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錦集九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錦集九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你仔細觀察螞蟻,你能發現他們具備很多良好的品質。

全身黑色,有六隻細小的腳,這是螞蟻的外形。一天,我的餅乾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我靈機一動:“可以用它來喂螞蟻”,於是我拿看餅乾來到了室外,發現地上正好有一隻螞蟻在爬來爬去,就把餅乾放了下去,在放下去的時候,餅乾碎成了兩片,那隻螞蟻馬上就發現了,它自己先試着搬,無奈對它而言,餅乾實在是一個龐然大物,沒辦法,它只好放棄,匆匆離去,不一會兒,我發現在它回去的路上一下子出現了幾十只螞蟻,它們浩浩蕩蕩向放餅乾的地方進攻,大家你拖我拉,擡起餅乾就往來時的方向一毫米一毫米的移,要到達它們的洞穴,必須經過一個“隧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隧道”口太小,它們雖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法進去,但是它們不氣餒,一直齊心協力,沒有一隻螞蟻臨陣脫逃,最後,透過將餅乾化整爲零,它們終於將餅乾全部搬入了洞穴內。看着它們的不停忙碌的樣子,我的興趣越來越濃,最後,我把打死的蚊子、蒼蠅,吃剩的餅乾都放在一起,發現越來越多的螞蟻源源不斷地向這堆“食物”趕來,食物上的螞蟻越聚越多……,最後,地上的食物被螞蟻搬得一點不剩,連餅乾屑也難看到。同時,我還發現了一個祕密,螞蟻搬東西也不是死拼的,碰到困難它們也會想辦法,改變策略,而在搬運的過程中,它們始終團結一致,持之以恆,不會有一隻螞蟻會當逃兵,而最後它們也一定能成功。

這就是螞蟻—可愛的小精靈。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我喜歡昆蟲,在地上爬行,在天空飛翔等等.我非常感興趣。有一次,我撿球的時候正在踢足球。我在我的房子前面發現了一隻大螞蟻,所以我決定好好看看這隻螞蟻。

一大早,我很快吃完了美味的早餐。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個螞蟻洞。裏面的小螞蟻真的很配合我。我一到,這些小螞蟻就出來了,排成整齊的一排。它們有不同的顏色,包括黃色、黑色、淺黃色和灰色的螞蟻。它們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長度。有些長,有些胖,有些矮。仔細觀察發現,它們的頭部和臀部很大,而腰部很細,三條腿從兩側伸出。他們頭頂上方有一對大“夾子”。他們的嘴也是自衛武器。小螞蟻整齊地排成一排出去。

我中午又檢查了一遍,他們還沒有回家。直到太陽即將落山,我纔看到一些螞蟻扛着米粒,十幾只螞蟻扛着一片面包屑回來。原來他們出去找食物了。

我也知道螞蟻喜歡吃瓜子和糖果.所以我拿出準備好的糖果,扔在地上。最後,一隻螞蟻被香味吸引住了。我看到它被推着,費了很大的勁,卻沒有推。這時,我想起了我姐姐說過的話:“螞蟻比蟑螂強壯。”這絕對不可能!我看見小螞蟻們跑回來轉移援軍。很快,一大羣螞蟻排起了隊。他們一起工作把糖搬回家。我姐姐就是這個意思。只要螞蟻團結起來比蟑螂強大!

今天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必須觀察周圍的事物,並在未來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螞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昆蟲,頭像是不規則的圓形,還有很小的白色眼睛。螞蟻的尾部外形很像我們人類的肺,尾上還有兩隻很短的觸角。它有六條腿可以幫助它移動和拖食物。

螞蟻最厲害的本領是搬食物,它可以搬動比它重幾十倍的東西,真是昆蟲中的超級無敵大力士!

