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的第一次科學實驗的作文

第一篇:科學小實驗 範金熠

我的第一次科學實驗的作文

我的外公是一名中學化學特級教師,他第一次讓我做的化學實驗是:明礬的結晶。

我們首先準備好實驗用品。實驗的用品有: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明礬、天平、燒杯、藥匙、研鉢、玻璃棒、純淨水和溫度計。然後開始做實驗。同時。我也憧憬着實驗的成功。

在外公的指導下,我先用天平稱出25克明礬,倒入研鉢。我用研鉢磨碎明礬,再把明礬分成兩份,擺好三角架,在架子上放好石棉網,把小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中倒入100毫升純淨水。然後在三角架下方放上酒精燈,點燃酒精燈。

接下來,在酒精燈加熱水的同時,將明礬用藥匙放入燒杯,一次兩勺。每放一次就用玻璃棒輕輕攪拌,直到杯中明礬融化。外公不斷地用溫度計測水溫,讓水溫保持在攝氏90度左右,當所有明礬都融化在水中的時候,熄滅酒精燈。然後,外公讓我拿出小手指肚那麼大的一塊明礬晶體,輕輕放在燒杯中的明礬溶液中,當做晶核。

晶核溶解了一點以後,就停止了溶解,這種現象叫做飽和。我們把燒杯送到窗外仔細觀察。一小時後,我看見晶核上佈滿了小小的結晶,它們看起來像一根根尖銳的針。第二天我發現這些結晶迅速長大,外形和原來的晶核很像,而原來的晶核已經像整個大拇指般大小。如果把它橫過來看的話,它的左邊有一些平整的三角型,其他地方則凹凸不平,而且很容易碎。

第一次做實驗我學到了許多十分重要的知識,例如:知道了明礬的熔點,知道了明礬的晶體是什麼形狀;還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真是收穫頗豐。

第二篇:科學小實驗

說起“實驗”二字,總會另部分的科學愛好者感到振奮。不過,再談到“萃取DNA”,想必大家已經滿頭霧水了吧!DNA可不是開玩笑的呀,搞不好的話……不不不,並沒有採取血液樣本進行解析那麼誇張,要知道DNA存在於我們體內的任何一個細胞,只需提取口腔表皮的細胞就夠了!

一大早的,我翻箱倒櫃尋找實驗儀器。“滴管……哦,在這!乙醇……看來得去附近的小市場買了!”頂着烈日,我去購進了一大堆試劑,萬事俱備,看着滿桌的器材,實驗開始了!

我先帶上手套,防止不必要的燙傷。隨後便用火柴點燃酒精燈,架起三腳架,布上了石棉網,再往一個500ml的燒杯裏注入300ml的自來水,又在燒杯中間放了一個100ml的燒杯,最後擺上漏斗,就OK了。不就,隨着水的溫度不斷升高,超過1標準大氣壓沸點——100℃——化爲氣體附在漏斗上,經過不斷積累和降溫再次化爲液體,並經過漏斗壁的引流,滴入小燒杯,當小燒杯被滴滿時,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用經過“加工”的水——也就是所謂的“蒸餾水”漱口一分鐘,再將漱口水用滴管提取5ml滴入試管,這是的DNA已經溶入水中了。因爲DNA是無色的.而且微小,所以要用配置濃度5%的氯化鈉溶液1ml滴入試管,爲的就是徹底分解細胞中的蛋白質組織使其聚集在一起容易觀察。最後倒入2ml的洗滌劑用於防止DNA的溶解,在直接加熱十五分鐘等待DNA的成形,經過漫長的十五分鐘,液體中已經呈現出幾絲耀眼的乳白色,爲了保護,我又滴入10ml的乙醇,大功告成!絲狀物漸漸浮出乙醇層,這就是DNA!

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實驗,心中不經意間油然而生起一種自豪感。這或許是“第一次”所帶來的吧!

第三篇:科學小實驗

小號有點興奮地說:“今天上了第一次化學實驗課,感覺好有趣,用石灰水檢測二氧化碳。每個人都發了一套實驗設備,真的很好玩。你能不能也上淘寶網買一套,暑假在家我還想玩一玩。”

“再說吧。”先把眼前的小號搪塞了,也不知道這玩意危險不,安得了解清楚才能做決斷。

記得曾經有個高中生,暑假在家做實驗,愣是把家裏的客廳給炸了。

中午睡覺時小號發現儘管自己的手已經洗得很仔細,可手指上還殘留着硫酸銅的氣味。

班裏有同學挑頭說暑假集體到九寨溝旅遊,前提是不帶老師和家長。小號說已經有10多個同學響應了,有男生也有女生。

問他:“告訴我是不是因爲也想去?”小號點點頭。他覺得最後一個暑假同學們一起聚聚挺好的。

想了想還是沒同意,向小號解釋了安的不放心,其他幾個男孩子的個性安不瞭解,擔心他們在爬山的過程中缺乏保護意識,建議他暑假還是跟着安一起去旅遊,想去哪兒都可以滿足他。

