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

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 篇1

一百多年前,第一輛自行車橫空出世時,人們對個體交通的認知開始出現,這種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使人們的出行方式潛移默化中開始發生變化。當然,隨着科技的發展,如今的社會雖然仍然能看見自行車的身影,但是各種大型越野車和小轎車以及各式電動車的出現已經把自行車的身影壓制於馬路的邊緣。而這種現象的出現恰恰說明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爲什麼汽車會成爲如今人們生活的一個必需品。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相比起自行車,汽車的速度首先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而其內在的一些便捷性更是使自行車的地位一落千丈。可是,既然在當今社會汽車的普及量如此的高,不是應該受到大衆的好評嗎?可是,當人們對汽車的大量使用開始抱怨的時候,問題又出現在了什麼地方了呢?

不管是小巷子還是繁華的大街,汽車的鳴笛聲似乎哪裏都逃脫不了。一聲刺耳的鳴笛影響的不止是周圍居民的生活,也使周圍人的情緒越加的浮躁。這就是現在都市的特點吧。每一個人都心浮氣躁的看待着自己的生活,把無趣的字眼加到了自己的頭上。名利的喧囂把城市帶來的烏煙瘴氣一併收入其中。而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更是影響了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或許在現代人的印象中,這種快速的生活方式已經與他們理解中的那份生活脫軌。可是,如今的社會實況卻沒有什麼具體辦法來解決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幾年前,共享單車的推出確實受到了一系列的好評。很多公用的自行車開始出現在衆人眼中。這種方式的出現確實喚起了許多人對曾經生活的一份念想。人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理念。但對於大多人來說,回憶或許不如實行,當很多人開始嘗試放慢自己的節奏時,偏偏時代的力量開始逐漸凸顯,上班族和學生依舊沒有時間來駐足好好看看這個大千世界。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單車的普及讓他們多了一份選擇健康生活的方式。也讓我們多了一份留住自行車的理由。可是,單車的出現也壓制不了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這個我每日來回奔波缺不熟悉的地方。

我不覺得慢節奏的生活離我們有多遠,只是大多數人沒有辦法去選擇自己的生活,在單車與汽車之間的抉擇是嚴峻的。這關係到你的態度和你的追求。正因爲如此,我們的生活或許不會因爲一輛單車而改變什麼,這關係到的是你的個人,如果你找到了屬於你的節奏,那麼不管快還是慢這都是最合適你的節奏。過好生活,看看世界。找準節奏,貌似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 篇2

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餘華

數年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當屠夫的新聞曾一度傳遍大江南北,並引發了此舉是否浪費人才的大討論。

2008年,清華狀元張曉勇放棄高薪當保安,同樣令人大跌眼鏡,甚至有人懷疑他是藉助媒體炒作自己。

其實,面對如潮的批評與質疑,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這些當事人心裏是怎樣的想法。但他們,似乎不顧流言飛語,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自己的路。

其實,我們在不停奔波勞碌時,不禁自己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在爲誰而活着?

一部經典電視劇裏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一個人最慘的是什麼?就是幹他不喜歡的事,最慘的是還要幹一輩子。

這句話之所以經典,是因爲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在做着自己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堅持的'事情。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大學生,許多人只是一味指責他們是“大材小用”,但是有沒有人這樣想過:他們的選擇,或許就是他們最想伴隨自己的節奏做的事呢?

所以,我對北大學生賣豬肉,清華狀元當保安是持讚賞態度的。其實,在這些崗位上,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同樣實現了他們的價值,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反倒是當今很多人,揹負着種種壓力。面對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扭曲自己的靈魂,從事着自己壓根不樂意從事的事業。如果真的揹負着這些繁重的壓力,再高的學歷,再好的崗位,再顯赫的身份,又能指望他們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呢?