螞蟻是一種羣居動物,螞蟻的洞穴裏有成千上萬只。工蟻是最多的,它負責建巢穴和找食物。還有母螞蟻專門負責產卵,孵小螞蟻。兵螞蟻的工作是守衛洞穴和包圍螞蟻羣。

螞蟻雖然很小,卻也是非常有趣的小動物哩!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大自然有許多神奇的東西,我今天想觀察的是一些神奇的小螞蟻。

我一到家,就看到我家門口有一個蟻巢,所以我慢慢蹲在那裏仔細觀察。我看見螞蟻在一粒米周圍盤旋。我很好奇,它爲什麼不直接叫它的同伴一起行動呢?我看了很長時間,最後發現,因爲螞蟻只是一個“偵察兵”,它只是在看米粒是否有冒犯性。它轉了幾圈,最後回到了它的巢穴。我以爲那不是食物。我正要離開,一大羣螞蟻衝了出來。我又仔細看了一遍。它們一點一點地把食物咬成小塊,這些小塊讓一些較大的螞蟻帶着它們。我看了很久,我的腳都麻木了。他們終於把米粒搬進了窩裏。

過了一會兒,螞蟻們一個接一個地衝了出來,帶着他們的“勝利產品”。我不禁在心裏納悶,他們不是剛剛把食物帶進了鳥巢嗎?你爲什麼又搬出去了?我很快跟蹤他們的小身影。無論他們去哪裏,我都跟着他們。螞蟻爬得太慢,我幾乎不耐煩了。又走了一段路後,我們到達了一個泥濘的上坡。過了一會兒,我跟着他們到了一個稍高的地方。我看到他們開始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新洞穴,並再次儲存食物。我回家了,一完成作業,我就開始在電腦上檢查螞蟻爲什麼會移動。這時,網上有一段話跳出來說:“如果螞蟻像一家人一樣,就會下雨。當它們飛得很高時,雨水只會流下來,洞穴不會潮溼。讀完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果然,沒過多久“噼裏啪啦”就開始下雨了。

只要我們觀察自然界的一切,我們一定會發現新的東西。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對小螞蟻來說,骨頭既是一個龐然大物,又是它們的美味佳餚,如果一隻小螞蟻想把骨頭搬回家,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可我卻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一天,我到公園散步,看到一隻小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它有六條又細又長的腿,顯得非常可愛。它的動作可靈活了,小小的觸鬚來回搖動,小鬧到東張西望,一會兒爬到東,一會兒爬到西,好像在尋找食物。我把剛啃完的雞骨頭放在它面前,它就像老虎一樣撲過去,伸出前爪,想把骨頭拖回家。可骨頭這麼龐大,小螞蟻這麼弱小,怎麼能把骨頭搬回家呢?只見小螞蟻在原地停了幾秒鐘,好像在思考問題,突然它撒腿就跑,一會兒就鑽進草叢不見了。我以爲它放棄了,正準備離開,忽然看到一羣螞蟻從草叢裏鑽出來了。它們排成一條筆直的隊伍,就像一條線,我數了數,有三十多隻呢。

螞蟻們把骨頭團團圍住,奮力地拖着骨頭,直奔螞蟻窩。這時,我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壞主意,想來考驗考驗這羣螞蟻。我從水池裏捧來一些水,澆到螞蟻們的身上。哈!螞蟻們這下可亂了,它們在水裏拼命掙扎,四處逃竄。可是過了不一會兒,它們又重新聚攏過來,又開始齊心協力地搬骨頭了。我又把骨頭放在別的地方,卻立刻被螞蟻們發現了,我螞蟻的嗅覺可真靈敏。我千方百計給它們製造麻煩,它們卻仍然對這根骨頭窮追不捨,真有耐心啊!

透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聰明、團結、不怕困難的.小動物。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說起我的課餘生活,那真是豐富多彩,真像萬花筒一樣五彩繽紛。其中有一項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觀察螞蟻。

今年暑假的一個下午,天氣格外炎熱。我站在家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媽媽買的又大又甜的西瓜。我無意發現,有幾隻嬌小的螞蟻在門口轉來轉去,它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蹲下來看看它們究竟要幹什麼,似乎在尋找食物。我連忙咬了一口西瓜,爲了不驚動它們,我把西瓜輕輕地放在它們面前,看看它們會有什麼舉動。

