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彙總8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彙總8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有許多豐富的節日習俗:元宵節要吃湯圓、炸癩蝨;中秋節要吃月餅、供月華……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讓我來告訴你,端午節那天我們要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吃鹹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數吃糉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段傳說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卻受到陳封舊貴族的打擊,最終於五月初五懷着悲憤、絕望的心情投汨羅江。善良的老百姓爲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箬葉包糉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裹糉子、吃糉子。

糉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糉子內鹹餡兒有蛋黃、豬肉等等,甜餡兒有紅豆沙、棗子等等。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糉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說完了那香噴噴的糉子,再來說說精彩紛呈的賽龍舟活動吧。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風發,隨着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划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兩岸上擠滿了觀衆,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鞭炮也響起了,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龍舟賽力與美的比拼中,陶醉在聲震雲天的鼓聲中……

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含着豐富民俗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爲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糉子。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3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突然想起兒時過端午節的情景來,而且越想越懷念。

我的老家在雲南鎮雄的一個山村裏。小時候每逢過節,都要高興一番,因爲節日期間,或者父母會給買件新衣服,或者會吃一頓香噴噴的飯。而過端午節時,則更有一番情趣。老家過端午節和別的地方一樣,糉子是一定要吃的,此外還要喝雄黃酒。據老人說,喝那種叫雄黃酒的東西可以防止蛇近身。老人們還會將雄黃酒圍着房屋灑一圈,也是爲了蛇類不會侵入房屋之內,以求全家平安。端午節這天,老人會叫我們到野外去採一種叫扁竹根葉的寬葉草來包糉子。這種草大多生長在竹林裏。我家四周有很多竹林,扁竹根葉不少。但是爲了採到較寬的扁竹根葉,我們一羣小夥伴便會鑽進茂密的竹林裏去尋找。像猴子一般在竹林裏忙碌一番後,我們便樂顛顛的將一捆捆扁竹根葉扛回家,並幫助父母清洗乾淨。包糉子的時候,看着大人們熟練的動作,我們也想一試身手。但大人們基本不讓我們插手,因爲包糉子也要一定的技術,包不好,那糯米就會流出來,煮熟後的形狀不好看,吃起來的味道也差得多。經過大人們的一番忙碌後,香噴噴的糉子終於可以享用了。我們那裏吃糉子除了用白糖外,很多人家都有一種特別的糖。這種用一種叫甜高粱的杆自己熬製出來的糖,黏糊糊的,特別的香甜。將糉子沾上一點這種高粱糖,吃起來簡直就甜進心裏去。大人們吃的文明,而我們小孩子們則做不到,狼吞虎嚥、滿嘴都是黏糊糊的糖,那狼狽形象,而今想起來都會樂。狼狽歸狼狽,但開心呀!參加工作後,每年的端午節大多有好酒好菜,可是吃不出童年的那份味道了。兒時的端午節真好!真想再回到老家重溫一番童年端午節的快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4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爲可以吃上好吃的糉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糉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爲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爲他的習俗,還有做糉子的方法很有趣。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牀,就看見媽媽在廚房裏做糉子,每個糉子都是三角體的,而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糉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糉子的活動中。我學着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糉子的糉葉,在糉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後把糉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後,就用繩子把糉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糉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糉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糉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己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爲的就是把糉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爲我敬佩屈原。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5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上一色的艾葉、菖蒲。聽媽媽說,艾葉、菖蒲的氣味怪異濃郁,可以防蚊驅蟲。

