣。它們的裂縫越來越大,好象一掰就要斷了似的。我趕緊把他們的“披風”倒掉,換上新的水。啊,他們已經快長成豆芽了!看着我親手泡出來的豆芽,我還真不忍心吃呢!

他們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樣,伴隨我成長。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中秋節放假的時候,我回老家和爺爺奶奶共度佳節。我在農院裏發現了兩張蜘蛛網,一張在棉花杆上,另一張在石榴樹上。我對蜘蛛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仔細觀察起來。

棉花杆上的蜘蛛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中間有隻小蟲已經被牢牢粘住。蜘蛛在棉花葉下面藏着一動不動,似乎在想:今天的食物真豐盛啊,我可以飽餐一頓啦!

石榴樹上的蜘蛛個頭很大,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蜘蛛的體型是圓形的,有八條腿,每條腿都很短,蜘蛛渾身都是灰色的毛。

蜘蛛捕捉食物的細節很有趣。我聽爸爸說,有一次,他在老家的角落裏發現了一個蜘蛛網,他扔了一隻小蟲喂蜘蛛,剛扔上去的時候,蜘蛛感覺網在動,就飛快地爬過去,並纏住蟲子,不一會兒,蟲子就變成了“小白球”。

透過瞭解蜘蛛,我知道了大自然有無窮的奧祕,觀察動物、植物會得到很多知識。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突然想泡些豆子觀察幾天。於是我找來了一個碗,到了一些水。然後我抓了一把大豆把它放進水裏。過了一會兒,有一些豆子漂上來了。嘻嘻,這些不乖的豆子就只能淘汰了。

第二天,我發現有些豆子都發芽了。只見它們從豆殼裏鑽出來,伸了伸懶腰。我仔細的觀察着,發現有些豆芽都長得非常高了,我用尺子量了量有2釐米!我看了看錶。呀!6點半了。我嚇的一下子跑到了學校

這幾天,我學習太忙,我看見了豆子已經長的非常高了,要不是我媽媽怕長臭把它給炒了,我想看看它能長什麼樣的呢。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要進行一項老師放假時留的作業《綠色植物生長觀察記錄》。種什麼好呢?我向奶奶諮詢了一下,決定“種蒜”。

在奶奶的指導下,我第一次親手做了種植。這還是我第一次自己動手種東西呢!我好高興!首先,我準備好了一個家裏用來種花的小陶盆,填好土。稍微壓實點,備用。然後我又挑好了八九顆完好的大蒜!剝了皮,親手栽進土裏!奶奶說不能埋的太深了要露點頭出來,這樣有利於好生長。我最後又澆水,開始時我澆了好多水!奶奶連忙制止我說:“水不能澆的太多,也不能澆的太勤了!這樣容易將蒜泡壞了!要少澆,一碗多水就可以了。也不用天天澆水,間隔兩三天就行了。”我一一記錄下來記在心裏。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想顧它們!

種植的第三天,所有的大蒜就都長出綠芽,最高的有兩三釐米,小的也都露出了芽。我高興極了!一邊澆水一邊叫奶奶來看!又過了兩天,它們已經長到八九釐米長了。是原來的2.3倍了!蒜的生長好快呀!難怪奶奶讓我種這個。我好開心啊!它們就好像一羣小寶寶一樣,每天我都看着它們一點點的成長。

後來,奶奶還用我種的`蒜苗給我炒了雞蛋吃。可好吃了!透過這次種植,讓我明白了植物的生長條件和情況。還有它們頑強的生命了,讓我歎服!我也要像它們一樣努力的學習成長!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6

去年秋天,媽媽去花鳥市場買回來兩盆金燦燦的菊花。每天早上我都會去看看我的菊花,幫他澆澆水。

菊花的樣子很特別,菊花那碧綠葉子活像許多小手掌,它那黃色的花瓣一條條的像外伸展着,微風一吹,搖啊搖啊,就像彎彎的搖籃,把許多小蟲子都哄得入睡了。整朵菊花遠遠看去,就像節日裏點燃的煙花那樣美麗,那樣迷人! 菊花是那樣的與衆不同,它會在秋天果子成熟,葉子紛紛落下的時候,它卻含苞欲放、芬芳迷人!到了冬天,它的葉子也紛紛落下,花瓣也隨着葉子枯萎而變小了。那曾經是嫩嫩的葉子,只剩下灰黃的枝幹;曾經是金燦燦的花瓣,只剩下枯敗的花朵,無奈地在風中搖擺着。我們都以爲它死了,所以把它放在陽臺的一角不理它了,不知經歷了多少風吹雨打。

