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的民風作文400字集錦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400字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民風作文400字集錦8篇

民風作文400字 篇1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爲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爲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裏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爲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民風作文400字 篇2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後,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爲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於保佑孩子成長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爲最好。因 “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後,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爲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民風作文400字 篇3

我們江西風俗非常多樣:有抓週啊,有守歲啊,還有祭拜天地……今天我就來介紹幾樣。

一是我們江西特色餃子,我們每一次過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樣的餃子,有綠豆餃子,有韭菜餃子,還有豆腐餃子,甚至還有辣椒餃子等讓人目不暇接。讓人吃了還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須要有魚,有魚了還不能吃。有人會問不吃幹嘛呢?因爲我們江西人把魚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餘,要是把魚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沒餘了嗎?

二是抓週,抓週這個詞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抓週的意思就是慢一週歲的人都要抓週。先拿一個大一點的盆子,讓那個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計算機,一些東西。我們在門外打爆竹,那個小孩子開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長大以後肯定是一個學習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長大以後一定是非常貪玩的一個人;要是抓到計算機的話他長大的工作一定是計算機。讓後我們趁他在抓的時候扔錢給他們,要是小孩子不拿錢的話,我們大人都把錢放到他的手上。因爲我們都想要他長大以後做個有錢的人。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過年的期間我們都要祭拜天地,讓他們保佑我們可以全家安全一年裏不會出事。我們要把豬頭和一些吃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這樣可以全家幸福。

我們江西還有很多風俗想要了解的話就到本地去了解吧!

民風作文400字 篇4

我的老家在山西,我喜歡我的老家,因爲那裏的風俗習慣深入我心。

比如:二月二龍擡頭、添倉節、桃花節、寒食節、走麥節、乞巧節、敲鑼兒節、中元節、過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二月二龍擡頭。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圖個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這個節日奶奶總會讓我去理髮。

但我不喜歡理髮,小時候總擔心剃頭刀子傷到我,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嚎淘大哭,幾個人都按不住,媽媽和奶奶爲了讓我順利理完髮,會答應我一些平時不能滿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時,家鄉的人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我特別喜歡吃餃子,奶奶包的餃子好吃極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還會和奶奶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喜歡幫媽媽擀餃子皮,還會包象包子一樣大的餃子。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很開心,我喜歡這個節日。

我們老家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歡迎大家到我的老家山西做客!

民風作文400字 篇5

從遠處傳來了隆隆的鑼鼓聲和喧鬧聲,人聲鼎沸,我循聲而望,原來那是在舞龍燈。走進了看是一條金龍。金黃色的龍鱗,土黃色的龍身,一個大龍頭,上面有一雙閃閃發光的大眼睛,嘴巴張的老大老大,鋒利的牙齒露了出來。伴隨着“咚咚鏘、鏘鏘鏘、咚咚咚”,那條龍舞動了起來,時而在空中飛舞,時而繞着地面盤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後,神氣十足。我好奇地問一個村上一個年紀大的爺爺:“爺爺,你們爲什麼要舞龍燈啊?”

只聽那位爺爺說:“因爲龍是一個代表吉祥的動物。我們舞龍燈就把這份吉祥之氣帶到了每一戶人家,讓每一戶人家都平安地迎接新年!”我聽了爺爺的話,開心地跟着“龍”去每一戶人家送喜氣去咯!

我到了一戶人家門外,發現主人吧100—200元人民幣放在“龍”的嘴裏。我腦子裏又冒出一個問題:爲什麼要放錢在龍的嘴裏呢?我找到了一位村上的一位奶奶,她告訴我說:“因爲這樣就表示可以讓人家一生平安、健康、長壽。”

後來,我又從村上的一位爺爺哪兒得到了一些關於舞龍的知識:原來,在農村舞龍燈代表村民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在企業裏舞龍燈代表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甚至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舞龍燈也代表全國人民恭賀新年、萬事如意!

原來,這小小的一個舞龍燈、竟發揚着中國偉大的歷史文化,我們一定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給發揚光大!

民風作文400字 篇6

令人期盼的新年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動呢?因爲新年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餡兒足、飽滿的“耳朵”了,那個味道可比肯德基、麥當勞好吃健康多了,還是中國的傳統食品。這個“耳朵”就是馳名中外的餃子,你猜出來了嗎?

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響聲讓我們感覺很開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年習俗。

過年玩的時候把“腰包”花扁了,怎麼辦呢?不用擔心,有壓歲錢呢!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可是,有些家長要幫孩子保管,我覺得這樣是不妥當的,壓歲錢本來就是給孩子的,否則,孩子會被“歲”這個妖怪抓走。

新年還要貼春聯,貼春聯是爲了增加節日氣氛。此外還要貼門神等等。但你們知道貼“福”的時候爲什麼要倒着貼嗎?因爲這個意思是福“到”了。

現在新年又多了一項活動,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年聯歡晚會。爲了看這項節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價。不過很值,因爲新年聯歡晚會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過新年的時候許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讓我們共同期待今年的新年吧!

民風作文400字 篇7

普天之下,總不乏奇人異事。在我們身邊就有這類人存在,那一天我見到拉一個身壞絕技的刀削麪師父。

那一天,我路過一家拉麪館,拉麪師父正在拉麪的動作震住了。不知是店裏的那位客人點了刀削麪。師父正在削麪,那動作之快。令人震驚。削出來的面,更是薄如紙。

不知是做久了,熟練了,還是別的什麼。只見拉麪師父神色從容,動作敏捷。他手裏的削刀,被他運用的極爲靈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簡單的削刀,一堆麪粉,在他的手裏,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卻有薄的如紙蟬翼般的面魚來。師父左手抓着麪糰,右手拿着削刀。不停地削着,右手在麪糰上一劃,出來的面魚小巧可人,落在高湯裏,活像暢遊在水中的小魚。也許,這就是它被稱爲"面魚"的原因吧。消出來的面魚,兩頭尖尖,中間則寬寬的,一點也不失諧調。乍眼一看,鍋裏已經有滿滿一鍋的面魚了。令人胃口大開,真想趕緊品嚐這美味,呵。沒一會兒功夫,一碗刀削麪便出鍋了。遠遠的,就已經聞到了刀削麪的味道。我想,這碗刀削麪一定不矢爲一碗美味。

看了山西刀削麪的做法,不禁對拉麪師父佩服至極。

民風作文400字 篇8

近日的雨讓人心情意外安定,閉起眼聽一曲黃梅戲,更顯暇意。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爲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黃梅戲,聽村裏的老人說,這種戲劇原名黃梅調”,發源地就在我的老家安徽。

黃梅戲以唱腔委婉著稱,嚴鳳英的《天仙配》實爲代表之一。我閉着眼聽戲,在優美動聽的旋律聲中,我彷彿看到了綠水青山,聽到了聲聲悅耳的鳥鳴,聞到了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曲到高潮,我不禁睜眼,那精緻的髮髻,飄飄的衣帶,華麗的刺繡,無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飄逸之美一度環繞於我心間,那似清泉般清澈的音韻亦帶走了周遭所有紛擾。

爲什麼黃梅人要唱黃梅戲呢?我心中甚是疑惑。原是黃梅縣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水災,當地人民深受其害,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人們便唱起了黃梅戲。歲月流轉,黃梅戲便以其行雲流水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法,在各地人民羣衆中深受歡迎。

黃梅戲,演的是生活,唱的是淳樸,說的是人民美好的願望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在戲中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像泥土一樣,樸實而又深厚。

標籤:集錦 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