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四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四篇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我才知道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屈原跳江的那一天,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這一天,人們都要用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這些習俗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特別喜歡吃糉子。因爲糉子是一種美味食品,一些普普通通的糉葉,普普通通的糯米,普普通通的繩子,在會包糉子的人上手上翻來折去,最後打上結,一個漂亮精緻的糉子就完工啦。包好的糉子在水裏泡24個小時就可以蒸了。糉子煮好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聞一聞都會讓人垂涎三尺。每次吃香噴噴的糉子,我都會想,這次是什麼味道的呀?我的口舌就流出來了。

解開糉子綠色的外衣,露出晶瑩透明的糉肉,讓人愛不釋手。看了好久。我一口咬下去,糯米糰粘而不膩,快樂和美味從口中滑過,嘴裏留下淡淡的糉葉清香,糉子實在是太好吃了。

除了包糉子、吃糉子,還可以去橘子洲頭看賽龍舟。也可以佩戴香包,在門上掛艾草呢。我覺得每一樣都十分有趣。

我愛家鄉熱鬧的端午節。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2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爲“遊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裏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爲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着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裏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遊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雲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衆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傑。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雲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麼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瀴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願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爲你着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在湖南省南部的一個小山城——桂東。這裏氣候怡人,冬暖夏涼,素有“天然空調城”的美稱;這裏風景秀麗,四季桂花飄香,享有“南國相思桂花城”的美譽。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有吉祥喜慶的春節,有富含獨特韻味的麻雀節,有歷史源遠流長的端午節,伴有成功喜悅的中秋節……等等。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家鄉的端午節吧。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挖草藥、包糉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大清早就會到山頭上,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種藥被稱爲“端午藥”。據說這天採的藥藥效最好了,連小草葉能入藥。於是市場上賣的端午藥堆積成山,賣的,買的,人山人海,可熱鬧了。人們把蔥綠的艾葉掛在大門邊上,據說可以防蟲驅邪呢!人們還會把艾葉伴着雞蛋煮,那伴着艾葉的清香的雞蛋殼好吃了。

以前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喝一種叫“雄黃酒”的酒,也是解毒的用途,不過現在人們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糉子,解着細小的繩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剝開翠綠的糉葉,一團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糉子便映入眼簾。糉子有很多種:花豆的、花生的、板栗的,甚至還有肉餡的;形狀也有大的、小的、長的、方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饞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嗎?據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國才子屈原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糉子投入江中。爲了祭祀懷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就流傳開來了。

每年的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聞着艾葉香,品着桂花酒,吃着香甜的糉子,沉浸在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緬懷中。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4

不知不覺又到了端午節,端午節是個特別熱鬧的節日,家家懸掛昌蒲艾草,喝雄黃酒,用艾草、柚子葉等許多中草藥熬成藥汁沐浴,吃糉子,賽龍舟。人們做這些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和祛病除邪以及對新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端午節我最喜歡看賽龍舟和吃糉子了。

賽龍舟時,只見河的兩岸人山人海,河中驚濤駭浪,飛舞的龍旗,飛馳的龍舟,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助威吶喊聲響徹雲霄,真是熱鬧非凡,令人振奮,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龍的傳人的奮鬥進取精神。

其次我愛吃家鄉的糉子,家鄉的糉子原汁原味,不用放對人有害的小蘇打和硼砂作調料。包糉子時,只見外婆用糯禾稻草燒成灰,用水把草灰溶解過濾去渣,然後用過濾好的草灰水浸泡糯米半天后把糯米瀝乾水,再用已炒香研成粉末的槐花粉末拌勻,經過這幾道工序包的糉子,不僅色澤金黃透亮,且能消食化積,絕對勝過用蘇打和硼砂作佐料。然後再用紅豆、綠豆、板栗、花生、五香肉作餡,用煮過的蘆竹葉包成三棱型狀的糉子,用糉樹葉紮緊,再用柴火煮幾個時後,便可吃到香而不膩的糉子了,我真希望在城裏的人們個個也能吃上這種綠色食品—家鄉的糉子。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因爲我愛家鄉的糉子和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