但丁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如果有一天,我們遇到了滿是荊棘,難以走下去的路,不妨換一條路,或是轉一個彎。這時,也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價,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相信自己,跟着自己的節奏,就像餘華說的,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掌握了這樣的信念:跟着自己的節奏,我的青春自己做主。

找到自己的節奏作文 篇3

沸騰,嘈雜,一如搖滾樂隊肆意的喧囂,激情,卻引人亢奮。

舒緩,安謐,一如鋼琴黑白鍵演繹的優雅,清淡,卻讓人沉醉。

可還是有那麼多人一頭栽進了生活的酒吧,在舞池中伴着重金屬的節奏,扭動身體,扭動青春。似是從身體的律動節奏中尋到了什麼,便將靈魂也留在這裏,盡情搖擺。不知道那一張張年輕面孔下的心是否安詳,是否放鬆,在這鮮明的快節奏下。

或許,青春便是怒放,盡情綻放屬於自己的所有美好的時光。但我更欽羨於曇花般的醞釀,而不是終日沉醉,沽名釣譽。

酒吧裏的人來自何方?散場後又會走向哪裏?或許更多的人是投身於社會的功名場,終日爲着升遷,漲工資,討好上司費勁腦汁。曾一度追逐,一度向前,像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樣追逐什麼,或許更準確地來說,是搶奪着什麼。屬於自己的功勞,屬於自己的頭銜,屬於自己的朋友,都要,一一要來。一位朋友說:“以後,不要再爭什麼了。”當時的震驚已消退,伴隨着是連日的沉思。這樣的生活,或許是外人眼中的光鮮亮麗,可是個中酸楚,都只能獨自嚥下。是節奏太快了吧,不等萬物自然發展便搶先要來,它累,你也累。

不知是否因爲換了新環境,連我都詫異自己的改變。電腦裏只有舒緩的歌曲,生活也波瀾不驚。開始享受這般的美好,我想着總有那一天,要駐足麗江,走進烏鎮,細細品味歷史積澱的節奏之美,那裏的人的節奏,應該是不緊不慢吧。

也愛上孔子。剖析來分析去,似乎孔夫子更符合原先的自己,其實不然。當夫子感嘆於曾經理想社會的美好時,我明白,你我同道。愛你“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可貴精神,愛你對弟子的無比關懷,愛你時不時的詼諧幽默。或許依法治國是快節奏的人所做之事,那你——以德治國的你便是慢節奏的元老了吧。

慢節奏不是隱士們不理會世事,“讓他去死吧!”讓自己脫離塵世的生活;快節奏更不是追名逐利,留戀官場。無論是慢節奏,還是快節奏,用孔夫子的話說,即“矜而不爭”,並非消極對待事物與自己,而是以一種不是爲了自己的心來做事,爲社會做實事,困難時也與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只是,不是爲了自己。懂得節奏的人總能“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吧。

也愛上了梭羅。梭羅孤身一人,遠離塵囂垂釣瓦爾登湖,於寧靜下寫下充滿恬淡,智慧的書——《瓦爾登湖》。當外面的浮華世界帶來的已是生命本體所不能承受和跟進的的快節奏時,智者選擇已從心靈的最初嚮往走向樸素而詩意的生活。沒有多少人能拒絕川端康成詩意生活的感召:“凌晨四點鐘,看見海棠花未眠。”——這樣恬靜中的舒展之美,纔是生命最本真的狀態呵。

電影《立春》中的王彩玲是一個渴望去巴黎唱歌劇的小縣城的女人。坐在一路向南的火車上,她這樣說道:“春天來時,總覺得會發生點什麼,然而到頭來什麼也沒有發生,就覺得自己錯過了點什麼。”今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如同王彩玲一樣,渴望追上自己的夢想,然而心急的我們卻忘了,當我們盲目地加快進行的節奏,那些屬於我們自己個體生命中難以抹滅的美麗風景也無奈凋謝了,有一天我們再次回首,卻只看到一路慌亂的足印時,我們已再也不能造訪來時的路。

悟透之時,讓我們偕同朋友沉醉在大自然潮漲潮落、春華秋實的節奏裏,順其自然。抑或是在一個冬日的午後,捧一本書在慵懶的陽光下享受鋼琴曲流淌下的美好吧。如同梭羅獨在瓦爾登湖垂釣一天星河的心境,格列柯的畫筆下永恆不變的落日的泰然,我們仍應想念,找回自己的節奏纔是不顯遺憾的旅程,像海子一樣,劈柴餵馬,周遊世界,總有這樣一天,面朝大海,你看哪,那裏正是春暖花開!

標籤: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