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範文700字(精選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範文7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範文700字(精選10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說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能夠洗去一年的晦氣,並且還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頭,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能夠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像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香味。

今日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歡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歡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歡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端午假期的第一天,陰雨綿綿,在家悶極了,媽媽說帶我去參觀藝術展覽,我的作品也在那裏展出呢!

我們先上二樓參觀,一上樓,幾個蹦蹦跳跳的人兒迎面走來,他們手拉手,一個高高地踢着腿,一個在奔跑,另一個人蹲着馬步,一副準備接球的樣子,真是栩栩如生啊。仔細看,這些人兒是用透明的膠帶纏成的,而且是空心的。我又圍着他們左看右看,始終不明白它們是怎樣做成的。

繞過這些運動者,一片連綿起伏的羣山出現在眼前。走近看,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原來,作者是用一摞摞的紙張,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擺出樓宇的模樣,勾畫出一副城市的俯瞰圖。咦,怎麼還有NB的字樣?解說員說,這是寧波的城市景觀。作者的想法真妙啊,但我想,設計、建造了這些大樓的人更厲害。

下到一樓的展廳,迎面靠牆擺着一整架小泥人,在那兒嘻嘻哈哈地笑呢。有的眼睛眯成一條縫,張大了嘴巴,露出一隻可愛的牙齒呵呵笑;有的抿着嘴,微微笑;有的露着兩排大門牙嘻嘻笑,有的回眸一笑,有的燦然一笑,有的捧腹大笑、有的莞爾一笑各個笑容可掬,令人忍俊不禁。作品的名稱就叫微笑生活,每個小泥人都那麼美,充滿歡欣的眼神,讓我的眼睛無法移開。

就在我入迷地觀賞泥人時,後背被人輕拍了一下,原來是和我同一畫室的同學無宇,她興奮地對我說:看到我們的作品了嗎?說着,就一把拉着我衝到展廳的另一頭,大聲說:看!那幅我們花費了好長時間才完成的誇張臉譜就掛在牆的正中間,豔麗的色彩,誇張的造型,在那麼多精彩的作品裏,它顯得一點也不遜色啊。一剎那,我心裏充滿了驕傲。

在展廳,我們呆了整整一個上午,久久不願離去。那些造型獨特的小花馬,憨態可掬的青蛙合唱團,韻味十足的仕女真美啊。我願意繼續學習畫畫,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泉州的五月節。人們認爲這是避惡攘災月。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臨近端午節,母親便開始準備全家大大小小的新衣服。除了買買衣服,母親這個閩南媳婦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完成。

陪母親去菜市場買菜,也成了我在端午節獨特的記憶。在閩南的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婦女們都會在早晨去祠堂祭拜祖先。在端午前一天,母親便會帶上我和弟弟,去糖房街採購供品。母親喜歡準備一碗包子、發糕之類的發酵麪食,意在保佑家裏今年可以發發發。祭拜祖先時,奶奶還會拉着我,在祖先的牌位前,用閩南語念着:保佑小孫女聰明智慧、會讀書、會寫字,上大學還免費……

午時,母親便把一家的新衣拿去陽光下曬,她說,新衣服曬了今天的太陽,可以去塵除蟎。

燒肉糉來咯!父親從廚房裏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燒肉糉。在我看來,肉糉的靈魂除了要燒,還要加上甜辣醬纔算得上完美。香甜的糯米加入了肥肉、蝦米、雞蛋、花生等食材,融進了八角與糉葉的香味,淋上一層厚厚的甜辣醬,香味蔓延了整個屋子,帶給人舌尖上的享受。

午後,母親又開始忙碌了起來。燒上一大鍋艾草水,又急急忙忙找來一個小爐子,在爐子里加入蟬蛻,炒蒼朮等中藥材,空氣中又瀰漫着艾草和藥草的香味,它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孩童在空氣中上躥下跳,每個小角落都沾上了它的氣息。淡淡的,緩緩地在空氣中盪漾着,輕輕地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我的思緒隨着這獨特的香味在空氣中盪漾着。

