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觀察日記小學生

日記的內容,來源於人們對生活的觀察。下面我們來看看觀察日記小學生,歡迎閱讀借鑑。

觀察日記小學生

【篇一:觀察日記】

在我家陽臺上有一盆茉莉花,開花時常散發出一陣陣清香,時不時招來幾隻蝴蝶。

清晨時分,我起牀時,一隻停留在花上的美麗的蝴蝶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輕手輕腳地走到它旁邊想仔細地觀察它。她小小的頭上,有兩條捲曲的長觸鬚。黑色的翅膀上,鑲嵌着黃色的花紋和白色的斑點,翅膀下面還拖着兩條黑色的好像鳳尾一樣的短尾巴。兩隻美麗的翅膀好像兩把精緻的小扇子,一扇一扇的,真是漂亮!這隻蝴蝶猶如一個可愛的小精靈在花叢中跳躍,時不時停下來嗅嗅茉莉的清香,看看茉莉的芬芳。

忽然,它停留在一朵綻開了非常燦爛的笑臉的茉莉上,靜靜的,一動不動。我想它在審視着這朵茉莉有沒有毒。過了一會兒,像確定了這朵茉莉有美味的花蜜時,它把嘴巴,好像吸管一樣伸直,伸到花深處,用管子去慢慢地吸取花蜜,慢慢的品嚐花蜜。吸完一朵後,它就會把管子捲起來,收回去,飛到另一朵上,依法炮製。吃飽喝足後,它就拍拍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飛過一條優美的弧線,消失在我的視線當中。

那隻蝴蝶一直飛舞在我的記憶之中。

【篇二:觀察日記】

今天上午,我們上了一節非常有趣的觀察課。

一上課,老師就神祕地拿出一個信封,並讓大家猜裏面裝的是什麼?有的同學說是茶葉,有的同學說是豆子。老師又把那個信封發下來讓我們摸。我摸着裏面是一個硬邦邦的,上面還有許多皺褶的橢圓形的小球球。同學們都說它是桃核。

老師說可以拿出來了。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來看。這個東西兩頭尖尖的,中間鼓鼓的,它的顏色是棕色的,表面很粗糙,好像樹皮,還好像老爺爺額頭的皺紋。正當同學們認真觀察的時候,忽然有一位同學叫道:“原來是胖大海呀!”

老師讓我們把胖大海泡在水裏,再觀察它的變化。我們把胖大海放在同學準備好的杯子裏,倒上開水。剛注入水時,胖大海兩頭的表皮就慢慢裂開了。過了一會兒,水的顏色變黃了,胖大海的體積明顯變大了。幾分鐘後杯子裏的水更黃了,胖大海也變得好像一團棕色的棉花。現在的胖大海摸上去軟軟的。我把鼻子湊近杯口聞一聞,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又端起杯子嚐了一口,味道並不好像我想象的那麼甜,而是苦苦的,卻很爽口。我再捏起胖大海咬了一下,嚼起來感覺好像木耳。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這節觀察課結束了。這節課不僅有趣,還讓我有了許多收穫。我真喜歡這樣的觀察課呀!

【篇三:觀察日記】

今天,我在家裏做作業。我無意中看見螞蟻的“房子”。說起它們的“房子”,那可真是螞蟻的天堂啊!“房子”的外形就好像是真的房子,上面有幾個氣孔和幾扇假窗戶,裏面放着一塊五邊形的糖塊,螞蟻們在裏面打地道。

它們打的地道是四通八達,常常能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螞蟻可真是勤勞的動物!

我每次捧起它們的“小房子”,它們像見到敵人一樣四處逃竄。有時我想捉弄它們,把“房子”倒過來觀察,發現它們從各個通道中滑下來。然後,我又把房子倒回來,它們發現自己在上面,於是,就四處尋找通道入口,回到下面繼續忙碌着。

螞蟻們真有趣!

【篇四:觀察日記】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情不自禁地找出了去年枯萎了的含羞草。

出於好奇心,我微微地碰了一下那早已枯黃的葉子。只聽“咯吱”一聲,葉子飄飄悠悠地飛落下來,碎了。含羞草生前就是脆弱的,沒想到現在還是……

其它的葉子看見了“前車之鑑”,都互相抱得更緊了。水分似乎在它枯死的那一瞬間,就被蒸發得無影無蹤了。皺皺巴巴的,好像一張佈滿皺紋的老臉。

再看看枝條,彎彎的,成了個“駝背”,勉強支撐着那一個個“郵包”。根鬆了,像風一吹就能被連根拔起。要不是乾裂的土地把它夾住了,恐怕早就“樹倒猢猻散”了。我不忍心看着含羞草這個樣子,準備把它扶正。可我沒想到我竟幫了倒忙,枯枝簌簌地抖着,降下了幾名小“傘兵”。

想起原來的含羞草那有趣的身姿,不忍眼巴巴地看着這等淒涼情景而袖手旁觀,便把土溼潤了,把樹幹正正地立在了花盆中心。

雖然,含羞草已經死了,但在我心中,它一直活着。因爲在它最美的時候,我的`記憶爲它留下了生命中的永恆。我永遠忘不了你,含羞草。

【篇五:觀察日記】

今天,我在爺爺家的院子裏觀察了螞蟻怎樣搬白砂糖粒。

爲了引誘螞蟻出來,我先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兩個地方撒上了白砂糖粒,接着便開始仔細觀察了。一隻螞蟻發現了白砂糖粒,它並沒有好像往常先回家找同伴幫忙,而是直接搬起一粒白砂糖就走了。漸漸的搬糖粒的螞蟻多起來了,這時候我便乘機觀察螞蟻的樣子:螞蟻的身子是棕褐色的,橢圓形的頭,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刻不停地晃動着,一旦碰到同伴,就相互觸碰幾下,它們一定是在握手交談吧。螞蟻的肚子也是橢圓形的,腿細細長長的,螞蟻個小,爬得又很快,要看清楚究竟它長着幾條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讓我來告訴你吧,螞蟻長有六條腿!