在今年春天,我驚奇地發現,在那枯乾的主幹上又冒出了許多新的嫩芽和枝條。我欣喜若狂跑去告訴媽媽,媽媽也很高興 。然後我們就如獲至寶似得把它們移進客廳,小心的呵護着這兩盆菊花。終於在秋天來臨時,它又含苞欲放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7

我家養了六條紅鯉魚。紅鯉魚的身體紅紅的,肚子白白的,它們有兩對透明的鰭,有一雙黑黑的眼睛,圓圓的,像兩顆黑珍珠似的,鯉魚的尾巴一部分是紅的,另一部分是透明的,像一把把小剪刀。

我發現紅鯉魚睡覺的時候是睜着眼睛的。因爲魚和我們不一樣,魚沒有眼瞼,它的眼睛合不上,睡覺時一動不動,像死了一樣。

魚很怕驚嚇。每當我開燈或者關燈時,魚兒都會飛快地游來游去,當魚快碰到盆壁時,它就會很快地掉轉頭;我還發現,如果我把手放在水面上,魚兒們就會拼命地往水下躲,

最有趣的要算餵魚了,我把魚食往哪裏灑,魚就會往哪裏遊,有時魚兒們餓的時候就會擠在一起搶食物,魚吃食時,一吞一吐的,好玩極了!

有一次,我拿一顆魚食往一條魚的嘴巴里喂,那條魚張大嘴巴想吃,我就把魚食喂到這條魚的嘴巴里,另外的魚好像在想:爲什麼只給它吃不給我們吃?其中有一條最小的魚好像在想:它大還是我大?應該大讓小,又不是小讓大;那條小魚好像快哭了。於是,我又把一些魚食倒在水盆理,那些魚開心極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8

10月27日 星期天 天氣:晴

今天我一直盯着杯子,因爲我要完 成韓 老師佈置的----觀察動物或植物。

我先把大蒜剝開,放在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裏,我低頭一聞,啊,一股濃濃的蒜味啊!雖然我沒有嘗過,但我從網上了解到,大蒜很辣,比辣椒還辣,因爲辣椒只能辣口,而大蒜能辣心呢!我又從大蒜髮的那一些芽中觀察到,大蒜的芽像樹枝一樣,一顆裏面有二顆……我又想:我以後要經常換水,一定要將大蒜養得肥肥的、胖胖的,芽長長的。

我真希望大蒜長得很健壯!

10月28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端詳起大蒜來。

我發現大蒜的芽比昨天長高了許多 ,比人長高的速度還要快,就像大樹比人長得快。我 還 發現了大蒜一個新的奧祕:大蒜的莖外面有一層透明的皮,我問媽媽這是爲什麼,媽媽說:“可能是太陽光如果太強,要灼傷它的莖,這層皮可能就是來保護莖的。”後來,我和媽媽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大蒜的皮是沒有用途的。

原來大蒜的奧祕真多!

10月29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放學回家,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大蒜。

我發現大蒜芽又長高了一點點。強壯的大蒜芽像大膽的烏龜,勇敢地伸出腦袋,虛弱的則像一位小姑娘,好長一段時間才舉起了小手,又像一場比高比賽,隊員們奮力拼搏,互不相讓,非常激烈。

還有最後一天,我的大蒜要是全班第一壯才行哦!

10月3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我又對我的大蒜進行了研究。

我有一些發現:昨天滿滿的一杯水到今天就只剩1/2了,我想可能一株大蒜對水的需求量太大了,一天要用半杯水,這個需求量讓我大吃一驚。大蒜從上往下看像一片片西瓜,左一個,右一個。但從下往上就大不相同了:白色的根聚在一起,好像誰也不想離開誰,成了親密無間的好夥伴。還有芽又長高了一點。(我測量過了,最高有 8.7釐米 了呢!)。

種大蒜真快樂!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9

10月1日

蝸牛是動物界微不足道的小傢伙,說它小,也確實夠小了!但它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今天,我好好地觀察了它一番。

它有一個又軟又硬的殼,爲什麼說它又軟又硬呢?有人會問。讓我這個“小博土”來告訴你吧!因爲我將它用剪刀輕輕剪了下,就破了;而我用手摸了摸,可硬了。

“咦,它的身上還揹着像旋一樣的殼呢,它的殼上是左旋還是右旋呢?”我自言自語地說。我仔細地看了看,高興地叫起來:“是右旋,是右旋!不是左撇子!”我象是得了冠軍似的爲蝸牛感到興奮!高興之餘,我想起蝸牛的旋有幾圈呢?我細心地數起來:“一圈,二圈……”“哇,有七圈啊!”我被嚇得目瞪口呆!