因浸染於古老傳統的中原文化、海絲文化,使得泉州洋溢着濃濃的民俗風情特色習俗。人們在端午午時上演着各種驅邪消災的習俗。從家鄉的各種習俗中發現,閩南人對節日的儀式感有着強烈的追求。在我看來,泉州的端午習俗,最珍貴之處就在於它深深印在每個泉州人心中,成爲一年生活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小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我們,也必將這種傳統代代相傳,使我們無論走到哪裏,這種民族文化都深藏於我們心中。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家家戶戶包糉子,熱熱鬧鬧賽龍舟。端午節到了,在我的家鄉,這是一個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都是要吃糉子和賽龍舟,但我們家鄉卻不一樣,小孩子也玩賽龍舟,糉子裏可不是香氣四溢的糯米,還有讓人一見就喜歡的一百塊,沒聽過吧!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一到,每家每戶的小孩都會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小竹船,或自己啊的黑車輪,開始小孩子小龍舟,“戰場”是一條小江河。小江河是有盡頭的,小孩們每個端午都爭分奪秒的把自己的“戰船”放到江裏,開始用力向前劃,那場面,是多麼壯觀!哪一個人最先達到江的盡頭,就會有五百“大洋”,這個五百“大洋”讓全村的小孩都燃起了鬥志,一定要努力划來這個五百“大洋”。

當大人划龍舟時,小孩就跟在後面,在小船上裝上點食物和水,只要大人渴了餓了,就在第一時間把水和飯送給大人吃。

然後就讓我說說錢糉子吧。錢糉子是全村小孩子最渴望的東西,在一百個糉子當中只有一個,而且裏面裝着兩百塊“大洋”,這就試試運氣了,看你是不是全場最佳!

讓我再說一一說端午節時老家的活動,在端午那天,所有小孩都會分到一隻紙鴛鴦,當然也會送一些糉子、草藥,對了!草藥!每當端午,各家的大人會帶着自己的兒女去自己啊的山上採草藥,當然了,在我的家鄉,每家都有一塊地,一塊山頭,所以這是私人財產。山上有各種各樣的草藥,而我的外公是村長,山上的藥材更是多,要是賣出去,都能賣幾十萬!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麼?那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因爲看到祖國被敵國攻破,心中憂傷過度,投江自殺,到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而賽龍舟,吃糉子。

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村規定,只要路過橋和江,都要把糯米糉子扔進水裏,讓江裏的魚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你們家鄉呢?可以說來聽聽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清晨,當小鳥把我從夢中喚醒時,一股糉香就像無形的魚竿把我從牀上釣了起來。媽媽告訴我,今日是端午節,要吃糉子,剝去一層糉葉,露出了一個“糉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進糉子中間,整個的舉起來,咬了一口,不由的稱讚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膩,糯米軟軟的,夾雜着濃濃的肉香及淡淡的糉葉香,味道好極了。我還以往吃過很多其它糉子,如白米糉、紅棗糉、豆沙糉等,就數嘉興肉糉最好吃了!

我在電視裏看到各地的端午節活動豐富多樣,有:包糉子比賽、賽龍舟等。包糉子比賽十分精彩,那些老奶奶都拿出了看家本領,不一會兒,就包了二十多個糉子。賽龍舟競爭更爲激烈,你追我趕,爲了第一個到達目的地,大家都鼓足了精神,在吆喝聲中整齊劃一、拼盡全力的揮舞着船槳,在河邊觀戰的人們大聲喊着加油、加油……一些年輕人更是躍躍欲試,想一較高下,我看到鏡頭掃過,有條龍舟上還有幾個外國人的身影,想來也是在和我們中國人同享端午節的樂趣。

