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詩與遠方作文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與遠方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與遠方作文3篇

詩與遠方作文 篇1

變數之中,見微波才知道動感的,聽到歌曲才知道傳神,身處暗處看光明之處,木靜而觀動,方爲智者所爲,更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秀基因的文化,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境的新求解。

自然不息,創新求解傳統文化。

詩詞歌賦似一股清流。滋潤現代人,也就是我們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色彩斑斕。然而,有人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爲所爲“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者成爲無厘頭的人,以看秀方式做臺下的吃瓜羣衆。人們有時懷疑有時戲謔,卻忘了正是熱播節目的創新求解,讓詩意悄然重新進駐人們的生活,讓悠悠文墨在熱議中得以傳承。

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傳統文化。

有時痛批當下的漢字危機,是對母語情感的消化,是資訊時代的產物。然而我們不可能限制一個民族盡情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廢食。魏源說:“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有機結合,才能悠悠文墨“受光於天下”從而傳播四方。《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現代科技還原古典意境:“搖一搖”新媒體互動,搭建傳播平臺供文化驅馳。

重持自信,秉持一流文化的入心。

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讓傳統文化被拖拽的踉蹌腳步回覆穩重。讓中國人不僅會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會有人文理念。

這是傳統文化的創新求解。

詩與遠方作文 篇2

在公園裏遇到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步履輕盈健步如飛,與周邊悠然而行的路人顯得格格不入。遠遠觀之,他額間的白髮閃爍着耀眼的光;近處相對,他臉龐的笑容溫暖從容,溢滿自信與豁達。

見到這樣一位老人,雖然他就近在眼前,我卻有了詩與遠方的感觸,彷彿這位與衆不同的老人獨自擁有着詩與遠方,我想,他一定是位有故事的人。

我緊走幾步,與老人並肩而行,老人眼神一瞥,微微有些驚奇,但很快便對我微微一笑。我一邊調整步伐,與老人的步伐一致,一邊斟酌着語言,想着該如何與老人攀談。

不料,老人竟先開了口:“小夥子,你是想問我爲什麼走起路來勁頭這麼足是嗎?”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大爺,您說得沒錯,我看您在這公園裏顯得特別與衆不同,感覺您好像和我們這些俗人不大一樣,所以走得跟您近了一些。”

老人大笑起來,說:“我可是一介俗人,我今年七十一歲,一輩子走南闖北,上個月纔回到家鄉這個小縣城,身邊沒什麼朋友,就自己跟自己較勁唄。每天到這公園裏走上幾圈,看看景物觀觀人,希望自己能早日融入這裏的生活嘛。”

聽了老人的話,我卻仍然覺得有些不明白:“大爺,您想融入這裏,就應當跟這裏的人保持一樣的生活狀態纔對啊,爲什麼還這麼風風火火地跟大家不踩在同一個步點上?”

聽了我的話,老人停下腳步,轉頭看了我一眼,說:“看不出來啊,小夥子,你挺有想法的。說實話吧,我這個人習慣了東奔西走,年輕時卻也是個文藝青年,用你們現在的話說,我是個嚮往詩與遠方的人。現在,我身體老了,可是心還不老,我要在公園這方寸之地走出屬於詩與遠方的狀態,這樣,我的心纔不會老嘛。”

我恍然大悟,向老人豎起了大拇指說:“您說得真好,一個人不能囿心於方寸之地,否則就會很快老去的,雖然身在此處,但是心還是要懷抱遠方纔好,只要心懷詩與遠方,再尋常的生活其實也是一種風景。不過,我覺得您說得有一點錯誤,您不僅過去是個文藝青年,現在也是個文藝青年啊,而且,在我們這些俗人眼裏,您就是詩與遠方啊!”

老人哈哈大笑,加快腳步向前走去,我連忙也加快腳步,陪着他又走了一段路,臨別之時,他對我說:“小夥子,年輕時多四處走走吧,這樣,老了以後你才能心懷四方,不至於老邁疲憊,被生活壓得直不起腰來。我曾經吃過很多的苦,走過不少的彎路,但現在想想,它們不也是詩與遠方嗎?它們給了我生命的厚度與硬度,也給了我更爲寬廣的'生活空間與心靈世界。現在啊,我是明白了,詩與遠方皆是尋常,只有一顆平常心才能真正使我們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擁有詩與遠方。”

與老人分別之後,不知爲何,我心中竟也充盈了開闊與希望,我沒有告訴老人,我今天之所以會一個人來到公園,是因爲在單位裏遇到了煩心事,又被家中的瑣事纏身,心中的鬱悶逼仄無處排解纔來到了這個悠閒的小公園。沒想到,我會在這裏遇到一位遙遠又親切的老人,會在這些尋常日子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 篇3

河邊的青草地,已經齊刷刷地長出新嫩油綠的小草,一根根拔地而起,上面佈滿了露珠,緩緩從上方滑下。許多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點綴着綠色的草地,遠處看,就像五彩繽紛的鑽石鑲嵌在綠色的手鐲上。

岸邊的柔柳,鳥兒在這綠色的迷宮中迷了路,許多貪玩的傢伙不小心將自己綁在了柳枝上,知趣的大人們撩撥着柳枝,垂到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春風三四聲”。小河畔,一陣清揚悅耳的笛聲在濃綠的草地上掠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那麼悠揚。莫非這就是一千多年前呂岩走進的那幅鄉村畫卷?

不知什麼時候,田野裏的油菜花開了,遠遠望去,就是花的海洋,一層接着一層。走近了,你才發現一片片花瓣竟如此飽滿,一株上有許多朵,每朵的圓錐形花瓣都是純黃色的,空隙雖多,但又不是很稀疏,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就在這片金色的花海里,一個扎着紅頭繩的小女孩正在追蝴蝶,辮子抖動着,一點一點將花粉採集。顫動的劉海,使她在花海中格外醒目。蝴蝶撲閃着翅膀,停在了一朵油菜花上。恍惚之間,我彷彿穿越到宋朝,闖進了那道籬笆。看到了楊萬里曾看到的那個童年——“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春去夏來,池塘裏的荷花競相開放。一朵朵裏粉外紅,偶爾有一些保護着蓮子的黑色蓮蓬。池塘邊,兩個小娃坐在船中,撐着小艇,影子因爲船激起的微波而浮拂不定。玩累了,他們誤入荷塘,你看,他們左顧右盼,前瞻後顧,在確保無人之下,小心翼翼地採下一朵朵蓮花,一個個蓮蓬。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筆下的童年已然成了我心頭的夢想。我也是水鄉的孩子啊,卻只能在古詩中感受“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的那份竊喜。

落日熔金,晚霞染紅天際。牧童牽着繮繩,起身回家了。牧童騎在牛身上,四周的樹木上有許多蛐蛐在鳴叫。隨手摺下一小根竹子,趕着牛,橫穿過大河,回到家中。

倦鳥歸林,暮雲合壁,“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便是詩中的童年。放牧,吹笛,捉蝶,採蓮,撐船舶,捕蟬,臥月……這便是我羨慕的詩與遠方。

標籤: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