小號還挺懂事,知道了安的顧慮後也就不再堅持了。

晚上寫作業時,小號拿來政治測試卷讓安簽字,一看分數67分,問他怎麼才考這麼點?小號說總分只有80分,按百分制折算67分等於82分,算是他有史以來政治這門學科的最高分,看他自我感覺還挺滿意。真的拿他沒辦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點也不假。

小號說英語和政治老師都在一個辦公室,因爲馬老師總誇他,政治老師很無奈地問:“爲什麼你的英語那麼好,政治那麼差?”

大號的傷殘等級評定結果出來了,醫生鑑定爲7級。拍片發現有一顆釘子脫落了,問大號以後取出來方便嗎?他也不太清楚,上醫院找手術的主治醫生才知道,人家上德國培訓去了,月底纔回國。副手看了片子後說不算太麻煩,以後可以從後面把釘子衝出來。就是腿難看點,前面後面都有疤。

第四篇:科學小實驗

每當我再擺弄起電路零件,聽蜂鳴器鳴叫;每當我再次栽培一些小植物,看嫩芽兒一點點茁壯成長;每當我再次看水的波紋,看漩渦,水花與水波擴散,都會想起第一次做的硫酸銅結晶實驗。

我看到這個實驗是在一本有關科學的漫畫上,硫酸銅那幽深而晶藍的結晶以及在陽光下那莫測的反光讓我喜愛不已,便與爸爸做了這個實驗。

那時,我對實驗很不熟悉,什麼方法,什麼步驟也一竅不通,連準備器具對着書,照着說明單也找不清楚。剛開始對實驗挺絕望的。還是爸爸與我一起看着書規劃了實驗步驟,纔開始進行實驗。

許多危險的器具讓我望而生畏,這個也有毒,那個也有毒,這個不能直接接觸,那個也不能接觸。小心翼翼了半天,纔好歹拿出硫酸銅、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稱、玻璃棒、燒杯、藥匙及一些輔助物品來。

實驗開始,我和爸爸稱出了3克幽藍的硫酸銅一一依舊小心翼翼,顫顫巍巍,因爲電腦上說面板接觸硫酸銅,會出現很多疾病,現在想來,對於家裏純度較差的那點硫酸銅,碰也沒什麼大礙,稱好後,將硫酸銅加進了大概30毫升的水中。

下一步就是加熱並溶解了,點燃酒精燈,這我還比較在行,因爲早已點過多次了。點燃酒精燈,推到三角架下,放上石棉網,放上燒杯,一氣呵成。而攪拌,爸爸看我抓着棒在裏面亂搗一氣,就把這活攬了過去,隨着硫酸銅的溶解,水逐漸成了幽藍的美妙液體,我彷彿入迷了,藍色的溶液在我眼前晃盪。

溶液漸漸冷卻下來,我們把它曬在了太陽下,等水蒸發後,結晶就形成了。

三天後,幽藍的結晶形成,其中,還有一個由幾塊長方體組成的花朵。

我的第一個實驗在幽藍的結晶的光中落幕了。

五篇:科學小實驗

我在《從小養成好習慣》的書裏看到一個實驗,是把雞蛋泡在醋裏2天,雞蛋殼會變軟。媽媽說:雞蛋殼就相當於我們的牙齒,醋就是食物在牙齒上變成的酸的東西,看看我們的牙齒在酸東西里會變成什麼樣。今天早晨,我和媽媽用雞蛋、醋,還有一個小玻璃杯做了這個小實驗。

我們先在小玻璃杯裏倒了半杯醋,再把生雞蛋放進去。放雞蛋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點點小困難,杯子底深,可是手又伸不進去,我們怕生雞蛋碎,怎麼辦呢?這時媽媽想了一個好辦法,媽媽輕輕地把杯子傾斜一下,然後再輕輕地把雞蛋放進去。把雞蛋放進去之後,我們觀察了一下雞蛋,我們發現有很多很多的小泡泡在雞蛋殼上面升起來,媽媽問我這是什麼,我說是水蒸氣,媽媽說那是小氣泡,是醋和雞蛋殼發生了化學反應。觀察了一會,我小心翼翼地把裝雞蛋的玻璃杯放到了我做手工的屋子裏。

中午,我們發現雞蛋有變化,雞蛋殼掉色了!我們用手指甲劃了劃雞蛋,出現了白色的小印,那些小氣泡變成了泡沫,還有一些褐色、滑滑的東西漂浮在醋的上面。我用手指敲了敲,發現雞蛋殼還很硬。

標籤:科學實驗