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關於反思的作文 1000字

篇一:包攬後的反思

關於反思的作文 1000字

前不久在荷蘭鹿特丹世乒賽上,中國隊“又”包攬了全部冠軍。一個“又”字既包含中國隊的成就又一次實至名歸,有包含了我們對於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領域,我們爲什麼能長期處於壟斷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包攬世乒賽,奧運會的桂冠呢?有人說他們日常訓練極爲刻苦,或又有人說乒乓球是國球,有傳統優勢。而我想會說的則是,中國乒乓球的“實力”在於其運作體制的科學與完善。

曾有一位什剎海體校的教練說過:“我們的訓練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會看到哪一個隊員閒滯下來,老的隊員有經驗他們會教給年輕隊員各種比賽經驗和擊球戰術方法。”從中我想到的是讓一個團隊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其優勢,在團隊內部形成良性循環,並且相互借鑑,達到運作效率的最大化,這便是中國乒乓團隊的實力所在。——系統優化

不僅一個團隊,如果把這種運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會其他領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紀90年代,日韓等國遭受了亞洲範圍內較大的經濟危機,此時的兩國大型企業都在企業內部大力提倡科技創新,並結合本國傳統工業優勢實現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的改變,並且實現由勞動力主導向科學技術主導的根本提升,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成功。

田忌賽馬的故事耳熟能詳,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國乒乓球隊一樣,其實力的體現在於結構內部的優化。

此時此刻,在中國經濟領域的提升也同樣可以借鑑其方法。改變現狀不是一蹴而就之舉,但若能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在內部進行元素間的優化,鼓勵創新,我想中國實力之名至實歸將指日可待。

近年來,姚明創造了中國第一高度;劉翔創造了中國第一速度;丁俊暉創造了中國第一準度;而李娜創造了中國第一力度!這一個箇中國實力的體現,無不是中國近年來在體育領域進行改革,調整運作體制使之科學與完善的結果。

包攬冠軍不是目的,而其價值在於一個個的成功實力對於中國今後的發展其實極其重要的推動與借鑑作用。

一個冷靜看待“成功”的民族,纔可獲得真正的“名至實歸”屹立於世界!

 

篇二:學習,反思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

  ——題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要有知識,就要學習。惟有學習,才能使人聰明,使人進步。要做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人,就必須努力學習,而學貴有恆。爲學,要有恆心和毅力。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多看多學多問,才能理解和熟練地運用知識。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的確,學習不可浮於表面,要探其究竟,深鑽細研。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如果你不去學習了,你永遠不會做任何的事,只會找別人替你做。”

朱德在1923年進入德國的歌延根大學,爲了掌握德文,朱德首先克服年齡大,記憶力差等重重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學習。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就能夠用德語會話和閱讀的德文書報了。他還利用考察德國的機會來提高自己的德語水平,正如他所說:“獲得知識的道路就是努力學習。”

所謂“不是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考試正是學習後的考驗,考得順利當然笑逐言開,而考得不怎麼好卻只是一種“以患爲利”的磨難,而磨難正是人生的一種財富,它能激發潛能,鍛鍊能力,使人更具生存力。在被諷刺、被誣陷、被圍困、被打擊的時候,潛能則可能最充分地爆發出來。周文王坐牢時寫出《周易》;孔子在困境時寫出《春秋》;屈原被放逐,賦出《離騷》;左丘明失明,着有《國語》。孫臏殘廢了寫出兵書;司馬遷不僅“沉痾無礙英雄文”,更是“命運不濟文章興,坎坷作民族魂”考,表面是苦,實質卻是甜。

爲什麼學後必思?因爲思考後才能真正理解,理解了才能正確運用。學習與反思相輔相成,互爲促進。引用胡達源的'名言:“書不成誦,無以致思索之功;書不精思,無以得義理之益。”面對考,要勤思;考後,要反思。思考使人一層樓,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反思反思,易解其意,就是反覆思考。當忍而三思須憑心暗想。

我國宋朝哲學家朱熹發明了“吃”書法。他認爲做學問之道,不光是要吃得進,還要吐得出。吃是讀,吐是思與寫。把你所學的東西,在腦子裏整理思索一番,勤用腦,多用筆,學問就更透徹,“吐”也是“吃”的一種檢驗方法。

要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凡事問一個爲什麼,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鑽研,學問纔可以進步,知識亦可以提高,方爲有益。

 

篇三:在反思中成長

光陰荏苒,轉眼間,我已不是昨日那個天真頑皮、整天纏着媽媽要糖吃的小孩,或是整天無所事事、打牌玩鬧的無知小夥了。我看着鏡子前那個高高帥帥的自己笑了。我知道,我長大了,我成熟了。

當時光總是於不知不覺中在我們的指尖滑落,我們告別了許多的無知,那一張張稚氣的臉也在成長的歲月中漸漸褪去。從天真到成熟,我度過了人生極爲美妙的十多年,這是逝去的歲月將伴着我成長,伴着我朝着夢想之顛攀爬。

無數次的挫折,教會我堅強;無數次的失落教會我樂觀,無數次的失敗卻給予我成功。我在反思中成長。成功了,我不再驕傲,而是學會謙虛;喜悅時我也沉穩,不希望之間得意忘形——這些都是生活教會我的,我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那些已經過去了的生活不應該消失,它們繼續存在的意義正在於能夠讓我們去思考和發現,找出對於我們有價值的結果。

記得小時候的我很頑皮,常常結羣成隊亂闖禍。有一次去偷挖番薯被田主當場抓獲,綁着我的手見我父親去了。父親沒打我、沒罵我,而是向田主道了歉、賠了錢,然後向他買了100多斤番薯堆在家裏。說我喜歡番薯就吃多一點,不夠還能再買,就是不要去偷別人的。

那一次,父親沒打我,我不應該哭,而我趨勢被他的臉色和行動嚇哭了。父親的教育,至今記憶猶新。從那時起,我不再偷別人東西了。在不斷地反思中,我領悟了蘇軾所言的“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真諦。

縱觀歷史,大凡卓有成就的王侯將相,或是名聲蜚物的文人騷客,無不又在反思中進步的。漢武帝一生征戰無數,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晚年的他,在憫忠臺上的落淚,讓百姓原諒了他,歷史也成就了他;現代著名文學家巴金,在他的懺悔錄中的文字,不得不讓人對這位老人尊敬、折服,他的人格在反思中、懺悔中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的一跪,更是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肯定……

人生或者,如果不懂得反思,就更不用談懺悔和進步了。日本民族對二戰暴行採取不負責的態度而引起全世界的憤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反思中,我將不斷地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我在成長中進步。

標籤: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