我悄悄地蹲在一旁,只見好幾只淡棕色聰明的螞蟻,先用頭上的觸角去碰西瓜。它們是在確定這個食物是否能吃嗎,還是在檢驗這個食物有沒有毒呢?幾分鐘後,一隻跑得最快的螞蟻去叫其它的夥伴。不一會兒,急匆匆地來了一羣螞蟻,有又大又黑的,也有極小的。這些極小的螞蟻,你如果不仔細看,可能還發現不了它們呢。螞蟻們來到西瓜旁邊,並沒有爭先恐後地搶食物吃,而是同心協力把西瓜慢慢地擡起來,穩穩當當地運回家。

我被這羣不起眼的螞蟻,感到吃驚。它們小小的身體竟然能擡起這麼大的食物。我想這就是它們團結的力量。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20xx.08.05 星期五 氣溫:28~31℃ 雨

入住新家

今天,我從網上購買的螞蟻工坊郵寄到了。我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開啟包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容器,裏面裝着綠色的凝膠,模擬出螞蟻的生態環境,創造了一個螞蟻生態園。由於事先看過說明介紹,我先用吸管在軟軟的凝膠上戳了四個深約1釐米的小洞(以方便螞蟻日後開工打洞),然後熟練地拿出旁邊兩個透明的塑料導管,裝在容器端口,它們就像兩架“天橋”,給這個生態園中的螞蟻出行活動帶來了便利。之後,拿出配送的小塞子堵住通風口,只留下一個孔等待螞蟻進入。

螞蟻是裝在一個兩端塞着海綿並被釘緊的小吸管裏,共30只。吸管上還扎有幾個小孔,以便螞蟻呼吸外界空氣。透過吸管可以看到,螞蟻們都很活躍。由於擔心把它們放入容器時會跑出來,細心的媽媽剪掉吸管一端,慢慢地拔出事先塞入的海綿,與此同時將此端口對準工坊的進口。螞蟻陸續歡快地進入了“新家”,但還有幾隻似乎留戀舊窩,遲遲不願進去。我們只好敲擊吸管,將它們“逼入新家”。

進入工坊,螞蟻們都又活躍起來。起先在休息室裏不停地爬來爬去,相互之間碰碰觸角,打着招呼,很是友好。很快地,有兩隻最活躍的螞蟻離開休息室,透過“天橋”,爬到了工作室裏。我以爲它們要工作去打洞。誰知,它們只是來來回回爬了兩三圈後,又回到了休息室。

媽媽說;“它們剛入新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纔會去工作。”我想想也有道理,那就再等等吧。

20xx.08.06 星期六 氣溫:28~31℃ 雨

沒有打洞

我購買的這些螞蟻都是工蟻和兵蟻,據說善於挖掘打洞,一般在12個小時之後就會開始工作。它們靠吃膠體維持生命。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渾身漆黑,比普通螞蟻的個頭大一些,跑得也快一些,體長最大的有1釐米多,最小的也有7~8毫米,長有粗壯的上顎,頭大,近三角形,前、中胸背板較平,有胸腹節,身體有一定光澤。透過網上查找對比,我判斷它們是日本弓背蟻,這種螞蟻在我國東北地區、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生存。

可是今天我觀察了好多次,它們就是不開工,大多數螞蟻集聚在休息室裏爬來爬去,相互問候打招呼,只有少數比較勤快的幾個沿着通道跑來跑去,偶爾在凝膠上嗅一嗅,停一停,似乎是在吸食營養,也許是在研究打洞事宜吧?

20xx.08.10 星期三 氣溫:29~32℃ 雨

還是沒有打洞,但是死亡兩隻

“這些螞蟻真是太懶了!”每天觀察螞蟻好幾次後,我都失望地感嘆。它們總是簇擁在休息室裏,有時一動也不動,有時爬來爬去,就是沒有發現去工作。“它們怎麼不打洞啊?”我總是問媽媽。媽媽想了想說:“工坊說明書上說螞蟻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20~30℃,也許天氣太熱了,再耐心等等吧。”

嗯!有道理,最近氣溫偏高,一直都是30℃多,我們人類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這些小昆蟲呢。這不,今天就在休息室裏發現了兩隻螞蟻的屍體。可是,轉眼又想:中午太熱時,我不是也開着空調呢,這樣溫度應該也有25~27℃吧。唉!也許是溼度達不到螞蟻們活動條件吧!