我有些好奇,爲什麼到了端午節要吃糉子,門上要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經媽媽講解才明白,原先這是有由來的,據傳二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因同貴族靳尚等人鬥爭,遭讒去職,屢次放逐後,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投河自沉,人們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後,紛紛爭先恐後地划船去打撈,這就有了之後的賽龍舟,因沒有找到屈原,人們又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中投糉子餵魚蝦,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至於在門上插菖蒲、艾葉,是因爲古代相傳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插菖蒲、艾葉能夠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內含的中華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節日氣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非常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非常“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非常美觀,但是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夠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六月的暖風帶着棕香飄然而來,端午的氣息已經溢滿了我的家鄉。說起傳統節日,第一個想到的定是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到來的前兩天,我家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在那天,奶奶與我早早地買好糉葉,再拿出我精心準備的大盤,將糉葉一片片疊放好,浸泡入水中。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讓端午節提早到來。

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端午節前最後的準備。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家的端午節怎能少得了艾草和葛蒲呢?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我興奮地去買了幾株掛在門口。即可驅蟲,又有一種香味撲鼻而來。

六月七日,端午節眨眼就到了,家裏頓時變得熱鬧起來。拿出浸泡好的糉葉,再把用來包糉子的糯米沖洗乾淨,再加入鹽和醬油攪拌均勻。聞着糉葉與配料的香味,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開始包起了糉子。

我先將兩種糉葉疊在一起,然後將它摺疊成漏斗型。不料出師不利,糉葉包得太鬆,我只好重新來過。

這一次,我吸取了教訓,包了一個結實的漏斗後,再小心翼翼地盛一勺米進去,然後放入鮮肉和蛋黃,用米填滿,接着把它包嚴實,最後用繩子綁起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晚上,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晚飯,奶奶笑嘻嘻地把我包的糉子端上了飯桌。雖說繩子扎得歪七扭八,但爸爸媽媽還是開心的吃着。飯桌上瀰漫着棕香。我看着綠色的糉子,不僅想到了幾千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以後的我們歡樂地吃着糉子,才知道糉子來之不易啊!晚飯在一陣陣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開啟電視,看着龍舟賽,品着美味的糉子,聞着艾草的香味。這的確是快樂美好的日子。但說起端午節,也不能忘記幾千年前偉大的詩人屈原。

手捧糉子,緬懷屈原。

轉眼間,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度過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女兒節等”我的家鄉在過端午節時是要吃糉子,戴香包、插艾草、綁五彩繩……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每家每戶的人們都會在街道購買糉葉、糯米、紅棗、香包等端午節必備品。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們提前買的一些香包等小玩意兒都會戴在身上。小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都要系由紅、藍、白、黃、綠這幾種絲線做成的五彩繩。人們還會將艾草放在窗臺或門口,據說可以起到祈福辟邪的作用。然後我們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糉子了。糉子雖然好吃,可包起來卻不是那麼的容易。這可是我親自體驗到的。去年在端午節時,我看媽媽包糉子包的那麼輕鬆,所以我也想試試包糉子的感覺,而且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於是我就去找媽媽,讓她教我。剛開始媽媽覺得我學不會,就不答應。可我自信滿滿的告訴她:“包糉子這麼簡單的事,我肯定一學就/會的。”說完還有些驕傲的揚了揚頭。看着我這個樣子,媽媽答應了。

我學着媽媽先拿出了三片糉葉,做成了一個錐形,然後再將勺子裏面的糯米倒了進去。這一切都很順利,我忍不住在嘴上說了句:“也不是很難嗎。”心裏也在想:這麼簡單,我一定會學會的。接下來就開始包了,當我把糉葉折下來時糯米就嘩嘩的從兩邊露了下來,像兩條白色的瀑布似的。一瞬間我的臉就紅了下來。見我過樣,媽媽把我手中的失敗品拿走,又給了我三片糉葉,而我的失敗品,媽媽則把它重新包好了。我看了看手中的糉葉,繼續包,結果瀑布又流了下來。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我終於包出了一個還算好看的糉子,放入鍋中蒸。蒸好出鍋後,我一眼就看見了我的糉子,因爲我的糉子中的糯米露了出來。

