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勤奮作文

六年級作文600字:天才與勤奮

智慧只是天才的配料,勤奮纔是天才的本身。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六年級作文:天才與勤奮,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六年級作文600字:天才與勤奮

六年級作文:天才與勤奮(一)

愛迪生是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他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爲全人類做出了許多貢獻。愛迪生這麼了不起,難道他有超人的本領嗎?我帶着這個問題,翻開了《大發明家愛迪生》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愛迪生創造所走過的坎坷道路,每一項發明都凝聚着他的血汗,每一項發明,他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發明電燈是愛迪生最輝煌的功績,爲此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爲研製燈絲,他睡在實驗室,吃在實驗室,夜以繼日的工作,常常做實驗達30個小時以上。在反覆實驗了一千六百多種材料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成功的發明了電燈。愛迪生以堅強的意志和勤奮的精神給人類帶來了光明。

每當我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在電視屏幕前觀看節目,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愛迪生那孜孜不倦的身影浮現在我的眼前。這使我想起許多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他們都付出了艱苦的勞動,爲中華民族爭光添彩,爲世界科學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民代的醫學家李時珍,爲編《本草綱目》,走遍了祖國各地,嚐遍了樹皮草根;當代數學家陳浸潤爺爺爲摘取世界皇冠,僅解數學題的草紙足足有兩麻袋;當代保爾張海迪大姐姐身殘志堅,以驚人的毅力自學了多門外語,爲社會主義做出了貢獻......難道這些人有天生的靈感和超人的智慧嗎?不是的,因爲他們比別人付出的精神多,流的汗水多。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說的多好啊!它時時響在我的耳旁,鞭策着我努力學習,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大發明家愛迪生》一書使我懂得“天才來自於勤奮,成功決定於毅力。”它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永遠鼓舞着我前進!

六年級作文:天才與勤奮(二)

勤奮和天才是相輔相成,有的人自認爲很聰明,很自大,但卻不如一個笨拙的人,這是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爲一個笨拙的人比他人付出了 成倍的努力與勤奮。正所謂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認爲:勤能補拙,天才出於勤奮。作文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戲曲家。幼時,梅蘭芳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子。之後,梅蘭芳常常盯着飛翔的鳥,和水底的魚兒。日子一長,他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經過勤學苦練,笨鳥先飛,梅蘭芳終於成爲遠近聞名的京劇大師。正所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啊!

許海峯是奧運會金牌得主的第一中國人。在這背後,許海峯付出了多少汗水。每天刻苦訓練做的最好今天打10環,明天就要打10.1環,達不到10.1環就不休息。正是他的勤奮,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作文

由此可見,這些“天才”成功的背後都有一個“苦”字。是的,他們超越常人,但那絕不僅僅是因爲天賦。天才的背後是苦學、苦練,是辛勤的汗水、是攀登的足跡。一分辛勞一分才。他們的成功不是天定的,而是用勤奮換來的,所以天才出於勤奮。

六年級作文:天才與勤奮(三)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不是嗎?如果一個人只是靠一時的靈感,而不去努力,那他是不會成才的。因爲靈感只能給善於思考、勤奮和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的人才會發揮作用。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我曾經讀過一篇文言文——《傷仲永》:金溪平民方仲永,五歲時忽然向父親索要書寫工具。父親借來給他,他立即寫了詩並題寫自己的名字。同縣的人用錢財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爲有利,整天拉着他四處拜訪,不讓他學習。後來,仲永成了一個平庸的人。仲永爲何會何會變成普通人呢?原因是他父親只顧小利益,認爲天才是天生的,但其實天才是勤學苦練出來的。從這一故事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才華是到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鏽,成爲廢物。

天才免不了障礙,因爲障礙會創造人才。愛迪生幼年時家境貧寒,當過抱童,小販。他只上過3個月的學,靠自學成才。後來受法拉第著作的影響,從事電的實驗研究和發明工作。他意志堅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爲了研製電燈的耐用燈絲,他和助手們先後試驗了幾千種材料,經過了無數次失敗,才取得成功。葉大年不是曾說過:“即使永遠上不了大學,自學吧,有張紙,有支筆,有志氣,就能自學成才。”

總的'來說,天才不是天生的,他們都付出了通宵達旦的艱辛勞動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六年級作文:天才與勤奮(四)

勤學,說來容易,做來難,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很差,就以爲是自己的頭腦笨,不聰明,或者說老師沒有教好.在我看來,成績不好,不是天資與教師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自己平時對待學習的態度不認真,不勤於學習. 我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高爾基也說過:"天才出於勤奮".這些話都說得很對,譬如說大發明家愛迪生,爲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織燈,進行了上千次的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他試驗過了,正是憑着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才取得"白織燈"的成功,成爲人世仰慕的發明大王.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勞刻苦、奮鬥競爭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巧取勝的,可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刻苦,勤學分不開的.

但是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差不說,上課還不聽講,不是睡覺就是玩,根本不去學習,這個樣子成績又怎麼會好得起來呢?也有些同學自以爲天資聰明,驕傲自滿,上課不聽講,下課就沉迷於網絡遊戲中,我們不如想一下,既然天資和勤奮都是成功的來源,我們是否可以只保留天資而捨去勤奮呢?王安石在一片篇題爲"傷仲永"的文言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江西金溪縣有個方仲永,自幼天資聰慧,方仲永的父親爲了得到人們的誇獎和錢財,天天帶着仲永去別人家裏幫別人題詩,不讓他學習,由於仲永沒有時間看書,學習,才能漸漸衰退,20歲時,方仲永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了.

可見,一個人天資再高,如果不勤奮學,就很難成功,勤奮是成功的階梯,只要我們勤奮學習就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