這天,奶奶早早地起來,洗臉淨手,在桌案上供上香爐、燭臺,還擺上三隻盛着糉子的茶碗。我感到很納悶,便站在一旁看個究竟:只見她拈出一束香,點着,雙手合十,嘴裏還唸叨着什麼。接着連鞠了三次躬,才把香插進香爐裏。我問奶奶:“今天爲什麼燒香?”奶奶笑着說:“今天是端午節,是屈原去世的日子,我燒香祭拜祭拜他。”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時,媽媽喊我吃早飯。我一看,桌上備好了各式口味的糉子:蜜棗的、蛋黃的、花生米的、紅豆的……我挑了一個紅豆的,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又糯又香!我最喜歡吃糉子了,也喜歡看奶奶包糉子。奶奶先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糉葉,捲成一個喇叭形狀,然後左手握着卷好的糉葉,右手灌上兩勺米,在中間塞上一顆棗,接着用線繩圍着糉子繞兩圈,打個結,這樣一個可愛的三角小糉子就包好了。我幫奶奶把包好的糉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鍋裏煮。不一會兒,廚房裏就熱氣騰騰的,瀰漫着糉子的清香味,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下午,我和爸爸去烏巾蕩觀看賽龍舟比賽。嗬!前來觀看比賽的人們把整個烏巾蕩都“包圍”了。一陣鑼鼓喧天,比賽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奮力划槳,河面上頓時激起了無數朵歡樂的浪花。參賽的龍舟,你追我敢,旗鼓相當。我看着一條條乘風破浪的龍舟在河面上飛速地前進,情不自禁地跟着岸邊的人們歡呼着、吶喊着!此時的烏巾蕩成了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6

說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快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快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7

端午節終於到了,我經過2小時的車程,回到了老家——汨羅。

第二天,我和爸爸來到國際龍舟賽賽點——汨羅江。今天沒有舉行龍舟賽,那寬闊的場地顯得有些空曠,人有些寥寥無幾,只有左上角聚集着一些人,有一個東西被他們包圍了,只露出一個龍頭。

突然,東西啓動了。只聽見一聲聲響亮的鑼鼓聲、一陣陣豪爽的吶喊聲、一下下清脆的水花聲,原來是龍船!

我迫不及待扯着爸爸,跑了過去。正有3個在排隊,經過詢問才知道:這龍舟不是專業人在訓練,而是大人10元,小孩5元給人玩的。“咚咚”鑼鼓聲越來越近了,船到岸了,遊客下了船,我和爸爸忙踩進去,我拿了個一米高的船槳,穿了一件又大又肥的救生衣後,準備就緒。

船員都就緒後,那清脆的鼓聲又響起了。坐在前面的6位專業人員帶着啓動,我像被誰拉了一把一樣,向前衝,嚇得我差點就把船槳丟掉。6位專業人員們奮力地划着,每當他們劃一次時,我就會像要摔跤似的動一下。遊客們悠閒地坐着,我看着那堆在一塊的船槳,決定自己也來試一試。我學着他們那樣,左手抓着把柄,右手拿着桅杆,用盡力氣往後推。可他們畢竟是專——業——人——員——啊,速度非常快,讓我怎麼也跟不上,還被老爸認爲是在增加阻力!

我懶得划槳了,左探探,右望望,發現四周全是水,越到中間,水越乾淨,跟岸邊的水比,那裏的水像泥漿一樣,這卻是又幹淨又清澈。水好深啊,四周的水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忽然,船像要翻了似的,晃了一下,我抓一個船槳,將救生衣抱緊。而6位專業人卻都非常鎮定,絲毫不慌張,繼續划船。船終於擺正了,我卻仍不肯放鬆救生衣。

不一會兒,嘩啦嘩啦水聲停了,他們也不劃了,我擡頭一看,原來是到岸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龍船,心想:明年,我還要來劃龍船!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8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上海,就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其中,元宵節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因爲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着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特有的節目。在表演時,每一個觀衆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說起元宵節,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了。在元宵節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張燈結綵,處處顯示出元宵節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說的那樣: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衆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熱鬧的氣氛足以形成一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一邊欣賞着天空中美麗的月亮,一邊看着人們歡慶元宵佳節的樣子,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一起慶祝象徵美滿的元宵佳節。

啊!這是一派多麼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最獨一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獨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