仔細想想,我認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購買的只是一些工蟻和兵蟻,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它們打洞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0xx.08.15 星期一 氣溫:29~33℃ 多雲

陸續死亡,同伴清理屍體

天氣還是很炎熱,每天爸媽去上班,我就開着空調呆在房間裏看書寫作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呆在螞蟻工坊旁邊,觀察螞蟻活動。但是螞蟻們仍然沒有一點要“動土”的樣子。這十天來,真是讓我很失望。你瞧!它們有的趴在綠色的凝膠上面,有的簇擁在一起,有的勉強爬動幾步,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休息室……就是沒有要打洞的樣子。真是折磨人啊!我簡直要失去關注它們的興趣了。

突然,我發現工作區內有一小堆螞蟻的屍體,數了數,死螞蟻大概有十多隻的樣子,都是斷開的,一節一節的。再看看休息室,前幾天陸續出現的幾隻螞蟻屍體不見了。看來,是活的螞蟻將同伴的屍體集中清理,堆積在一起了。

20xx.08.20 星期六 氣溫:28~35℃ 晴

螞蟻屍體

螞蟻還是沒有打洞,倒是每天都有一些螞蟻陸續死去。有時是死在休息室,有時是死在工作間。但每次在第二天早上,我都會發現屍體集中堆積在工作室的凝膠上面,慢慢地由一小堆變成了較大的一堆,屍體堆裏還夾有一些凝膠。活着螞蟻照樣爬來爬去,或一動不動或積聚在一起,就是不去工作。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螞蟻不管死在哪兒,其它的螞蟻就會把屍體運到離休息室較遠的地方,集中堆積掩埋起來。它們很有環保意識,怕腐爛的屍體污染自己的家園。你想知道它們是怎麼運送屍體的嗎?那我就告訴你吧:它們先用大鄂把同伴的屍體咬成一節一節的,再把碎屍一點一點的清理運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室),堆積在一起,並銜一些凝膠進行掩埋。看到這些,我不由得對這羣螞蟻產生了敬意:它們真是既講衛生又懂感情啊!

關於螞蟻的死亡,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上網查詢,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隻螞蟻死亡,就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其它的螞蟻聞到氣味後,會把這隻螞蟻“安葬”掉。工坊內透氣性不好,這種氣味不能很快去除,其它的螞蟻身上只要沾染了這種氣味,就讓別的螞蟻錯以爲它們已經死了,也會當作屍體來處理,但這些螞蟻是活的,當然不會任人“活埋”。於是也會發生螞蟻之間的互相撕咬和殘殺,然後就有更多的螞蟻死去。死去的又被活着的清理堆積,如此循環而已。

20xx.08.26 星期五 氣溫:27~35℃ 晴

終於打洞了

早上剛剛起牀,我來到螞蟻工坊旁,只見屍體堆又慢慢增大了一些,看來螞蟻又死亡了幾隻,數了數,活着的螞蟻只有9只了,它們在最邊上那條事先戳的綠色凝膠洞周圍進進出出,似乎在忙碌什麼。當它們相遇時,還不忘用觸鬚交頭接耳。再看看凝膠洞,啊!比以前變長了。我測量了一下,已經有2釐米多了。“螞蟻打洞了!”我高興地叫起來。

我想:這幾天來,我把一直把螞蟻工坊放在空調房裏,一定是在晚上氣溫較低或恆定時,螞蟻們陸陸續續工作了一些,只是因爲進度不明顯,所以我纔沒有及時發現。

20xx.08.27 星期六 氣溫:25~31℃ 多雲

螞蟻只剩一隻

我好傷心啊!螞蟻現在只剩下1只了,看來這隻螞蟻的生命力還是最頑強的。它體型較大,應該是隻工蟻,而且是這羣螞蟻中的領導。只見它孤零零漫無目的地爬來爬去,一會來到休息室,一會來到工作室。

螞蟻屍體堆上不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周圍長出一層白白的、黃黃的東西,我用小棍撥了撥,似乎有些粘性,可能是長蟎蟲了吧。有機玻璃容器周圍也蒙有一些淡淡的水汽。看來,隨着螞蟻們的死亡,這個生態園已經被污染了。