殼觀察完了,我得觀察身體了。

“爲什麼蝸牛身體是黃的?”我心中一直停留着這個問題。原來,黃色的是蝸牛的面板,面板的顏色跟周圍環境有關,現在是秋天,所以蝸牛是黃色的。

10月2日

有一次我將一片青菜的葉子和白菜的葉子扔進它們的房子裏,看看它們喜歡吃什麼,等了好久它們什麼都不吃,難道它們不吃東西的嗎?我邊想邊回到房間,想啊想睡着了,第二天起來發現白菜的葉子一動也不動,青菜的葉子卻少了一半,我終於知道蝸牛喜歡吃青菜葉子,還知道要是看着它吃,它們是不會吃菜葉的。

10月3日

我在觀察蝸牛爬行的時候,看見它的身體常常拉得很長,那時候,我總以爲它的殼要掉下來似的,可是一會兒它的身體又縮短了,我懸着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蝸牛的身子縮回房子裏後往往要過很長時間纔再探出頭來,這時候你只能慢慢地等,有時候蝸牛直接就不出來了,要知道,它的脾氣可不是好惹的。終於又出來了!我高興得喊出聲來,誰知被我的叫聲一嚇,它又縮進去了,縮的速度比伸的速度可快多了。唉,真是一個膽小鬼!

10月4日

你能在刀刃上行走自如嗎?你能在走完刀刃後什麼事都沒有嗎?肯定不能。但是,你知道嗎?一隻小小的蝸牛做得到。

中午,媽媽將青菜放在幾片刀片前。一隻蝸牛,看見了青菜就奮力朝青菜爬去。要想吃到青菜,需要從刀刃上翻過去。可沒想到,它在經過刀刃時,居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安然無恙地抵達了目的地。我真是感到奇怪,懷疑蝸牛的下身是不是有一層“保護膜”,準備拿放大鏡對蝸牛進行研究。

10月5日

今天,用放大鏡觀察發現蝸牛的身體下面有一塊十分有彈性的肌肉,它很發達,與別的肌肉有很大不同。這塊肌肉是由許多小塊的肌肉組成的。這塊肌肉就是蝸牛的腹足。蝸牛爬行時,它的足緊貼在別的物體上,由腹部肌肉做出波狀蠕動,就能緩慢地向前爬行了。同時,我還發現它能分泌一中粘液,在蝸牛爬行的時候,這種粘液,遍佈足面,就能夠保護足面不受損傷。

原來當蝸牛從刀刃上爬過的時候,是這種粘掖給它護了駕,不然的話,它恐怕早就骨折了,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0

以前我曾養過蠶寶寶,在養蠶的活動中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它的蛻皮。

那天,我回家開啟放蠶寶寶的盒子。“噢,桑葉幹了,得馬上換掉。”我跑到陽臺上,拿來了新鮮桑葉。我把桑葉一張張換下來,蠶寶寶似乎聞到了桑葉的芳香扭動着滾圓的身子紛紛爬了過來,圍着桑葉,“沙沙沙”地啃開了。突然,我發現其中一條與衆不同:身子呈淡黃色,頭上有一個透明的三角形。它仰着頭,不吃也不動。它在幹什麼呢?是不是病了。我馬上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裏,仔細地觀察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那條蠶的頭上慢慢地出現了一道裂縫,那道縫漸漸地變粗從中鑽出來一個小腦袋。與此同時,頭前那個小腦袋沒有力氣垂了下來變得乾癟了。對!它是在蛻皮。只見蠶寶寶的頭頻頻地左右搖動着使勁向前伸。可表皮並不很聽話,緊緊地粘住它的身子,蠶爲什麼要蛻皮?我決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課外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孵出的蠶吃桑葉慢慢長大,當身體受到表皮的限制時,蠶就要蛻皮。一般每隔一週蛻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這時蠶寶寶已經從表皮裏完全鑽出來了。獲得新生的蠶寶寶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爲了能吐絲做繭,蠶寶寶不畏蛻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