第一個地方的糖被螞蟻搬得差不多時,我便去觀察另一個地方了。另一個地方的糖卻還剩下一大半。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想,應該是這一窩螞蟻的數量比較少吧,或者是這一窩比較懶吧。

在螞蟻搬白砂糖粒的時候,我忽然發現一個問題。我以前也觀察過螞蟻搬包子皮,螞蟻搬包子皮時,是集體作戰,一大羣一大羣前呼後擁着來搬的。而這次螞蟻搬白砂糖粒時,卻是單兵作戰,來來往往的螞蟻都是自己動手,把白砂糖粒一粒一粒的往回搬。再仔細觀察一下,我明白了。因爲包子皮對螞蟻來說很重,必須一大羣才能搬得動,而白砂糖粒很輕,一隻螞蟻搬一粒是搬得動的,不需要同伴幫忙。

原來小小的螞蟻也很聰明呢。

【篇六:觀察日記】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觀察貝類,並記錄。我心想:這還不是小菜一碟!

可畢竟看花容易繡花難,我讓媽媽買來了幾十只貝類,是那種全身白色的白蛤,我看了老半天,看來看去和普通的貝類一樣“沒啥好寫的”,我正想着,目光突然好像一道閃電一般瞬間落在了它們的嘴邊——它們的嘴竟然是鋸齒狀的!上邊有一道道花紋,最後面是最粗的地方!我好像撿到了成千上萬元錢似的欣喜若狂。

突然,它們成羣結隊地冷不防向我葉了一口水,搞得我整張臉都溼了,我火冒三丈,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對它們說:“來人,判死刑,別以爲君子動口不動手,束手就擒吧,看你們還怎麼囂張,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不一會兒,那些可憐的白蛤就被外婆拿去炒菜了。

就說到這兒,我呆會兒還要去吃美味呢!

【篇七:觀察日記】

我爸爸總喜歡擺弄一些花花草草。

有一次,爸爸拿回了幾棵辣椒苗,我把它種在陽臺的大花盆裏。

剛開始,這幾棵辣椒垂頭喪氣、有氣無力的,好象在說:“主人,我口渴了,要喝水!”於是,我不停地給辣椒澆水。過了幾天,這幾棵辣椒在我的精心伺候下,長得青翠欲滴,吐出了嫩芽。我心想“辣椒長得這麼慢,要到何時才能生出辣椒來?怎樣才能加快辣椒的生長速度呢?”我絞盡腦汁想了許久,“哦,施肥,爸爸不是經常給花草施肥嗎?”我高興得尖叫起來。於是,我立刻行動起來,拿起爸爸放在家裏的“磷酸二氨”化肥,將一小部分倒在辣椒的根部,我心想:“這下辣椒肯定會長得更快,爸爸回來一定會誇我!”

過了三四天,太陽好像發瘋似的烤着大地,我走到陽臺一看,辣椒沒有任何反應,於是我再次施肥,將剩餘的化肥全部倒到辣椒根部,整個花盆白花花的一片。又過了幾天,我到陽臺一看,大吃一驚,辣椒不但沒有長大,而且葉子都黃了,掉滿了花盆,好像個大光頭似的。我問爸爸辣椒爲什麼會變成這樣?爸爸說:“這幾棵辣椒都中了化肥的傷害,夏天氣溫高,施肥不能直接施根部,不然,化肥中的氮揮發會傷到植物。”我聽了直點頭。

透過這件事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科學,不能盲目從事,我們的學習也好像種辣椒一樣,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知識。

【篇八:觀察日記】

聽說,螞蟻有齊心協力的能力,我想做個試驗,證實螞蟻齊心協力的能力。

這天,在我家花盤發現有一些螞蟻,於是我就在花盤旁邊佈置了一個“迷宮”,裏面擺放有許多的障礙物,有木棒作成的橋、塑料泡沫作成的樽子、還有幾個大水坑……裏面還放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糖、米飯、餅乾、巧克力、蛋糕……。然後就坐下來用觀察,只見,一隻螞蟻在“迷宮”裏轉來轉去,大概在尋找回家的路,這時候螞蟻像聞到了蛋糕等好吃的氣味,連忙從這邊的塑料泡沫透過木棒爬到有東西吃的另一個塑料泡沫。我趕緊用放大鏡觀察,只見螞蟻的腹部劇烈地收縮,才能把一塊小小的巧克力抱了起來,然後又急促地回到螞蟻窩。

我想,就這樣子就算了嗎?我就在螞蟻窩旁等螞蟻出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只見那隻螞蟻帶了幾隻工蟻,爬了出來,然後又急促地向“迷宮”奔去,然後不斷地有螞蟻從窩裏爬也來,它們一隻接着一隻,組成了一個螞蟻的長隊,它們往返交替,一邊走一邊用頭上的觸鬚碰一下對面走過的螞蟻,不知道是交留資訊還是給同伴們加油。只見螞蟻們齊心協力,把糖、米飯、餅乾、巧克力、蛋糕……一樣不漏地都搬進了家,我還沒反映過來,它們就已經收工了。它們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一兩分鐘。

看來,螞蟻真的有齊心協力的能力。

標籤: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