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分享作文

以質疑爲題作文分享

每一個質疑聲都將是一個進步。無法否定質疑一方面代表了人們意識的覺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好的以質疑爲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以質疑爲題作文分享

面對質疑【1】

耶魯大學的高材生竟然當起了村官,其震撼力之大可想而知。世俗觀念裏,海歸應該有一份令人稱羨的高薪工作,一種高端的生活方式。然而,秦玥飛卻放棄了這些,回到農村裏去尋求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汲汲於名利反倒成了怪事,質疑聲此起彼伏。懷疑其作秀,懷疑他的動機是爲了以後更遠的名利和權力。不禁啞然,難道正能量在社會上達到一個高峯期後又逐漸消失,每個人必定要懷着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纔會爲社會做好事嗎?難道社會已被名譽利益所掩埋?魯迅說過“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度中國人”。當如今作秀、炒作、炫富已司空見慣的時候,人們習慣性認爲一些不合乎常理的行爲背後必定藏着某些貓膩。質疑似乎已平常,卻透露出社會的'病態。莫名地爲秦玥飛貼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標籤,不也正反映了社會的仇官、仇富心理嗎?

有人說:每一個質疑聲都將是一個進步。無法否定質疑一方面代表了人們意識的覺醒。但過分質疑卻會成爲另一種可怕,不管真相是什麼的質疑,盲從別人的質疑起鬨。這些質疑不該有,質疑本身是一種理性的發問,而不該成爲愚民責難社會的利器,不該將任何一個人推至風口浪尖,去承受那莫須有的壓力苦惱。

古有世人誹*張巡、許遠二公,韓愈疾呼“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世人忘記了張許二公的赫赫戰功,而將城敗的罪責歸於二公,加以誹**。不正如現在的質疑聲,忽略秦玥飛做的好事:築渠、修路、裝路燈,建養老院,而一味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他的“居心叵測”。難道事物一定有其醜陋的一面,難道人生價值就一定要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之上才能爲人所接收嗎?

秦玥飛去當村官,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個人,人各有志大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無法篤定地說一個人的價值是否有意義,是非論斷也不是人云亦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尊重秦玥飛的選擇,相信他能在做村官的這條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質疑聲不斷,或許在通往自己人生價值的路上會走過一段荊棘叢,質疑伴着我們會讓我們成長的更加強大,人生價值纔會越發熠熠生輝。

敢於質疑【2】

當面對某大師的侃侃而談,抑或是某知名學者教授的高談闊論,你是會無條件的接受,還是會有所質疑?青蛙面對哲學教授十分絕對的言詞依然大膽的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疑惑,讓教授啞口無言。世界上沒有誰是絕對的對我們要敢於質疑,善於思考,這樣方能觸到真理之光。

敢於質疑,是一種拒絕盲從拒絕迷信的睿智。總是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隨大流,抱大腿。沒有自己的主見盲目聽從些高調的'言論。但其實這種人是最可悲的。因爲他從來沒有發現過,也沒有實踐過。可是又有誰是在親手做過實驗之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言論,是伽利略,她沒有跟從當事人的腳步去聽信亞里士多德這位哲人的話,這不正體現了他不盲從,不迷信的品格嗎?凡事無絕對,不要輕易的迷信權威,因爲權威有時也會犯錯,要敢於質疑,只要有疑惑就大膽的說出來,何必在意說出這個話的人是誰呢?

敢於質疑,是一種懂得思考,善於發現的清醒。有位名人這樣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本事。如果只是跟在別人後面,而沒有自己的思想,不會質疑,更不敢於質疑。由於隨風飄動的蒲公英,有什麼兩樣呢?在那個信奉地心說的時代,是誰開動自己大腦,透過自己的觀察,提出了日心說。當個白領,因此而受的懲罰時,他也未曾動搖,她大膽的質疑當時的真理,方纔觸到真正的事實。當面對一些事情,心存疑惑,胸白不解時,要敢於說出自己的疑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一切胡言亂語,都隨風而去。

敢於質疑,是一種勇於挑戰追求真理的執着。要面對大家明事的言論,胸中若沒有一份向權威挑戰的勇氣,向真理邁進的熱情,如何敢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觀點呢?

