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實用的生活反思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反思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生活反思作文三篇

生活反思作文 篇1

一、學生的困惑

對於初中學生而言,每天踏着晨曦上學,沐着晚霞歸家,生活非常單調,除了在校上課就是在家寫作業,對寫作文大多叫苦連天,埋怨沒有東西可寫,有的甚至邊寫邊數字數,好不容易纔能湊齊600字。

二、老師的困擾

課堂作文時,也許有的語文老師,會從寫作材料的選擇、文章思想主題、寫作技巧、結構的佈擺、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或者要學生各抒己見,然後再讓學生下筆寫作,這樣寫出來的作文雖然字數容易湊足,但內容往往千篇一律,不能體現學生自己鮮活的個性特徵。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這個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語文老師,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方法,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死板,每次習作寫得好的學生就那麼幾個人,大部分學生作文水平難上檔次,爲了解決這一難題,我一直在摸索,除了課堂作文外,要學生背記優美文句、寫日記、做摘抄,方法用盡,收效卻不是很理想。

三、茅塞頓開

最近我又重溫了《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於“寫作”這一章節的內容,對初中作文教學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會。

“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字斟句酌,仔細揣摩,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我認爲學生文思枯竭的真正原因在於其在單調的學習生活背景下缺乏對五彩繽紛的生活的“真切的體驗”。

四、探索嘗試

因爲本期接手了24班的班主任,我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進行大膽的作文教學方法的新探索和嘗試。

爲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寫出真情實感,寫出意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先參與,先體驗。

下面我以寫作關於中秋的話題作文爲例談談我的做法。

1、鼓勵學生表達真摯的感情。

本期開學不久就是傳統的中秋節,在節日來臨之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德育作業:給自己的老師、親友編髮節日祝福短信,要求學生自己親自編寫,內容要有問候、有感激、有祝福,語言要求優美、得體,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下面摘錄一則:

因爲您的指導,我人生的步伐才更加從容;因有您的關愛,我人生的征途才更加淡定。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24班龐斯羽誠摯地祝福您:事業風順,閤家幸福!

這短信中流露出的真摯的情感溫暖人心,優美的語言流瀉如水。

2、出慶祝中秋的黑板報,渲染氣氛。

黑板報上金黃的圓月,長袖飄舞的嫦娥及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等,相得益彰,讓學生提前感受到了中秋這個傳統節日的氣氛。

3、佈置學生製作圖文並茂的關於中秋節知識的PPT。

4、做摘抄,抄錄有關中秋的名句、對聯、詩歌、傳說、故事等,瞭解中秋,體會這一節日的文化積澱。

5、舉辦“月圓·中秋”的主題班會。

6、學生回家過中秋節。

以上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學生對中秋這個節日有了興趣,有了瞭解,有了體驗。爲了不讓學生對寫作有心理負擔,我並沒有透露過要寫作文的資訊,而實際上我是在爲本期的第二篇作文教學作精心的設計和準備。

五、趁熱打鐵

過完中秋,學生有了自己對這個節日的真真切切的體驗。當他們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我便趁熱打鐵,佈置了以“中秋”爲話題的課堂作文,不作任何具體指導。要求在四十五分鐘內完成,學生感到非常順手,個個“下筆如有神”。

前面所設計的.幾個步驟在學生作文中均有比較好的體現,全班五十多篇文章內容異彩紛呈,百花齊放。有節日喜慶場面的描寫、有祝福的話語、有嫦娥奔月等傳說的引用,有對聯、名句的引入,有主題班會過程的敘寫,有家人聚會的其樂融融,也有思念親人的無限愁思,語言表達也很順暢,優美的文字合着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節拍流淌。

六、收穫與體會

這次作文教學的嘗試,我自己認爲貴在打破了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模式,不再侷限於作文選材內容及技法等方面的具體指導,而重在順應生活的節拍,圍繞一箇中心,爲學生設計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自然收穫了“真切的體驗”“獨特的感受”,“厚積”必定“薄發”,有了生活的源頭活水,優美的文字自然會流瀉於筆端。

更爲欣喜的是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的探索步伐又前進了一小步。

透過這次嘗試,我想作爲語文老師,我們可以有計劃地順應季節的變換、校園生活的節奏、時代生活的變化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寫作的素材與靈感,獲得真切的生活感悟,在切身體驗中提升對生活的認識,學生寫作難的問題也許可以迎刃而解,這對我們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花更多心思,發揮更多的智慧。

生活反思作文 篇2

生活中多多少少會有些反思,當然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也有反思!它時時刻刻伴睡隨着我們。

我的學習生涯中的第一次大考將要到來啦,我的心繃得很緊,因爲他決定着我的後半生的幸福。如今上學是苦點累點,但是隻有它纔是我邁向成功的唯一階梯。初一初二的我在當時並沒有感覺到壓力,也莫然不知壓力是什麼。可是一到初三,我身邊的人便開始嘮叨:“孩子啊,初三啦!千萬要加把勁啊!別到最後哭鼻子!到那時可誰也救不了你啊!”我的壓力真的好大啊,它壓得我一時喘不過氣來。它致使我的各方面都出現了偏航。如:身體素質、學習方法……哎!我可以失去我最後的一點餘力,但我不能失去自己九年多的精力啊!我內心需要某種物質來補償,那就是我應得的榮譽。經歷的多了,我們自然就會發現一個規律”付出“其實與”回報“是現互對應的。上帝與衆神並不會眷顧某一個人。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迷信,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自我暗示,以前我也迷茫過……用這種愚蠢至極的方法欺騙過自己!現在反過頭來一想,真的好幼稚啊!

生活是一部大書,它需要我們好好的揣摩、挖掘、反思!

生活反思作文 篇3

《我的課餘生活》是三年級孩子的第一個習作課。作爲剛剛正式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我發現有許多孩子已經對於寫作文這件事情產生了畏懼、甚至是排斥的心理。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愛寫作文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以“我”入手,想一想課餘我做了些什麼,給我感觸最深的又是什麼。想一想自己在課外,在節假日,在寒暑假裏都參與了哪些活動,做了一些什麼事情?這樣孩子們就會發現,值得我們寫的課餘生活是非常多的,只要選擇自己喜歡寫的就可以了。它可能是遊戲娛樂,如跳皮筋、踢毽子、跳繩……也可能是家務勞動,如洗衣服、擦地、收拾屋子……還也可能是個人愛好,如小製作、彈琴唱歌……經過這樣的回憶過程,孩子們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串串相關的事情來。

二、按照一定順序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較爲完整地寫下來。確定好自己要寫的課餘生活,怎樣把它寫下來呢?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曾經學過的課文,如《金色的草地》一課,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寫了“我”(哥哥)無意中發現了草地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恢復了綠色;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後作者寫了自己對草地的感情。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這一順序來安排材料的。還有《爬天都峯》是按遊覽的順序寫的。

三、注意用上恰當的詞句,反映出課餘生活的情趣。寫自己的課餘生活,要能讓別人從中體會到快樂。如《金色的草地》,因爲我和弟弟發現“有趣”的蒲公英的開放使草地變色的祕密,就把蒲公英成了我最喜愛的花的理由交代清楚了。習作時,還可以運用從其它課文學習到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總之,希望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我會努力地讓學生喜歡錶達,喜歡寫作,喜歡用寫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標籤:三篇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