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春節感受》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感受》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春節感受》作文三篇

《春節感受》作文 篇1

春節,顧名思義,是爲了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裏。

春節的重頭戲,要數團年宴了。這一天大人們最爲忙碌。廚房裏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老爸老媽廚藝了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

下午四點的時候,親人陸續到齊,一番寒喧之後,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餚,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瀰漫了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後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噹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後,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麼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於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

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春節,既然是春天的節日,讓我想起不知名的詩句

春天何其多,屬於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麼?

《春節感受》作文 篇2

正月初一,新的一年開始了。我換上帥氣的衣服,向長輩們拜完年,就和我的夥伴朱宇迪開始了我們的活動——放鞭炮。

我們把鞭炮插在泥土裏,點燃導火線,迅速躲在安全的角落,只聽得一聲巨響,小土塊像隕石一樣從天而降;有時,我們把鞭炮放小蔥裏,鞭炮爆炸之後,小蔥立刻變成了一朵美麗的小花朵 ;我們還會把即將爆炸的鞭炮扔進小溪裏,“轟”地一聲,就會看見小溪裏濺起一個又一個的水花。

雖然,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但我最喜歡這隆重的春節。

《春節感受》作文 篇3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新一年,也是新開始。我們生活充滿了希望。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傳統。新年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後,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爲什麼家裏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是傳統,習慣。”那爲什麼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在不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爲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着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是那樣過,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並沒有預料中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後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面孔,那張說着重複恭維話語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人也要違背心願恭維,而大人們說:“這是禮節。”什麼是禮節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生命,新空氣,新開始。春,孕育着新希望,唯一感悟春,只有它告訴我們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春節,唯一令我高興只有它帶來絲絲縷縷希望氣息,雖然很少,但也是能捕捉到。

春節,不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爲什麼春節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人,無聊地過着無聊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複話。

什麼時候能取消春節拜年習俗?

標籤:三篇 精品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