當拉馬克向神創論產生質疑的那一刻,他就已經開始了他的挑戰,他提出用進廢退的理論首次否定了,當時的權威。他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他胸中若無對真理的渴求,又如何?能提出這一偉大發現。不要總是輕易相信那些一成不變的東西,有時理論也是絕對就越是空洞,有漏洞。所以勇敢的挑戰吧,大膽的說出來。

敢於質疑,敢於發出不同的聲音,即便自己平凡普通,但仍擁有這份勇氣,這份堅定。所以別再畏首畏尾了,大膽的去挑戰吧,你會發現真理之光如此迷人。

敢於質疑使我快樂【3】

四百多年前,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實驗。他用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同時從上丟下去,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可以亞里士多德的“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學說不符啊!

想到當時在場的人一臉驚愕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聲來。“上課不要開小差,尤其這次沒考起來的同學。”我低了低頭,老師不是正在講我嗎?不過伽利略真的很棒,他只是一個學生,卻敢質疑權威。

“同學們看這道題目,電動車在勻速行駛時,電能是不會轉化爲動能的……”咦!這道題目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電能不轉化爲動能的話,那電動車不是就一直不會耗電了嗎?那不就永遠都不用充電了嗎?這怎麼可能呢?

忽然想到小時候的一件事:爸爸騎着電動車叫我回家。他開的很慢。我很不耐煩地問“你怎麼開的那麼慢呀,電動車沒電了嗎?”爸爸回答我說“是啊,開的`慢一點電,消耗的慢一電點嘛!”

咦?他們那麼多年的生活經驗也應該不會有錯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忽然想像伽利略那樣舉手問老師,但是不是太丟臉了?

保險起見,我先問問我的同桌:“誒,這道題目的電腦爲什麼不變啊!”同桌低着頭小聲的和我說:“我不清楚啊!但是做了這麼多年的學生,直覺告訴我電能就是不變”唔,其實不止我一個不懂啊!

這時我的心裏似乎有個小人鼓勵我:“快啊!舉手問啊!”好不容易熬到下課,我趕忙拿着試卷問老師,老師笑了笑:“這個問的好。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電能是轉化爲摩擦的熱能,但這裏說不計摩擦阻力,所以不會消耗……”

老師走時還不忘拍拍我的肩膀說:“下次要多問啊!”

哈哈,這感覺真好。

敢於質疑堅持真我【4】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質疑的精神,才嘹亮動人;生命如畫,或濃淡或素雅,正是有了質疑的精神,才美麗動人;生命如酒,或濃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質疑的精神,才醇厚誘人。體味生命的價值,品味人生的意義,這是有了敢於質疑,堅持真我的人,才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

青蛙的反擊,令教授啞口無言,是呀,即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何況人類呢!

第一位向上帝叫板的人

基督教認爲,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上帝一手創造的。在古代的歐洲,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教會在控制着人們的思想。但就有這麼一位先生寧願承認自己是猴子變成的,也不願和上帝攀親戚。爲此,他還特意寫了一本叫做《物種起源》的書,教會不樂意了,開始向他施加壓力,在真理面前,他沒有退卻,堅守自己的立場。他就是達爾文,正是他的堅持,才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使人們擺脫了上帝的束縛。

第一個堅持日心說的人

同樣在歐洲,也教會嚴密禁錮的中世紀,布魯諾,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竟然大膽宣佈——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纔是。在當時那個時代,誰也公然挑戰上帝的權威呢?連布魯諾的老師哥白尼都保持了沉默。年輕的布魯諾被當做異端活活燒死,他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真理,用自己的鮮血喚醒無知的世人。

縱觀歷史長河,像達爾文、布魯諾、麥哲倫這樣敢於質疑,不畏強權,堅持真我的人還有很多,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真理和正義才得以戰勝謬誤和邪惡,社會才得以進步和發展。讓我們學習這些勇士和殉道者的精神,高舉敢於質疑的火把,照亮未來的探索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