家鄉的端午節雖不如春節那般熱鬧,但它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好期待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家鄉的人們就會喜氣洋洋地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當時楚國被秦國打敗了,他滿懷悲憤跳到了汨羅江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爲了避免魚蝦咬屈原,扔了許多米團到汨羅江,大家以爲這樣讓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了。後來,人們怕河水把米團沖掉,就用荷葉把米團包住,再用紅線把米團捆好。慢慢地就發展爲今天的糉子。每年的端午節,在我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忙着包糉子,可熱鬧了。糉子用翠綠的糉葉包裹着潔白的糯米加上用紅豆、綠豆和一肥一瘦的醃肉做餡。糉子煮熟後,剝開糉葉,只見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非常好看,還散發着香氣,讓人垂涎欲滴。家鄉的人們都說吃了這種糉子,日子會過得更加紅紅火火,身體就會更健康。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包糉子,還會賽龍舟。賽龍舟太吸引人了,那一天,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過來觀看賽龍舟。河岸上,人山人海,早就擠滿了觀衆。

選手們都會穿着色彩鮮豔的服裝,精神抖擻地站在船上,聚精會神等待着比賽的開始。最帥的就是站在最前面的鼓手,他扎着紅色的頭巾,強壯的身體,威武的站在船頭。“砰”只聽見一聲槍響,比賽開始了,數十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划向終點,選手們拼命地往前劃,河兩岸上的啦啦隊也是拼了命似的爲自己的隊員鼓勁,“加油,加油”喊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霎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門口上掛艾葉,給小孩戴香包。因爲傳說五月是毒月,毒蛇,蚊子,鬼都會出來,所以人們會在門口上掛艾葉避邪,到了晚上,老人都會用艾葉熬水給全家洗澡,還在小孩的腳上塗上香香的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去掉百病,驅邪。

我覺得家鄉的端午節真有意思!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玩。我會給你當個免費的導遊帶你去看賽龍舟,還請你吃美味的糉子。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五月節。在這一天,人們一般會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草或菖蒲、喝雄黃酒……各地習俗不盡相同。

那麼,端午節的習俗又是怎麼形成的呢?讓我來爲你一一解答吧!

首先是吃糉子。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屈原因屢次向昏庸的楚傾襄王請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損害了那些唯利是圖的王公貴族的利益,遭到了讒臣的污衊,被髮配到偏遠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國入侵楚國,楚國的全部土地被秦國納入了自己的版圖。屈原得知這一消息後悲痛欲絕,併爲自己無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於是他寫下了《懷沙》後,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周邊的百姓得知這一消息後,駕着漁船到汨羅江打撈屈原,卻都無功而返。後來,人們怕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將煮熟的糯米糰丟進江中餵魚蝦以保屈原軀體。

掛艾草、菖蒲,則是人們爲了驅瘟辟邪而形成的習俗。在古代,五月也稱爲“惡月”,瘟疫盛行,人們會把艾草、菖蒲掛在大門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也有人把艾草曬乾,用火點燃後,用來驅除家中的蚊蟲等害蟲。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爲香囊裏的材料,利用其氣味使自己免受蚊蟲叮咬。當然,這也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在這一天,有的人還會喝雄黃酒來驅邪扶正,這是因爲端午這一天也被人們稱爲“聖日”,古人認爲在這一天喝藥酒更有效。這時,你應該會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該怎麼辦呢?沒關係,可以把雄黃酒摩擦在手腳,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也可以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這個字並不是代表着長輩想讓他的子孫成爲大王,而是希望邪惡之物遠離子孫,祈求他們將來平安幸福。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端午節的習俗有了更深的瞭解呢?這些習俗,我們家鄉年年都有。如果想切身體驗一番,歡迎您到我的家鄉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