20xx.08.28 星期日 氣溫:24~31℃ 多雲

清理工坊,總結經驗

今天下午,最後一隻螞蟻也死去了,它的屍體就躺在屍體堆旁,沒有同伴替它清理。看來,我對螞蟻工坊的觀察生活也即將結束了。我拿着工坊來到小區草地上,用小棍慢慢清理出螞蟻們的屍體,然後用土掩蓋好。

透過這些天來對螞蟻工坊的觀察,我總結出螞蟻們打洞不太積極和陸續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凝膠質量較差,缺乏營養或者是營養單一。

2、天氣炎熱,氣溫偏高,使螞蟻的生活習性受到影響。

3、工坊內通風不好,死去的螞蟻不便及時清理出去,污染了生存環境,加速了其他螞蟻的死亡。

4、螞蟻羣中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集體活動組織性不強。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下午,伯伯帶我去觀察螞蟻。我們來到離家不遠的用石頭做的臺階上,灑下一些香噴噴的麪包片作爲誘餌,就開始靜靜地等待它們了。

過了不久,臺階上來了幾隻螞蟻,探頭探腦的,估計是到處找食物吧。我細細觀察,發現螞蟻的身體分三節:頭部、胸部、腹部,有六條腿。所有又長又細的腿都長在胸部,後面的腿最長。小螞蟻的嘴巴有兩把像彎刀般的大鉗子,也許小螞蟻就是用這鉗子把食物切割吧。除了小螞蟻的腿,更有趣的是它的那一對觸鬚上下襬動,敲鑼打鼓的樣子,我忍不住地笑出來。可是它爲什麼要長一對觸鬚呢?

爲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又拿來片面包,攔在一隻正在尋找食物的小螞蟻面前。只見小螞蟻試着搬了搬,搬不動,便轉過身子回去了。我以爲它就這麼放棄了。只見它草叢方向移動,路上遇到其他螞蟻,他都會相互碰一下觸角。不一會兒,一條“黑龍”似的螞蟻大軍涌向了那片面包。原來它竟是去搬救兵啊。我看見螞蟻們揮舞着他們的大鉗子,把麪包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由一兩隻、兩三隻螞蟻搬回去。眼看麪包快要全運走了,我故意挖了塊泥巴,把它們的路阻攔了。剛開始它們有點騷動,螞蟻們團團轉,遇上的螞蟻相互觸碰觸角,不一會兒馬上平靜有序地找到一條新的路。很快,所有的麪包都被搬走了。我真的佩服螞蟻啊!

這次觀察還讓我懂得了一個既深刻又難忘的道理:螞蟻雖然個頭很小,但是團結起來力量非常大。同樣,我們大家只要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你見過的大螞蟻有多長?你見過的小螞蟻有多短?我見過的大螞蟻可就有一釐米長呢!短的......呵呵呵,還不到一毫米!想知道我怎麼發現它們的嗎?請看下面的內容吧!

暑假,我們多樂英語組織我們去軍旅,一天,訓練後休息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羣不到一毫米的小螞蟻,這些小螞蟻好可愛呀!我把手伸給它們,它們一個一個的往上爬,又一個一個的下來,經過n次上去和下來,小螞蟻們累的上氣不接下氣,我哈哈大笑,心想“它們可真傻呀!”這時,我聽見了集合哨,就趕緊去站隊了 。

當再一次休息時,是我們徹底訓練完了,我又去找小螞蟻了,可是這回不是小螞蟻了,而是一羣一釐米長的大螞蟻了,我可不敢把手伸過去了,於是就把一根小木棒斜着插到土裏,只見螞蟻一圈一圈的往上爬,爬到頂後又迅速下來,經過我的仔細觀察,我發現它們下來的時候似乎是滑下來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螞蟻滑滑梯“嗎?這時,我已聽到了聲音,不過這會的聲音可不是集合哨,而是教官的熊吼聲,原來教官是讓我們回軍營了,我們只好乖乖地排好隊,跟着教官回軍營了,我們走啊走,走啊走,終於走到了軍營,這時我才發現,那些大大小小的螞蟻還在我身後呀!原來小螞蟻們把我當做了好朋友,不願意離開我了!

透過這件事,我懂了一個以前怎麼想出想不通的道理,那就是不管多麼弱小的動物,也都是有自己的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